图片说明:“送博物馆下乡”: 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通过远程会议系统给Dr. Steele的班上上课
近日,我为学校英文系教授威利·斯蒂尔博士(Dr. Willie Steele)开发一门网络课程,课程名叫《犹太大屠杀和文学》(Holocaust and Literature) 。 课程中间,位于华盛顿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官员,用三节课时间,通过Adobe公司的远程会议平台Adobe Connect, 给学生讲述犹太大屠杀期间各宗教团体的反应、与大屠杀相关的文学和影...
很多学生纠结于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很多企业纠结于招不到适用人才,这种种矛盾无疑都把矛头指向现行教育,教改已迫在眉睫。众多的教育方法令人难以选择,而作业这个必不可少的“配角”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如何运用好它,发挥它的作用,也许正是教改成功的突破口。
看美国基础教育时,我发觉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小孩常用“projects”来指我们常说的“家庭作业”,这个词直接翻译过来是“项目”的意思。而中国孩子的作业一...
本·拉登被杀死之后,奥巴马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他如何指挥了这次行动。他感谢军事人员、情报人员的努力和勇敢。对最关心抓本·拉登的布什,他只提到了一句,说同意布什总统的说法,认为本·拉登不代表伊斯兰。奥巴马只是提前打电话告诉了布什和克林顿,说拉登死了,在公开电视讲话之中,丝毫没有对布什有丝毫的归功,如此片面,即便是在好表现、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也是引起了一些不满。
2011年5月5日
“只想把‘9·11’的记忆擦去”
本·拉丹被毙带动“9·11”图书热卖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作者麦凯恩接受早报专访
1974年双子大厦落成,菲利普·珀蒂在双子大厦上的走钢丝表演已经成为纽约历史的一部分。
本·拉丹5月2日被击毙,也带动了一批“9·11”题材图书的热卖。在国内,由本·拉丹家族成员撰写的《本·拉丹传》和普利策获奖作品《巨塔杀机》两本非虚构题材作品,都被网络书店放在显著位置推...
前段时间,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朋友骂那些“痛恨婚礼”的人。我一开始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人,以为是指讨厌婚礼繁文缛节的人。后来细看,原来是指威廉和凯特的大婚。这位朋友义愤填膺地说,是不是因为这么光鲜的婚礼,暴露了你自己婚姻的失败和挫折,所以你转而去痛恨威廉和凯特的大婚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网路的欺凌行为,亦即现在为很多人关注的cyber bullying. 即便是“痛恨婚礼”,或许也只是被新闻狂轰滥炸给气坏了。他们痛...
东方早报记者 石剑峰
“9·11”过去数年之后,居住在纽约的作家开始用小说描写他们所经历的灾难,在那些小说里作者用很少的文字去讲述那个恐怖时刻,而是刻画经历了“9·11”后的纽约客,他们的生活如何永远地偏离了正常轨迹。有一个笼统的标签称这些作品为后“9·11”文学,代表作包括劳伦斯·布洛克的《小城》、菲利普·罗斯的《恐怖分子》、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还包括备受美国总统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