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5月31日 06:48

生活处处有匠心

生活处处有匠心 周末看到的一些小小设计,发觉很有意思 这是一家老人院门口的鸟巢,设计成小木屋形状,感觉很温馨   鸟巢附近还有一个老井,手一摇,发觉摇起来的是一吊篮植物   门口信箱 老井状邮筒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8日 11:53

审美

审美 我这人很少惹事生非,但是腐败分子吃饭的时侯告诉我,有两个女人,为我闹翻了。
我问怎么回事。我什么也没做,天天在家干活,顶多上上豆瓣,微博,等等。突然一下出现两个女人为我闹翻了,这就牵涉到第三者第四者问题了,鄙人担当不起,除非是龙卷风刚刚刮过来的。这种好事我从来没有遇到过。
她说社区里两个姐妹在一起聊天,甲跟乙说:你长得也漂漂亮亮,怎么找了个老公这么丑的?
乙说:腐败分子长得也还不错,...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8日 07:12

大风吹

大风吹

近日天气不大好。密苏里州刮了一场龙卷风,半径达一两里路长,行径之处,屋子就好像是火柴盒遇到了吸尘器,这场龙卷风之中,死去一百多人,还有多人失踪、受伤。

很快,大风到了我们这里。前日,学校、州政府等多个单位都提前下班,甚至有学校毕业典礼都取消了,因为龙卷风要来。我们赶紧回家,躲进壁橱里,然后拿上床垫放在里面,假如龙卷风过来,屋子倒掉,可依靠床垫暂时躲藏一下。

这场大风实在厉害,我躲藏中不时跑出来看电...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5日 07:14

译林并无老字号 

译林并无老字号   学者萧瀚在其微博上写道:“傅雷先生一天翻译600字,每每出版前的清样上还改了又改,傅先生译著等身,一代译界巨擘,所谓‘傅体’,看过他译的作品,再看别的译本,常读不下去。”

“傅译” 、“草译”或“林译“某某作品,到底好不好,颇值得商榷。窃以为我们更需要让作家“附体”,而非译者时不时从幕后出来的“傅体”。翻译应像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关云长》电影里的曹操,我从头看到尾, 看到的只有姜文。《让子弹飞》里...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4日 01:51

故宫错字事小定位事大

故宫错字事小定位事大

图片说明:“送博物馆下乡”: 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通过远程会议系统给Dr. Steele的班上上课

        近日,我为学校英文系教授威利·斯蒂尔博士(Dr. Willie Steele)开发一门网络课程,课程名叫《犹太大屠杀和文学》(Holocaust and Literature) 。 课程中间,位于华盛顿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官员,用三节课时间,通过Adobe公司的远程会议平台Adobe Connect, 给学生讲述犹太大屠杀期间各宗教团体的反应、与大屠杀相关的文学和影...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2日 07:52

爱国是需要智商的

爱国是需要智商的 我最近出的小书《 呀,美利坚》本来是我一些随笔的结集,我个人并无过大诉求。书的名字当初是《筷子与叉子》,内容是讲述美国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不同,就好比筷子与叉子,桔子和苹果,看似不可比,但实际上各有其长各有其用。但我也知道,这个名字不响亮,策划人改为《呀,美利坚》,并给出副标题,将其与民主关联。这时我就知道,我成了草船借箭里的稻草人了,是要吸引一些攻击的。因为你一说美利坚,说民主,有些人是不爱听的,是...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0日 22:17

“他妈”的敏感词

       我在美国多年,一直试图展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长处短处优势劣势可敬可贵以及可笑可悲方方面面,但是有朋友非要按照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思维去思考一个国家,比如上面这位,在我那边小书的评论后连续发言抨击美国说如何如何不好,这又何必,我又没说这里是天堂。能不能正常地去看待一个国家?而非将它妖魔化或者神圣化才心甘?   不过我还是作了一些回复,比如对上面这句话,我的回复是:  
”医 保 ...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9日 13:04

广告

广告 拙著最近出版,因为是处男作,所以自觉水平有限,但愿大家别嫌雷人。此书说了很多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边边角角鸡零狗碎,文字浅显,适合对于美国社会比较好奇的、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士,上厕所、坐公交、吃早饭或是睡觉前等零碎时间看。不好意思,吆喝一下。多谢 黎学文 和 陈小疯策划、出版。
此书 豆瓣地址在此
广告之后,说件正事:中午和一老师吃饭,她经常去立陶宛支教,问我要不要去。我对此国一无所知,也不知...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7日 13:27

夫唱妇随

夫唱妇随 前几天我们教会的一个哥们,去一个咖啡屋办一个演唱会。演唱会之前,他的太太忙前忙后帮他张罗,给他在Facebook上做广告,帮他印材料,给他发邮件等等。本人对于音乐不是很擅长,但都觉得不好意思,跑去捧场了。到了咖啡屋,发觉也不过十几个人在听,哥们抱着吉他在弹唱,妻子在陪着大家聊天,帮他卖CD等等。哥们的妻子是希腊裔大美女,她的丈夫歌声我看...很有特色。她这么忙前忙后,仿佛丈夫是帕瓦罗蒂一般,夫唱妇随的景象,让观...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5日 05:21

好人奏鸣曲

好人奏鸣曲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人,甚至坏蛋,也常常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天真烂漫得多。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这样。 "  -- 《卡拉马佐夫兄弟》
  柏林墙一倒塌,回头看时,东德的那些国家安全人员(stasi)发现自己多年监视公民隐私,其实和借酒浇愁、抽刀断流或是和封人网站一样,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东德垮台后,留下了无数秘密监控档案,后来成为人们唏嘘的对象,除此之外,它们唯一的作用,是推动了社会的全面退步。
借助人...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4日 09:08

裹足和丰胸

裹足和丰胸

 英文系老师Dr. Briley来信,说她上的世界文学课,这一周讲的是Lisa See的Snow Flower and Secret Fan. 这是文学课。我想文学成就的事,有老师在讲台上,我不能越俎代庖。这样的话,做个Guest speaker,不会有多少压力。于是,准备了十二个字的讲稿(女书、裹脚、研究、安妮·普鲁),就兴冲冲跑了过去, 前前后后居然讲了一个多小时。中间的一些讨论很有意思:

问:请问你如何评价这本书?

答: 邝丽莎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2日 01:07

从作业开始 走出教育“牢房”

从作业开始 走出教育“牢房”

 

很多学生纠结于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很多企业纠结于招不到适用人才,这种种矛盾无疑都把矛头指向现行教育,教改已迫在眉睫。众多的教育方法令人难以选择,而作业这个必不可少的“配角”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如何运用好它,发挥它的作用,也许正是教改成功的突破口。

看美国基础教育时,我发觉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小孩常用“projects”来指我们常说的“家庭作业”,这个词直接翻译过来是“项目”的意思。而中国孩子的作业一...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1日 03:55

本·拉登之死和小布什的风度

本·拉登之死和小布什的风度

本·拉登被杀死之后,奥巴马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他如何指挥了这次行动。他感谢军事人员、情报人员的努力和勇敢。对最关心抓本·拉登的布什,他只提到了一句,说同意布什总统的说法,认为本·拉登不代表伊斯兰。奥巴马只是提前打电话告诉了布什和克林顿,说拉登死了,在公开电视讲话之中,丝毫没有对布什有丝毫的归功,如此片面,即便是在好表现、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也是引起了一些不满。


但拉登被杀后,小布什旋即发表声明,...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0日 07:10

小官威武

小官威武 我们家F3在申请一个学校的职位,叫“安全巡视员”(Safety patrol). 这个职位,需要填表,表格有十几条,主要是问你会不会迟到早退,对人是否尊重之类。其实是一个小公仆,就是早晨早点去,晚上迟点回来,帮助学校维护一下纪律什么的。这种事情我小时候干过,被老师安排值日,检查小朋友午休的时候是不是在假寐。我从没当过干部,所以一时间小人得志,拿着一把尺子,执法甚严,见到一个小朋友不睡,我一尺子下去,啪地打在他的脑壳...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9日 06:30

觅食

觅食

 

  院子中有个矮杉树,每次我一靠近树的时候,就会扑地一声,飞出一只母鸟。凑近一看,原来树顶有个鸟窝,窝里有两只小鸟。   母鸟离开小鸟,飞到我头顶的玉兰树上,绕树三匝,焦急地叫着,并做俯冲状。   我在地上撒了一些鸟食,可是好久都没看到它们来吃。后来我想,一定是这种谷物,小鸟消化不了,只能吃虫子。   后来看到另外有一只,在地上寻寻觅觅。这才明白,夫妻二人,在分工合作。公鸟是出去觅食了,...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7日 13:54

看书识人

看书识人

有一句说法,叫Garbage in, garbage out. 垃圾进,垃圾出,言下之意,一个人是口吐莲花,还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关键看他吸收的是什么东西。

  从读书上看,人年轻的时候应该多读书读杂书。你要盯着一种书看,你的营养就不全面,你就会像一只专供肯德基的那种快速成材的肉鸡一样。你应该将自己放养,成为杂食动物。   很多人从实用的效率的角度,否定了这种做法,比如很多人只看专业书不看小说,觉得这些小说啊电影啊,咿咿...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7日 05:59

转载:本拉丹被毙带动“911”图书热卖

转载:本拉丹被毙带动“911”图书热卖

2011年5月5日

“只想把‘9·11’的记忆擦去”

  本·拉丹被毙带动“9·11”图书热卖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作者麦凯恩接受早报专访

     1974年双子大厦落成,菲利普·珀蒂在双子大厦上的走钢丝表演已经成为纽约历史的一部分。
      本·拉丹5月2日被击毙,也带动了一批“9·11”题材图书的热卖。在国内,由本·拉丹家族成员撰写的《本·拉丹传》和普利策获奖作品《巨塔杀机》两本非虚构题材作品,都被网络书店放在显著位置推...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5日 02:04

你有权对流行表示沉默

你有权对流行表示沉默

前段时间,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朋友骂那些“痛恨婚礼”的人。我一开始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人,以为是指讨厌婚礼繁文缛节的人。后来细看,原来是指威廉和凯特的大婚。这位朋友义愤填膺地说,是不是因为这么光鲜的婚礼,暴露了你自己婚姻的失败和挫折,所以你转而去痛恨威廉和凯特的大婚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网路的欺凌行为,亦即现在为很多人关注的cyber bullying. 即便是“痛恨婚礼”,或许也只是被新闻狂轰滥炸给气坏了。他们痛...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3日 09:39

转载:“美国有理解世界的义务”

转载:“美国有理解世界的义务”

 东方早报记者 石剑峰      

      “9·11”过去数年之后,居住在纽约的作家开始用小说描写他们所经历的灾难,在那些小说里作者用很少的文字去讲述那个恐怖时刻,而是刻画经历了“9·11”后的纽约客,他们的生活如何永远地偏离了正常轨迹。有一个笼统的标签称这些作品为后“9·11”文学,代表作包括劳伦斯·布洛克的《小城》、菲利普·罗斯的《恐怖分子》、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还包括备受美国总统奥巴...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30日 01:24

假如生活拒绝了你

假如生活拒绝了你 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师坐到一起聊家常,一个老师说,他教的一门哲学课,居然被学生的校报文章挖苦了一顿,“不过,”这个老师摸摸自己的光头笑着说,“我无所谓,我反正是评上终身教授了。”确实,一旦终身教授,不要说校报写个评论,就是校长大人发话,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说,应付劣评的一个招数,就是牛到他人拿你没有办法。

我们这是一次写作的讨论会,话题是“如何对付退稿”(How to survive rejections). Rejections, 在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