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4年06月01日 07:34

小事故

傍晚去一公园,回去的时候,有一车子倒了过来,我眼睁睁看其过来,也加大了油门想闪开,但是没来得及,被撞了一下。人是没事,车被撞坏了。

  撞我车的是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三四岁小孩。看撞上了,赶紧下来,连声道歉。各保险公司的保险单上都要司机不要赶紧道歉,说等警察认定事故责任再说,因为保险公司能不陪就不陪。这人接二连三跟我说sorry, 说自己有保险的,要不要抄保险号码?很多熟人 都说我是一个很老实的人,没有...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31日 10:32

那山那水  

那山那水  

     插图:何子健

我的笔名叫南桥,这是我出生的小村庄。这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至于更大的归属,则一直没有什么定论。几十年来撤公社变乡,撤区并镇,撤村并乡,撤来并去,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折腾。名字换来换去,百姓的日子倒没有多大改进,干部倒是越来越多了。这回打电话回家,听说又换了,我们这个小村,属于百岭行政村了。百岭百岭,千山百岭,言山之多也。

小村三面环山。我家的屋前有山,是松山,我一向都是开门见山...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30日 00:15

兴起厚养薄葬文化  

安庆砸棺事件,地方官员粗暴执政,引起舆论大哗,值得谴责。但是一码归一码,他们的错误,不能掩盖民风有待改进的现实。 

  安庆是一个很传统的地方,旧时习俗影响很大。我们老家人死后先要“厝基”(棺材放在地面上小屋或稻草裹起来)一年或三年才能正式下葬,颇为折腾。但是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外出打工,或是迁移到外地工作,为了丧葬的繁杂来回奔波,这些旧习是死人折腾活人。   对丧葬的讲究,也有因循旧习的糊涂。很多...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30日 00:09

砸棺事件中的人伦悲剧

我的老家在桐城,那里注重文化,也成就斐然。过去就有“五里一进士,隔河两状元”之誉,号称文都。但是而今经济挂帅,文都寂寞多年。不想再一次名扬全国的时候,是殡葬改革中的砸棺丑闻。   这事让我五味杂陈。安庆乡风风俗有不少不合理之处,对此我将另文讨论。在道理上,我也觉得改火葬是好事。回到老家, 青山之间忽然看到东一个西一个坟头,甚至就在活人屋子不远处。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有的人还用水泥浇灌,不同于过去上面...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29日 02:47

为什么瘦孩子里学霸多

为什么瘦孩子里学霸多  

学年结束,学校搞年终总结,发大奖小奖,名目繁多。 我儿子 读书字数达到了一百万,学校给发放“百万大奖” ——  一件写有百万阅读量的体恤衫。然后,这一批“百万富翁”们还被老师带到一娱乐中心,玩卡丁车和游戏之类作为犒赏。跑步每跑五英里,就得一小奖。参加的市少儿合唱团,举办音乐奥林匹克,他获得了五个各种各样的奖,我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拿奖拿到手软,所以也无所谓,回家到处乱放,我们也没个柜子装,...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28日 22:31

《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再版  

《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再版  
 
此文纯属广告,过去也提过,但再版刚刚出来,所以改了改再发一下,看过的朋友请原谅。

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是我2004年出版的一部译作。 此书是一传记和小说的混血,又称“伪日记体”,是传记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戏仿奥斯卡·王尔德的口吻所作,记载王尔德晚年在巴黎的经历。这种戏仿的手法我一度甚至热衷于模仿。比如我家女儿出世后,我就曾用她的口吻,写下了来到人世的感受。那时候还没有博客,我用土办法,用...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26日 14:41

尊称的翻译

尊称的翻译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电子邮件礼仪的文章,我告诉同事说,到美国来,这个社会很多潜规则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新媒体的新规则了。他们说,无所谓,大家都在学。你好在是一外国人,很多时候这就是天然的挡箭牌,别人不会太在乎的。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很大大咧咧的地方,礼仪没有那么多,所以也被欧洲人称作没文化。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去想,他这没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大家彼此平等,形式上不怎么讲究的文化。   讲究体现在语言...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16日 06:20

深泉的诱惑  

深泉的诱惑     2014年5月5日,重庆南开中学彭书涵被美国深泉学院录取,引发了一阵“深泉热”。加州沙漠地带的深泉学院,是一所只有25个学生的“初等学院”,突然在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走红,是件颇耐人寻味的事。
走红的原因,显然是大家对现行教育不满,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模式。一些另类的教育思维,离我们熟悉模式越远,越容易被追捧。在寻求另类的同时,思维的座标,却又还是熟悉的精英教育。深泉被吹嘘成比哈佛还难进的大学。 网上有...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15日 13:42

领导力:没有人看着,也做对的事

领导力:没有人看着,也做对的事 过去参加过一次项目管理的会议,主持的人笑着说,他 应该最擅长项目管理,因为他 在家排行第二,总是“ in the middle of everything.” 我在家是老小,上面有哥哥姐姐,凡事不用多操心,所以我是一个最不大适合当头的人。我在俄克拉荷马的时候,单位领导招聘,我都没有去参加,一来我自认为没有什么领导魅力,二来我想少去开点会,留些精力,多写写文章出出书什么的,我总认为这些才是正事,其他都是浮云,充其量只是谋生手段...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14日 00:26

牡丹颂  

牡丹颂  阿帕拉契诗人的唐代乡愁》一文中我提到了继承发扬中国诗书画传统的 盛东桥先生。文章发出来后我发给两个阿帕拉契诗人,他们用谷歌翻译看了个大意,对我提到的盛老师的诗画颇有兴趣。我正好手边有一册盛老的牡丹画册,于是仿照他们阿帕拉契诗歌的风格,翻译了开始的三首诗歌发了过去,并邮寄了一册画册过去。
翻译不当之处,还请盛老和各位读者海涵。

Odes to Peony By Mr. Sheng Dongqiao
1.     ...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10日 10:31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陈心想博士主编的《第三只眼睛看教育》新近出版,其中也有笔者部分文章,欢迎大家支持。此书  当当有售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65255.html#authorintro
作者介绍:
陈心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供职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中心。曾获得麦克阿瑟学者奖学金,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优秀研究生助教奖、马丁德尔奖等。学术研究曾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麦克阿瑟基金等支持。...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09日 02:42

阿帕拉契诗人的唐代乡愁

阿帕拉契诗人的唐代乡愁



美国东部阿巴拉契山系,南起阿拉巴马和佐治亚,经南卡罗莱纳、北卡罗莱纳、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肯塔基、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州,北抵纽约州,几乎纵贯美国南北。这山系也是比尔·布莱森描述过的阿巴拉契道路(Appalachian Trail)所在的山系,深受徒步旅行爱好者的喜爱。这群山峻岭之间的诗人,多以阿巴拉契诗人自称,可以说他们是美国的山地诗人、田园诗人。   初次接触这些诗人,是因多年前我在西弗吉尼亚当课程设...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07日 12:14

城乡结合部的平泊  

美国中国人很多,但是一般都聚集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这些城市,或是圣保罗、俄克拉荷马等二线城市。像我们这种地方,外国人跑来,有时候会像鸡过马路一样引发思考。如果有人问起,我一般有个标准答案,说在这里,不用平行泊车。为了逃避平行泊车,我从美国一路逃窜到了南部,很快就接近墨西哥边境了。

  我平泊技术特烂。考驾照的时候要考平泊,我练啊练啊,结果驾照还没考下来,车坏了。再后来去考,考了一百多分 ——扣的...

阅读全文>>
2014年05月01日 02:19

学董桥没未来  

近日董桥宣布退休、封笔,成了一条不小的新闻。九十年代, 香港报人柳苏在《读书》上发过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桥》,当然可能主要是自己喜欢,但不乏小圈子互捧,外加宣传香港这些动机。 评论家陈子善后编著同名的《 你一定要看董桥 》一书 ,使得这位生活环境在大陆之外的作家,在大陆知识界名闻遐迩。董桥自称这话害了他。这话是真心话,也是矫情话。说它是真心话,是因为人再有本事,若名声比本事大,对本人来说终归是祸事。...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27日 03:45

舌尖上的伦理  

舌尖上的伦理   美国社会也有一些“隐规则”,比如说到度假,大部分家庭想到的是去海边。而一个异性给你预备了蜡烛、鱼子酱和香槟,估计是要调情了 —— 当然,我这是看书看来的。约翰·契弗笔下一女子,受镇上人诱惑,被带到他家里:“这里所有用以诱惑的工具都齐全,包括香槟和鱼子酱。她吃了个鱼子酱三明治,喝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告诉她,遇到他之前,他的生活多么贫瘠。他还没有凑过来,突然间那鱼子酱三明治还是她早上吃的什么别的东西,让...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26日 13:10

波士顿夏令营  





我曾为哈佛大学睡眠专家陈力超博士的一英文博客,撰写过一些英文文章。我和陈博士没有见过面,仅仅在邮件和电话里有所联络,对他印象十分深刻。他为人极其谦和,说话轻言细语,从未有居高临下的时候。也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在集体博客的争论中,消解一群聪明人之间的矛盾,让大家劲往一处使。他也是一个极有情怀的人,非常希望能给中美文化的交流做一些实事。最近偶尔有所联系,发现他在做一些安排国内学生出来参加夏令营...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24日 13:50

学生不学怎么办?  

学生不学怎么办?  

这是我最近和一个老师朋友关于学习动力问题的通信,征得其同意发在这里,希望能让更多同行看到,大家集思广益,看此问题有无解决办法?

  亲爱的南桥先生:    我是一名中国大陆高职院校的老师,算起来我作为老师已经有6个年头了,这六年中我的一批批学生在我眼中也从一群“可爱的鬼家伙”渐渐变成了“无可救药之徒”。(可能是作为教师的激情衰退的结果吧,呵呵。)我很惊惧自己有这样的变化,并为自己的变化感到恐慌,也在...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23日 03:50

虎妈新战歌  

Chua, Amy, and Jed Rubenfeld. The Triple Package: How Three Unlikely Traits Explain the Rise and Fall of Cultural Groups in America. Penguin, 2014. Print.


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Amy Chua)所著《虎妈战歌》一书,讲述了作者严格且有些霸道的育儿方法,和美国方法极为不同,故而引起了广泛争议。因事关华人教育方法,在中国也家喻户晓。我对她的方法一直有所质疑,这倒不是质疑她的成功,而是考虑到她这本书...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22日 05:51

小处不可随便

最近,香港人和内地客之间,因为婴儿的便溺问题发生争吵。几年前,因为大陆客的孩子在地铁上吃东西,香港人围攻大陆游客。北大孔庆东接受采访时候称这些香港人见欧美日本人是一副嘴脸,见内地人一副嘴脸,他称那些势利的香港人是狗。结果舆论大哗,孔庆东被各路人马群起而攻之。这是中国舆论也慢慢开始搞“政治正确”的一个兆头。这一回,同样的矛盾再次展开,大陆妈妈带孩子排队,队太长,结果拿出尿布,让孩子撒在上面(没有撒在...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20日 11:44

赶集  

赶集   春天,各处的车库销售非常之多。人们把家里不要的东西拿出来,卖给可能需要的人。任何没人要的东西,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或许都有别的人要,不然这世上哪里会有ebay和淘宝?这种销售,本来是各家自己组织,但是有时候得去Craiglist甚至报纸上做个广告,来的人才多。我们隔壁小夫妻,住得靠近大马路,最为便利,经常在路口插快牌子,立马就可以卖起来。过去在俄克拉荷马,这么弄,理论上说还得买个执照,大概九块钱,不过我也从来没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