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我最近和一个老师朋友关于学习动力问题的通信,征得其同意发在这里,希望能让更多同行看到,大家集思广益,看此问题有无解决办法?

 
亲爱的南桥先生: 
 
我是一名中国大陆高职院校的老师,算起来我作为老师已经有6个年头了,这六年中我的一批批学生在我眼中也从一群“可爱的鬼家伙”渐渐变成了“无可救药之徒”。(可能是作为教师的激情衰退的结果吧,呵呵。)我很惊惧自己有这样的变化,并为自己的变化感到恐慌,也在不断反思为何自己有这样的变化,试图弄清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先说说我眼中的学生吧。课堂上经常的情况就是学生们几乎个个都闷头干“自己的事情”,所谓“自己的事情”就是玩手机游戏、看手机上下载的电影,或者忙于抄作业。等等。教师就像一个努力表演的小丑但又没有得到观众反应一样,这种情况对老师的打击特别大,非常让人觉得气馁。一度我怀疑是自己个人的问题,所以我也旁听了其他老师的课程,似乎情况都差不多。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一些课程的改革试验,比如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等等。但是这些尝试的收效甚微,不愿学习的学生依然不愿学习,要学习的学生始终就是那么几个。

似乎学习之门对于这些学生已经关闭,他们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变换不同的授课方式也无法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度我们认为,是否是中国的学生所有的学习动力都是高考,结束高考的压力后又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点,所以到了大学阶段无所适从,彻底迷失。甚至,高职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些已经放弃学习的人呢?他们从高中阶段就已经被划分了出来。(现在有些高中学校是分班的,分为重点班、本科班、专科班。高考对不同的人群也是考不同的内容。)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也走访了一些毕业后和一些正在毕业实习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是如此的阳光,如此的充满活力和积极,与在学校里的情形判若两人。一定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当然这种改变一定是他们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意改变的,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校、老师、课程离他们是多么的遥远。 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所以,我很好奇美国的大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学生们是否愿意学习呢?对于不愿学习的学生采用一些什么办法?你们在做课程设计时,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谢谢!

Y老师

Y老师,

您好!感谢和我联系。您说的情况,即便是在非职业类高校也一样存在。我曾经看过一本外教写在中国大学的书。书中说:
 
中国的大学不像高等教育机构,更像是高考后的余生。闯过高考,学生劫后余生,在这里疗养。大学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好比是高考后给自己放四年大假。…在这里教书也不像教书,而是一种灾难控制。”他发现中国大学有三种人:“一种是瞌睡君,一种是手机君,一种是发呆君。”很多学生放学后喜欢泡网吧,在此消耗生命,他说这和过去鸦片烟馆抽大烟的没什么两样。 所以首先请您不要过多自责。学习老师要负责,学生自己更要负责。后者真是马虎,烂泥扶不上墙,他人也无计可施。还有一部分工作,其实应该由学科老师集体来做,亦即调整课程的整体设置,使之和学生的未来更有关联 —— 尤其是职业教育。有动力的学生,通常都觉得学习的内容有相关性(relevant). 要是觉得学不学一个样,换作我也会失去兴趣的。
 
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本身我相信也在改变。因为知识的获得更为容易,课堂上的老师,未必就是教授某项内容最出色的人。老师的角色,越来越多地转变为辅导者和引导者。在这个新的角色下,老师或许少考虑一些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能否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心的热情点燃。
 
能否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得把学生当作个体的人看待,而不完全“公事公办”地维持师生关系。美国老师多有office hours, 和学生逐个接触的机会多一些,这样便于了解他们的个体情况,对症下药。和学生建立比较个人化的关系,也有助于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
 
我发觉学习也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形,如果把一定量的学习内容,同样地推给所有学生,按照同样的进度,大家程度参差不齐,恐怕撑的撑死,饿的饿死。有很多研究证明,个体化(individualized learning)的学习体验和效果明显要比传统教学方法好。个体化学习靠每个学生单独辅导是做不到的,从精力、时间和成本上,都很难做到。好在现在可借助技术手段,把相关内容放到网上,借助网络带来的灵活性,让大家自行支配学习时间。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做法也可以多尝试。我今日听了我们一位老师(Mark Phillips)所讲的翻转课堂,很受启发。他是把平时讲课的内容全都放在网上,课堂上完全是互动。如果课堂上完全都是互动的教学,师生双方都会感觉良好,至少他说这是他的体验。
 
学生不学怎么办?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可能还得坚持把项目式学习做下去。学生未必买账,但是若经此手段,让学生得到进步,他们日后是会感谢您的。再说职业教育,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更多,不如借此机会,大胆尝试。至于少数学生用心,其他学生不用心的问题,我建议采用一些小组作业,让用心的学生和不用心的学生搭配着来,并分配角色,互相评估,这样未必讨学生的喜悦,但往往收获是很大的。我这里有一篇相关的文章,介绍如何让小组学习更有效,很值得一看。
 
还有一点,既然学生上课喜欢玩手机,有无办法让学生把手机, iPad这些东西使用起来,派上学习的用场呢?我们学校就有老师让学生用iPad/iPhone制作小电影当作业,效果挺好的。iPad上这种程序特别多,教育者完全可以抢占手机的空间,不要完全都将其当成分散注意力的干扰。这种东西老师给用起来,就不是干扰。
 
还有一点,我发现中国教学的测评,往往只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学习挂钩不密切不频繁。美国一门课作业非常多,有的每天都有测验。这个每天的测验,其实也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如果每天都包括一个测验,我估计学生也会用心得多。这种测验不是要把学生考倒,或是增加其负担,而是我发现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老师甚至可以让测验不记分,且允许学生多次尝试(如果放到网络上的话),作为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的一部分。测验对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是近几年多个研究报告几乎一致公认的一个结论。
 
抛砖引玉,仅想到这几点,见笑了。若有兴趣,我将来信发我网上,网友中我发觉常有高人,或许有更高明的办法。
 
南桥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