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参观记

拙著《知识不是力量》,很大程度上是受Bloom's Tax...
微博上有朋友引述了北外王立礼老师的一段话:“我一直认为学英语不能靠翻译法,即不能先想好汉语,然后翻译成英语。学英语就得用英语思维,这必须读大量的英文原著,找到语感,要说要写,英语就在脑子里了,跳过了翻译这道墙。笔译口译是开给英语已经学好的人,对比两种语言的不同,练习一些技巧积累经验。如没有扎实的英汉基本功,翻译不可能好。”
这位朋友问我怎么看。我觉得王老师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一些细节处经不起...
转眼又到开学季。一大批中国留学生将赴海外留学,其中美国是主要的目的地。而对美国来说,外国留学生也已经成为其一大产业,据美国公共广播电台2013年的一份报告,每年留学生给美国经济贡献240亿美元的学费收入。2012-2013年,来美国留学的学生为819,644人,其中235,000人来自中国。
可是留学生在美国不适应甚至失败的情形屡见不鲜。《纽约时报》和《高等教育纪事报》曾经专门撰文,讨论中国学生面临的各种学习适应问题,例如应...
腾讯上苗炜写了一文《为文艺青年一辩》。毛利随后写了《没几个钱就别再装文艺青年》,又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可怜的文艺青年,定期被人扁。为什么呢?
几年前,文青大本营的豆瓣上有篇热文:文艺青年,非常瘟疫。被一千多人推荐,足见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文中说到:
“看文艺青年们搞创意市集,搞来搞去都是些笔记本小布偶搪瓷罐,不仅不实用还超贵超黑,看文艺青年们搞独立音乐,自己捧红些小独立小清新不够,还要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