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9年04月02日 15:55

苍凉不过《地之国》

苍凉不过《地之国》

 

世界真小,遇到英文系一个老师Dr. Womble, 说他这学期的《当代美国文学》课上,让学生读小说,其中竟然有本《地之国》: 我说我翻过,他说明天晚上正好讲这个,你有无兴趣来和学生聊聊,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答应之后,发现翻的时间过久,细节已经忘了很多,于是找到了这篇当年写的评论。顺便说一句,此书原为99读书人的彭伦发现并购买,被业界称为“彭师傅”的彭伦,在引进图书上的目光是一流的。直到今天,此书影响力还...

阅读全文>>
2019年04月01日 11:05

告密与举报

中文好的地方是比较整合,但是坏的地方也是比较整合,在概念的辨析上没有英文明确,比如中文里提到的“告密”,打小报告,可以用于小孩,也可以用于文革中间整人式的告密,这叫tattle telling。它不同于debunking (揭露真相),whistleblowing(吹哨),这些和告密或许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不同。   我曾经因为遇到tattle tell这个概念,想了解它与tell的区分,去网上问人。有两位在小学工作的朋友告诉我:   Peer pressure...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8日 04:41

《西游记》为何西行难?

《西游记》为何西行难?

原载于《南方周末》

 

近几年文化界总在议论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但结果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枯。比如汉诗英译,译者们自己或觉得博大精深,以诗译诗,精彩绝伦,但文学翻译博客Webwright则规劝中国译者莫要以韵译韵,否则都走不出打油诗的格调。由此看来,译事甚难,原文好比娘家,译文好比婆家,嫁出去的字,有时候难以两全其美,只能顾一头。

余国藩翻译的《西游记》,得到中美学术界一致好评。(资料图)

 

好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7日 15:24

两件小事里的男权女权

两件小事里的男权女权

上周末,朋友维克的太太过生日,也是夫妻结婚25周年。 维克办了个惊喜的Party, 通知了所有人出场,还请了我女儿所在乐队伴奏。他在仪式上当很多人的面告诉她太太:感谢你做出了很多牺牲,等我完成了博士学位,在家抚养大了孩子。接下来25年,我要带你去看世界,要和你一起看到孙儿出生... 这大庭广众之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告白,很温馨。

 

美国人夸起人来完全不需要打草稿,张口就来。咱们往往是爱你在心口难开。话说有中国...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19日 13:50

东风·西风·海风

东风·西风·海风

 

中国人条件好的,传统上多从事室内工作,受其影响,皮肤美白被人推崇。美国白人殊途同归:追求把皮肤晒黑,get a tan。 晒黑了说明有钱有闲出去健身。没有钱或闲的,就去健身房里的tan床上,用灯晒。川普估计就是这么晒出来的,没晒好,成了古怪的橙色,现在绰号为“橙大人”。在美国境内,同样的人种,也是不同肤色。五月底我去了一趟加州,呆了不过一个周末,我都晒黑了。在加州,我才明白,为什么过去看到的来自西海岸的人,...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15日 05:46

好篱笆造就好爹妈

长辈的控制力,出于文化影响,子女是难以反抗的。这需要父母自己明智,知道如何进退。若对子女个人生活插手过多,找工作、买房、婚姻、带娃,哪里路不平哪里有他们。事情成就了,感觉得不到相应的赏识,又来抱怨,甚至自怜,觉得自己屎一把尿一把拉扯大,给你做这个做那个,一句好话都没有。如果子女已经成家,问题更为复杂:好一点的家长,会怪罪自己的孩子。不明智的家长,阴风吹向他们的对象,这又在小家庭中造成新的矛盾。

...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14日 09:41

美国家长为何“踹”娃?

美国家长为何“踹”娃? 前不久写了一文, 反驳美国家长“推”娃一说,认为这不过是海外华人自嗨。有读者跟我说美国上流社会也是推的。确实,美国家长也有花钱作弊送孩子上名校的人,最近还闹出行贿作弊的爆炸新闻来。但这些都是明星和富翁出于虚荣闹出的丑闻。全世界的豪门家家相似,普通家庭则家家不同。像我们说的焦虑成疾、四处抢跑的疯狂局面,还没见过。普通中产人家,不但不“推”娃,将其一脚踹出去、督促其自力更生的倒屡见不鲜。   最近遇到...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13日 09:32

“美国家长”狂推娃?庸俗的妈妈经是掺了味精的鸡汤

有朋友发来北美一中国妈妈写的推娃一文,此文中的妈妈说她在美国目睹“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比如抢学区房、补课、吼娃,自己是何等慌张。不知她说的盛况发生在哪个美国,我无法肯定它是地球上的美国,总之“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我还真没见识过。总之,那是一篇煽动加迎合的文章,我颇为鄙视,就不谬转谬传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有朋友本来是为了孩子教育移民到了国外的,看到这样的文章估计会大受刺激,...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31日 23:57

独自和解

独自和解 Atonement本是基督教的一术语,发明人是16世纪的圣经译者William Tyndale.圣经中关于救赎的概念是人通过耶稣基督,实现罪的原谅,以及人与神的和解。但是田代尔发现,英文中还没有什么词能代表和解(reconciliation)、原谅(forgiveness)的内涵,于是便生造了个词出来,亦即 at-one-ment. 所谓”at one”,就是指通过耶稣,人和神重新合一了,因为人也有神性的一面。人获得拯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耶稣,实现与神的重新和好(be...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29日 15:00

富士康的“布鲁姆陷阱”

富士康的“布鲁姆陷阱” 进入2019后,美国中期选举后的州长、议员纷纷“换届”。老政客的政治遗产频被提及,倍受关注。昔日政治明星中,跌落得最惨的是威斯康星州州长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这位政客年龄不大,但从政悠久。二十余年下来罕有失手,一度曾参选美国总统。中期选举中,竟被民主党人、从事教育的托尼·艾沃斯(Tony Evers)掀翻。富士康本为垫脚石,可助沃克一回,末了竟成为绊脚石。富士康之于沃克,就好滑铁卢之于拿破仑。   富士康来...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11日 23:02

Stricter security can curb school attacks

On Tuesday afternoon, a man hit 20 children with a hammer at a primary school in Beijing. Three of the children were severely injured. Several similar tragedies have happen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sometimes resulting in some students' deaths. These incidents should prompt the authorities to tighten security in and around schools, where som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members of society spend much ...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06日 15:48

大数据里的大数惧

大数据里的大数惧 古代皇帝的言行举止,“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一举一动,都有《起居注》这样的常规记录。后世皇帝可以看,皇帝本人不能看。   今日,我们享受皇帝待遇:我们发圈、点赞,都一一被记录了下来。我们逛京东逛淘宝的购物路径,包括逛到了哪个页面,停留了多久,有没有行动,网站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新时代的《起居注》,我们自己看不到,商家会看到。神秘的大数据会根据你发的怀孕报告,定制从奶粉、尿布到保险...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01日 16:03

快乐的三大要素

快乐的三大要素 新年来临之际,人人都道“新年快乐”,也就是一声问候,说过就忘,甚至大家可能朋友圈祝福的图片、文字都是拷的,都是骗子。我倒是对“快乐”二字当了真。什么会让我们快乐呢?   首先告诉并不那么快乐的朋友一个好消息。我曾经看过一研究,作者称快活的人死得早,一个最为简单的解释,是因为他们低估了生活的危险。我是个悲观的人,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故而能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另外不炒股,不看足球,所以没有过大的刺激...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28日 07:00

愿改变教育的人成为亿万富翁

 

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一文在社交媒体刷屏。据报道,四川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课。读完高中三年后,7.2万名学生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力推该模式的是一家企业“东方闻道”,他们是通过“东方闻道网校”机构,与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实验小学分别构建高中、初中、小学阶段的空中课堂。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让人看到了教育均衡的希望,IT大佬...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22日 05:28

你或许未曾听说的唐僧

你或许未曾听说的唐僧

说到宗教,先来后到的次序,使得有些宗教被视为洋教,有些则不然。佛教虽来自印度,也是“洋教”,却不被见外。基督教、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时间颇为类似,二者曾经友好共存。更有意思的是,基督教还和道教也有过一段有趣的交集。

 

这段历史,是我从两个美国同事处无意中了解到的。话说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惊艳节目,叫天降祥福:来自世界各地的极限跳伞运动员,包括多位世界冠军,从天而降,在空中摆成“...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21日 11:14

论晒娃

论晒娃

自从有了朋友圈,人人都有展现生活的姿态:有的人姿态很美,有的人面目可憎。在我生活的每一个章节,我都会遇到自称“孔子第二”的民间哲学家。这种民哲目中无人,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让人退避三舍。   还有一种姿态的难看,是矫揉造作。近日听BBC的一个语言节目,学到一个新词,叫humblebrag, 直译是谦虚式吹嘘,也可译为矫吹。比如“唉,这个宝马太难伺候,还不如当初买辆丰田。”看上去是谦虚自己伺候新车辛劳,其实是吹嘘...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20日 12:27

一只我未曾赦免的公鸡

经常听人说国内小孩不易,中年不易,老人不易,可回乡时,最大的感触,反倒是乡下的动物不容易。

计划生育多年,村里人烟稀少,小学撤并,青壮年进城,乡下野物渐渐多了起来。为了世界少些雾霾,为了黄沙不再弥漫,人们咸与维新:秸秆焚烧被禁止了,堆积杂物焚烧为“土粪”的行为也少了。乡间谣传天上有卫星检测,一烧马上消防大队就上门,罚款的罚款,拘留的拘留。这应该是恐吓:无火不生烟,哪里用卫星?远远地肉眼照样能看到...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16日 09:41

亮蓝色水晶盘子上的橘子

亮蓝色水晶盘子上的橘子

 

每年圣诞都收到一位老友的圣诞诗。水平有限,和不了,翻译一下吧。   Tangerines on Bright Blue Crystal Plates By  John McKernan   My father introduced us to South Florida And Samaria one Christmas dawn in Omaha   Snow and ice covering every river Tree and highway for thirty miles In the bright blue sunlit sky with moon   Some days coast created for music Wrapping paper...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14日 12:44

汪教授二三事

汪教授是我一高中同学,此人看上去倒也浓眉大眼,印堂发亮,但不知为何话题比较多。今日得闲,随手摘录几首。人家是名教授,我搜集点传记材料,总是可以的。

 

以前汪教授追校花的时候,校花却对别人情有独钟。汪教授郁闷地在菜子湖边孤独地散步与瞎想。路上他捡到一只瓶子,刚一打开,立刻跑出一妖怪。

 

和大部分妖怪一样,该妖说可以满足汪教授三个愿望。但作为平衡,妖怪说无论给汪教授满足什么愿望,他的仇家会...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13日 10:18

美国怎样给“水课”去“水”

美国怎样给“水课”去“水”

近日在多家媒体上看到“水课”一词。所谓水课,多指难度偏低、课件粗制滥造、老师满堂胡扯的课程。教师应付差事,学生无从受益,最终影响学校声誉。如中国高校的政治课、某些通识课等。我从事课程设计多年,了解到有这类课程,但不会是大面积泛滥,也难以混迹多时。有的劣质课程,生命力也没有那么顽强,开过几次,学生意见大,水课自然短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又有什么经验?

 

立足本土师生,而非对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