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翻译家黄灿然在其网站上贴出了一句话:翻译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时,这个句子也是读来读去读不明白: "Life is not about significant details, illuminated a flash. Photographs are." (On Photography, p.81)让大家翻译。当然也有人提供尝试,结果黄老师揭示谜底,是原文错了。少了一个by, 亦即illuminated by a flash. 我猜可能是桑塔格自己错的,或者是某个版本印刷错误。

翻译是一门艺术,不讲究说学逗唱,但讲究个搜索、打磨、质疑、提问,一开始的时候搜索和理解的功夫要做到家,接着你得学会将文字一再打磨,到了最后,你得会质疑,质疑你得有一定的自信,得有一定鉴赏力。我去看翻译评论,多看到大家质疑译文的版本是否精当,但很少有人质疑原文的得失,这是一大憾事。我发觉大家经常有个假定,是作家写的一定就是好的,至于译文的拗口,那一定是翻译版本不好。这种假设纯粹是固步自封。一个不会质疑的人,就一定不会欣赏。

如果原文本来就很拗口呢?如果原文特意要拗口呢?如果原文是法国人在说生硬的英文呢?或者说是作者的句子本来就写得不好呢?你别以为作家就是神仙。事实恰恰相反,作家对于其作品的信心往往比我们读者低多了。我们读者看到的都是成品,而事实上没有一部作品真正是“成品”,都是半成品,只是受时间和各样日程的限制,最终交稿了。作家如果诚实的话,都会有大大小小遗憾,遇到个负责的编辑,遗憾会少一些,不然的话,就会一路到底留传下来,文言文里的“通假字”就是这么回事。

翻译当中,常发现作家犯错,或是写出十分昏头的句子来。和很多翻译同行一样,一开始做的时候,我总觉得是我理解的问题。久而久之,我发觉很多时候并不是我理解的问题。从毕业至今,我发表的译文超过了两百篇,图书也有了十几种,什么句型没见过?甚至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纠缠得还要多一些。他们看的时候粗枝大叶一带而过,不像我们这些文字搬运工,缺胳膊少腿的家具你一样要搬,躲也躲不过。看多了,渐渐就有了点底气,知道有时候并不是我理解的问题,而是作家写的问题。

有时候与作家切磋,会发现出问题来。再好的作家,一本小说写下来,总是几十万字,偶尔失手那真是常事。一些拼写错误,在翻译过程当中,顺道就给纠正了过来(当然限于这种明显错误,而不篡改作者的意思),有的作者并不介意你这么去做。我翻译过的一个作家 —— 为了保护其隐私,暂且不要提他的名字吧 —— 为人就极爽快,我有时候说你这句子不知是什么意思。他说只要我把他抒情的意味翻译出来即可。为了帮助我翻译,他甚至把法文、德文译者给他提的问题一并寄给我。德国的那位译者果然是德国人的认真精神,从头到尾在信中跟他说,你这里是拼写错误(typo), 这里用词是不是有问题。作家被她修理得没脾气。一开始说:某某,下次我请你来当我编辑。几个问题之后,对方又指出一个拼写错误,作家说:你真了不起。接着对方又指出一个拼写错误,作家在纸上叫道:某某,我爱你!

之所以上文说不提他的名字,是怕本文不慎被译成英文,给他老婆看见,虽然这样的概率,比在同一个地方被雷打两次还小 —— 不过我最近运气不佳,什么事都难说,比如三天之内我居然吃了两张超速的罚单。

学问学问,没有疑问,哪里能学习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找人去修道。那祖师下头那么多徒弟,为什么道理都不教给其他人,教给这个猴子呢?我发觉小说里那祖师教道、教流、教静、教动,悟空都直言不讳低说不学。他的师兄师弟都唬得不行,倒骂悟空和师傅”顶嘴“。到头来这祖师偏偏喜欢这个喜欢顶嘴,喜欢直抒胸臆的猴子。我们也得有点这个猴子的精神,对于作家,别光知道在那里战栗敬畏,他们也是人。也希望和人有更深入的交流,知得失成败。这也是一种知音。除了文字上的失误之外,文法、修辞、结构、人物、情节方面,无不是半成品,是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他可以这么处理,也可以换一种别的方式处理,或许会更好一些。你把一部作品看成一个活的东西,一个活人创作的东西,那么欣赏也好,翻译也好,评论也好,才会更有味道一些。

我每次翻译,遇到问题交给我的一个老师芭芭拉, 她有时候干脆就说:我根本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意思。芭芭拉老师十分直率,有时候直接就骂作者,说写的是什么玩意。她说年轻的时候,她有时候也自我怀疑过,说不知道欣赏不了某个评论家都叫好的作品,究竟是自己的品味问题,还是评论家的问题。“后来,随着我年岁的增长,看书的增多,我基本上知道了我的品味原来没错,是评论家错了。”芭芭拉老师说她活到60多的时候悟出了这个道理,她跟我一说,我四十岁不到就悟出来了。不如再说给或许二十都不到的各位看官,好让各位年轻的肩膀上,也像我一样,顶着一个四十而惑的脑袋。

载于《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12日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