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书名:Sexualized Media Messages and Our Children
豆瓣评分:0分(2人评价)
博主评价:
 
未评价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来自豆瓣读书资源
Shewmaker, J. W.(2015). Sexualized media messages and our children : teaching kids to be smart critics and consumers. SantaBarbara, California : Praeger, 2015.
 
美国很多家长都预备着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性的“大问题”,有很多书、文章给家长支招,教大家应对这些问题。而今,家长面临“反高潮”,准备了半天,结果孩子从不来问。事情的真相是,孩子们早已通过其他渠道,对性是咋回事,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家长被甩到一边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儿童心理学家詹妮弗·舒梅克(Jennifer Shewmaker)在《童年的性感化》(Sexualized Media Messages and Our Children: Teaching Kids to Be SmartCritics and Consumers)一书中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
 
这本书谈到了狭义的性和广义的性别两个领域的问题。总的来说,作者认为,眼下的流行文化,性宣传过度,却又充满陷阱。美国电影分级,但电视剧、音乐电视、书刊杂志中充满关于性与性别的暗示。它们方方面面包围着青少年,在有声或者无声地对青少年进行洗脑,告诉她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如何认识性行为。
 
关于性和性别成见的灌输越来越低龄化。比如扮性感本应是成年的事,但有些商家,已经开发了带糖果口味的唇膏,给不到十岁的小女孩使用,让其从小就浓妆艳抹,像个小大人似的,让周围人看到一身鸡皮疙瘩。商家则把青少年儿童当成了营销富矿。很多肥皂剧投其所好地为少男少女定制。这些肥皂剧中的男孩女孩成天不学习,男追女、女追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干一件正事。
 
孩子们还接触包括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麦莉·赛勒斯(Miley Cyrus)在内的各种名人。她们也在影响儿童对于性感和流行的认知。麦莉·赛勒斯是个青少年偶像,而她的很多MTV很是色情。即便在学校里,周围环境也在教育女孩子们如何变得性感,教唆孩子们热衷于购物、梳妆打扮,或是如何吸引男孩注意,设法追求浪漫体验。这一切甚至在小女孩之间形成同伴压力。好多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让青少年忽略人内在的品质,如善良、机智、慷慨,而追求打扮和浪漫关系。
 
当然,这一现象可能也不都是现代媒体的错。人类看重女性外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自从上个世纪的女权运动以来,真的可以说“时代不同了”,男女很多时候需要同台竞技。对于肤浅外表的过度看重,侮辱了女性的才智,也使其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舒梅克就不信这个邪,要挑战这些人类社会积重难返的偏见。她自己有三个女儿,目前分别在上小学、初中和高中。和自己女儿的接触中,她深切体会到媒体灌输的危害。她认为过度强调性感,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侵犯。儿童在媒体信息的轰炸下,承担着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这相应又导致学校中欺凌、早孕等各种现象。舒梅克也觉得过度教唆美丽性感,也是一种性别不公。比如很多故事里,男性可以不好看,但是仍可以作为故事主角。而女性外表不好看,似乎就只能在《灰姑娘》之类故事里当又蠢又懒的坏姐妹了。
 
媒体信息的扭曲式教唆,会让一些社会成见固化,让人信以为真。这会对青少年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比如在求学、择业时,女孩可能不去选择一些传统上的“男性”专业,比如理工科。媒体只宣传男性成为科学怪杰,没有相应地去展示那些科学怪姐们。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女孩子才适合去读外语,这种成见,使得高校中外语系男生奇缺。前不久,北京一大学招生办主任说男生“不知道有多好找工作,部委只要见到男生,甭管怎么样歪瓜裂枣,只要是男的就行。”
 
此书号召家长觉醒,把孩子从误入歧途的媒体信息中抢回来。舒梅克介绍了一些策略:第一,要教育孩子带着明智的、有一定批判性的眼光去消费媒体信息,辨别媒体中似是而非的谎言和谬误,而不是别人说什么信什么。比如汽车玩具广告上大部分都是男性的画面。谁规定女性不可以爱好汽车玩具?很多时候,这种辨别并不难,关键得有人振臂一呼。老师也可以蓄意教孩子分清媒体信息中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设计相关的课程,让儿童辨别微妙的性别偏见。我儿子的老师是个女老师,很强调“性别歧视”。在她教育之下,我上五年级的儿子跑到沃尔玛,在玩具部走了一圈,一路上就跟我说好多玩具充满“性别偏见”。
 
第二,此书让我们不要轻信媒体对于男性、女性特质的界定。很多游戏中,女孩都在城堡束手就擒,等着男性去拯救。她们永远是“受害者”,永远处在无奈状态。她们唯一的优点是貌美如花,引得男英雄前赴后继。在原始社会,男人出门渔猎,这种生活方式对应着对男性特质的特定认知,比如外表孔武有力。今天的知识经济中,过去的性别认知今天未必还有多少意义,但是受历史遗留下来的集体潜意识影响,还有美国男人追捧长胡子、喜欢渔猎的“鸭子王朝”。在中国,人们追捧姜文这种“爷们”,而忽略那些内心孔武有力的“爷们”。
 
我自己也在网上随机做了一个调查,问大家“男人味”内涵是什么,我初步收到的关键词包括:责任感、正直、豪爽、有肌肉、有担当、勇气、刚毅、担当、高大、挺拔、强壮等,好像没人提到温和、体贴、敏感、缜密、机智、聪明。有很多内在属性,其实是不分男女的。可是人们一般是把温和、敏感、灵活这些本可两性皆有的品质,分配给了女性。我赞赏《北京遇到西雅图》这片子,甭管它作为电影怎样,好歹打破了男性应该怎样的性别歧视。它让人看到了一些后来被归结为“暖男”的品质,比如文静、体贴、充满爱心,也可以是好男人的特质。
 
第三,作者希望家长根据年龄段,给孩子提供性教育,别把这事当洪水猛兽,更不要把这事交给他人。作者的观点是家长不要以为给孩子早一些提供性教育,孩子就会产生性行为。她认为无知才产生各种危险。她在这方面也纠正了我的一些偏见。我个人的感觉是关于性的教育已经太泛滥了,家长不要再去强调。舒梅克认为媒体带来的“教育”往往是错误的教育。比如游戏中的男英雄频繁换性伙伴,哪里算是什么教育?不如说是坑人。她呼吁家长、学校、社区先下手为强,提供更为正确、合理的教育。
 
第四,作者借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些说法,比如“正面情感(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成就(achievement),去对抗媒体对于青少年的误导,不让他们痴迷于媒体对于性别和性过于极端、过于戏剧化的说辞,而是把个人的自我造就放在第一位。
 
舒梅克不是一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她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推动性别平等。作为心理学教授,她和学校里的其他女教授一起,举办针对女孩的讲座、夏令营,帮助女孩合理认知自己的潜能,不被媒体误导。她办的训练班之一是帮助女孩选择理工科专业。舒梅克也在渐渐成为被人关注的社会活动人士,在自己的教学、研究等各种活动中,呼吁人们打破关于性别的成见,释放女性潜能。她让我们看到了女权主义者可以怎么样,比如不一定是做一个成功“职业女性”才能自我实现。她除了学校教学、社区服务之外,也是一个好妈妈。她也不像很多中国妈妈那样,只抓孩子学习,而是对于自己三个女孩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发展了如指掌,也能够和她们展开深层谈话。这也是职业、家庭、社会事务的合理平衡。如果想知道她怎么实现这种平衡,也可借这本书窥见一斑。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