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很多中国产品在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阿里巴巴上市引起的国际影响自不待言,微信等软件产品也开始进入国外寻常百姓手机之中。2014年的美国信息化系统年会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展商中有几家中国公司,包括一家北京生产教学摄像设备的公司。2014年11月,我在中东看到了华为手机的广告。中国的高铁也在试图打入其他国家。中国正面临“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型。企业走向全球的一个关键成功要素,是对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深切了解。出色的翻译,是实现高效跨文化沟通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近日我看到一则报道,2012年底的一个北欧高铁项目,有中国企业参与竞标,本来都已胜券在握,结果在招标中却因翻译错误功败垂成。标书翻译不佳,比如把刮雨器翻译成了抹布。媒体评论,因为这点“小事”,导致中国企业“阴沟里翻船”,是很可惜的事。
我很难认同这是小事的说法。在国际交往中,翻译的准确到位,从来都不是小事。历史上劣质翻译是闯过大祸的。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曾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政权“必将从历史的书页上消失”,相当于中文中说的“必将被历史的潮流抛弃”,结果被翻译成了内贾德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引起了轩然大波。1945年,美国在《波茨坦公告》中要求日本投降,日本首相铃木的回应中称对此呼吁 “黙殺”。此词模棱两可,属外交辞令,有“不予评论”也有“拒绝”的意思,有史学家称日本当时是在等苏联的回复,但是美联社、路透社都选择了“拒绝”的译法,结果美国认为日本这是傲慢拒绝,于是在8月6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随着商务交往的频繁,高效翻译重要性日渐凸显。那种视语言为“工具”和“载体”的简单思维应该在企业全球化战略中抛弃。欧美很多企业,早早就因为现实中吃过的亏,意识到了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各自改进了自己的本地化策略。
百事可乐当初进入中国,广告语是“brings you back to life”, 本意是让你重现活力,但在翻译成其他文字的时候,却被五花八门地翻译成“死里复活”、“祖先从坟墓里出来”等等。肯德基的口号We do chicken right, 也被翻译成“我们做鸡是对的”等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
这些或许只是闹笑话,无关大局,但有些错误却让人笑不起来:1980年,佛罗里达一家医院来了一个西裔病人威利·拉米瑞兹(Willie Ramirez),入院时处在昏迷状态,家人描述他是intoxicado, 意思是中毒,但是现场不称职的翻译将其和“intoxicated”(迷幻、醉倒)混淆起来,医生误以为这是过度使用毒品引起的昏迷,这一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最终导致病人四肢瘫痪,医院为此支付了7100万美元的天价赔偿。这一翻译错误,被视为世上最昂贵的错误之一。2009年,汇丰银行的口号 “Assume Nothing”在英文中颇为常用,是正面、积极的态度,意思是考虑到客户背景的多元,银行不先入为主地作任何预设,翻译成其他语言之后,则被译成包括“什么都不做”在内的各种负面说法。汇丰后来花了1000万开展公关活动,消除该说法错误翻译的影响。
有诸多这样沟通失误的案例在先,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本地化”(localization)队伍或外包机构。本地化大于翻译,它除了文字的翻译之外,也在权衡相关文宣在其他国家怎样表现合适,怎样最有效。就好比给孩子取名字,也得考虑孩子所在地方言中叫出来合适不合适。有些普通话里很好的名字,在上海话或者广东话里就容易引起误会。很多宣传用语,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除了少数科技用语之外,翻译过程中,源文字和目标文字在语义上很难百分之百重合。有时候还有诸多文化背景要素从中作祟,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白象”电池出口遇阻,乃因英文中“白象”的意思是大而无用的东西。中国人喜欢“蝙蝠”,因为中间有“福”的谐音,但是在美国蝙蝠总是和邪恶、万圣节的幽灵之类意象联系在一起。“龙”是吉祥物,但是dragon在西方常是英雄们攻打城堡解救美人时所要杀死的喷火恶兽。中国人常说“前不栽桑,后不种柳,庭院不可植柏枸”,可是我发现美国人家里种植松柏的也不少,因为松柏常青,evergreen和基督教的永生联系在一起。我们有说“兰草翠竹助文昌,家有读书好儿郎”,但是我在美国只发现一家栽“翠竹”的家庭,也就是过去的我们家,因为竹子被视为入侵性极强的物种,大家害怕地基受到影响。但是后来我们的房子也很快找到了买家。我跟房地产代理和买家说郑板桥如何爱竹没用,我跟她说竹子这么高,挡住让邻居看不见我们家,这种竹幕带来的“隐私”,他们却能欣然接受。
我希望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战略中,也把全球化的跨文化沟通尽快提上日程。这方面为了省点小钱,去用平庸译者甚至机器翻译,谁知道下次会不会把抹布翻成刮雨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