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中国人保健基本靠进补: 吃腰子补肾,吃核桃补脑,吃牛鞭壮阳,总之不出汗,不出力,多快好省地把健康长寿问题搞掂。这都是稀缺时代的后遗症,总想着利用有限资源,以最少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闲得浑身都酸了,就找人按摩,去洗脚屋洗脚,希望经由脚上的穴位,解决各个器官的问题。在美国等很多国家,普通人的保健,更注重运动。连慈善捐款活动,也能和运动产生关联。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失恋后跑了起来,引来了很多追随者,他们纷纷问阿甘是为了什么事业而跑?跑步和某项公益事业的结合,屡见不鲜。星期六早晨我们去动物园附近的狗公园,看到有很多摊位,我儿子以为有小狗在卖,兴冲冲抱着我家小狗跑过去。结果我们发现,是在举办一项活动, 让人和狗一起跑步,借此强化人们对于癌症预防和健康生活的认识。
运动和慈善的关联,可能和语言本身有关。举办一项筹款或竞选活动,英文就是run a campaign。小学就有“跳绳护心脏”(jump rope for heart)这种由美国心脏协会举办的、结合运动、筹款、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在大学,常有“生命接力”(relay for life)之类的活动。在俄克拉荷马,为了纪念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每年都有马拉松长跑活动。在这个小小的德克萨斯小城,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保健筹款二合一的活动,连狗都一起上了。
运动和慈善的关联,可能和语言本身有关。举办一项筹款或竞选活动,英文就是run a campaign。小学就有“跳绳护心脏”(jump rope for heart)这种由美国心脏协会举办的、结合运动、筹款、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在大学,常有“生命接力”(relay for life)之类的活动。在俄克拉荷马,为了纪念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每年都有马拉松长跑活动。在这个小小的德克萨斯小城,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保健筹款二合一的活动,连狗都一起上了。
近日,我就遇到了这么一个跑步慈善的传奇人物。我所在的部门,在学校里负责举办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包括邀请校外客人前来演讲。我说的这个传奇人物就是我们请来的演讲人之一、《千个姐妹》(A thousand sisters)一书的作者丽莎·香农(Lisa Shannon). 香农住在美国西北俄勒冈。此地风景秀丽,居民崇尚环保和运动。香农本来经营着一家摄影公司,找一些模特在蓝天白云下、草地沙滩上、日落日出间拍摄一些美轮美奂的照片。她后来觉得很假很没劲。有一次,她去巴黎度假,中间生病,提前回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看到奥普拉一期节目,上面讲述刚果女子的悲惨命运。她受到触动,她父母灌输给她的改变世界、制造不同(make a difference)的理念一下子被唤醒。她放弃了摄影事业,甚至为此离开了未婚夫,开始长跑,为刚果女子而跑,借此为她们筹款,唤醒人们对非洲暴力的谴责,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刚果妇女的命运。她后来还只身一人,跑到刚果,试图帮刚果妇女自助。她还游说立法者制定法规,限制“滴血钻石”这样的“冲突矿物”的使用 —— 刚果、卢旺达、苏丹等地出产的稀有金属,广泛使用于你我可能都在使用的电子产品中,包括我们的苹果手机。扶助刚果妇女变成了香农一生的事业。她为此也博得各种声誉,上了哈佛肯尼迪学院,现在她也开始走上了畅销书的道路。
为什么选择通过跑步这种方式来筹款呢?这和同情心的维系有关:她说刚果妇女的命运极为凄惨,被强暴几乎是家常便饭。有的在冲突中被砍下双腿,被煮出来,让她们的孩子吃。有的武装部队,甚至把儿童兵带走之前,让其亲手杀死自己的全家,不知如此恐怖的做法,是不是要让其失去人性,彻底兽化。当我们每个人看到这种描述的时候,我们都被这种康纳德笔下《黑暗之心》式背景里存在的野蛮所震惊,我们会感到同情。但是这样的事情看多了,就产生了“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 而跑步这样的运动,能把内在的同情外部化,真正地“付诸行动”。这种跑步运动,会让同情延续,让关注持续,不至日渐黯淡。这一套说辞,可能懂心理学的朋友会有更好的理解。不管怎样,对跑步这种做法我们是要极力推崇。人的身体,你给它多少,它还你多少。光补不动,不会带给我们健康长寿,而会让我们成为新时代的病夫。能给枯燥乏味的跑步运动,注入慈善事业之类的内涵,倒也极有创意,值得借鉴。
九年之后,她跑步跑出了一个慈善公益事业,还有这本书。我在讲座上问此书有无中译本。香农说台湾有繁体本。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心灵鸡汤沸腾的地方,这种书被引进一点不奇怪。但此书大陆还没有引进。如果有出版社有兴趣,建议联络引进。中国目前的民族矛盾深刻,而处理手段有限。有过种族、民族冲突的卢旺达、刚果、苏丹,其灾后如何让受难者恢复,如何形成民族和解,这些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是中国学习的活教材。卢旺达的卡加梅总统上台后,为了避开民族冲突,将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分别,在身份证件上删除,不去强调一个人的民族归属,像这类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这样的书籍,可以从不同侧面,给中国读者以启发。
但美国运动爱好者这种非常小资的筹款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到刚果的妇女,我倒是将信将疑。香农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畅销书《三杯茶》的作者葛瑞格·摩顿森。我曾经在一次大型会议上听主旨演讲人摩顿森的演说。他热情四溢且诙谐幽默地介绍他如何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办学。他四处筹款,让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孩子有书读。会上,他让大家通过短信小额捐款。走廊上有朋友说被他感动得唏哩哗啦,发捐款短信发到手软。但是2011年4月17日,CBS电视台《六十分钟》节目,质疑他造假,质疑他的很多慈善活动,是给自己牟利。有不少善款,是用来直接宣传他本人的图书。
我能看到香农在走摩顿森一样的路子。她已经开始在筹划自己的第二本书,写的也是刚果。无疑,她把刚果妇女的境况,前所未有地带到世人的面前。从这方面看,她是有功的。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刚果的妇女,也在给她的日渐红火的畅销书事业添砖加瓦。从某种意义上,她也在利用刚果妇女。但在倡导“双赢”、“共赢”的今日,只要不是占用、滥用善款,倒也无可厚非。质疑摩顿森的登山家乔恩·克莱考尔(Jon Krakauer),发表了电子书《三杯茶谎言》,揭露了摩顿森利用中亚研究所,为自己新书大作宣传。克莱考尔何许人也?他是《闯入荒野》(Into the Wild)一书的作者。此书介绍了一个埃默里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离家出走,在阿拉斯加无厘头死去的故事。同为登山和极限运动的爱好者,一个跑事业,给阿富汗筹款。另外一个的图书,写的是为了极限而极限,最终丢了性命的人。到底哪一个更有意义?如果选择的话,我会支持摩顿森。在身败名裂之前,他做成了一些事。
但在国际视野下,《三杯茶》、《千个姐妹》这样的纪实作品,会矮化其他国家或民族。对《千个姐妹》的负面评论,是说香农笔下的刚果和实际的刚果不一样。少数几个畅销书作者,是可能绑架读者对于某一个民族、国家、时代的认识的。傅苹所著“伤痕文学”《宁折不弯》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在书中说自己如何如何受辱受害,甚至看到老师被“五马分尸”,到了美国命运大逆转。此书迎合了美国读者“白人骑士”的拯救心理,一度大受欢迎。中国读者看了细节,觉得不对劲,甚至觉得说不出来地恶心,纷纷挑刺。即便有那么多人给傅苹的事实“打假”,仍有人相信她的故事,反而暗示打假的读者是有组织地抹黑行动。读者愿意听故事,作者愿意讲故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不少想做点事情而又舍不得眼下舒适生活的人,热衷于在阅读他人的生活中,找到一种宣泄,成为沙发上的慈善家。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它导致通过诸如跑步慈善之类活动的图书,还将层出不穷。而刚果的妇女,有几个能像很多中国移民那样,契而不舍地去亚马逊网站辩明事实?
此类图书中白人救星的姿态,最是让人质疑。西方大国未必拯救非洲脱离了苦难。事实或许恰恰相反,很多时候,非洲人选举的总统,做得好好的,由于不符合美国利益,被其颠覆,换上一个可能会和美国配合的独裁者 —— 这完全都是为了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为。这么做是有原罪的,美国人也知道。但是美国这个国家极有意思的地方,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某个国家彻底打垮,却又向其属下的民众示好。如我一个过去的美国同事所言,“我们可能对于某个群体有偏见,但是我们力求对群体内的个人友好。”他们接纳个体的难民,并给出各种帮助。这方面的努力,比起那种跑步慈善的小资作为,或许更可歌可泣一些。我所在的教会,有个女子专门从事难民安置工作。从她的介绍中我发现,美国一直源源不断地在安置世界各地难民。越战后的越南船民,美国接纳。波斯尼亚冲突后的难民,美国接纳。不丹和尼泊尔之间被踢皮球的难民,美国接纳。非洲战乱后冲突的难民,美国也接纳。接纳之后,到新地方,还负责安置他们的开始的生活。
几年前,九久读书人引进了美国新锐作家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所写的书《什么是什么》(What is the what)。这是一部苏丹难民瓦伦天奴·阿恰克·邓(Valentino Achak Deng)的传记,事实上,这是艾格斯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阿恰克·邓的“自传”。这本书让人关注起本来不可能有人关注的瓦伦天奴·阿恰克·邓。邓借着此书带来的盛誉,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让国际社会关注、支持苏丹。而艾格斯功成身退,继续从事他的写作事业。这样的合作和帮助,似乎更纯粹也更有效一些。
香农的做法,遭到的批评不少。她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讲座上,尤其是我提出《什么是什么》一书的时候,她屡屡强调她更希望帮刚果妇女帮助她们自己,这包括使用尤努斯弘扬的那种“小额贷款”方法。估计要传达给刚果妇女的一个信息,是“姐帮你只能帮到这里了。”她也一再强调刚果妇女自身的出色,并试图打破西方人对于刚果人的传统偏见。或许在医治《千个姐妹》引来的箭伤当中,她会把下一部关于刚果的著作写得更成熟。她所做的一切,可能会改变不少具体刚果人的生命。但她这样的慈善家,多大程度上能改变刚果自身的命运,还是一个问号。奈保尔的《河湾》,即以刚果为背景。那里的非洲前景黯淡,前来施加影响的白人,也一个个被边缘化,最终无足轻重。末了的刚果,如同小说开始所说的那样,“世界如其所是,人微不足道。”可能这才是非洲,是全人类的真相。小说里的真相,可能比纪实文学要多。
为什么选择通过跑步这种方式来筹款呢?这和同情心的维系有关:她说刚果妇女的命运极为凄惨,被强暴几乎是家常便饭。有的在冲突中被砍下双腿,被煮出来,让她们的孩子吃。有的武装部队,甚至把儿童兵带走之前,让其亲手杀死自己的全家,不知如此恐怖的做法,是不是要让其失去人性,彻底兽化。当我们每个人看到这种描述的时候,我们都被这种康纳德笔下《黑暗之心》式背景里存在的野蛮所震惊,我们会感到同情。但是这样的事情看多了,就产生了“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 而跑步这样的运动,能把内在的同情外部化,真正地“付诸行动”。这种跑步运动,会让同情延续,让关注持续,不至日渐黯淡。这一套说辞,可能懂心理学的朋友会有更好的理解。不管怎样,对跑步这种做法我们是要极力推崇。人的身体,你给它多少,它还你多少。光补不动,不会带给我们健康长寿,而会让我们成为新时代的病夫。能给枯燥乏味的跑步运动,注入慈善事业之类的内涵,倒也极有创意,值得借鉴。
九年之后,她跑步跑出了一个慈善公益事业,还有这本书。我在讲座上问此书有无中译本。香农说台湾有繁体本。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心灵鸡汤沸腾的地方,这种书被引进一点不奇怪。但此书大陆还没有引进。如果有出版社有兴趣,建议联络引进。中国目前的民族矛盾深刻,而处理手段有限。有过种族、民族冲突的卢旺达、刚果、苏丹,其灾后如何让受难者恢复,如何形成民族和解,这些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是中国学习的活教材。卢旺达的卡加梅总统上台后,为了避开民族冲突,将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分别,在身份证件上删除,不去强调一个人的民族归属,像这类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这样的书籍,可以从不同侧面,给中国读者以启发。
但美国运动爱好者这种非常小资的筹款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到刚果的妇女,我倒是将信将疑。香农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畅销书《三杯茶》的作者葛瑞格·摩顿森。我曾经在一次大型会议上听主旨演讲人摩顿森的演说。他热情四溢且诙谐幽默地介绍他如何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办学。他四处筹款,让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孩子有书读。会上,他让大家通过短信小额捐款。走廊上有朋友说被他感动得唏哩哗啦,发捐款短信发到手软。但是2011年4月17日,CBS电视台《六十分钟》节目,质疑他造假,质疑他的很多慈善活动,是给自己牟利。有不少善款,是用来直接宣传他本人的图书。
我能看到香农在走摩顿森一样的路子。她已经开始在筹划自己的第二本书,写的也是刚果。无疑,她把刚果妇女的境况,前所未有地带到世人的面前。从这方面看,她是有功的。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刚果的妇女,也在给她的日渐红火的畅销书事业添砖加瓦。从某种意义上,她也在利用刚果妇女。但在倡导“双赢”、“共赢”的今日,只要不是占用、滥用善款,倒也无可厚非。质疑摩顿森的登山家乔恩·克莱考尔(Jon Krakauer),发表了电子书《三杯茶谎言》,揭露了摩顿森利用中亚研究所,为自己新书大作宣传。克莱考尔何许人也?他是《闯入荒野》(Into the Wild)一书的作者。此书介绍了一个埃默里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离家出走,在阿拉斯加无厘头死去的故事。同为登山和极限运动的爱好者,一个跑事业,给阿富汗筹款。另外一个的图书,写的是为了极限而极限,最终丢了性命的人。到底哪一个更有意义?如果选择的话,我会支持摩顿森。在身败名裂之前,他做成了一些事。
但在国际视野下,《三杯茶》、《千个姐妹》这样的纪实作品,会矮化其他国家或民族。对《千个姐妹》的负面评论,是说香农笔下的刚果和实际的刚果不一样。少数几个畅销书作者,是可能绑架读者对于某一个民族、国家、时代的认识的。傅苹所著“伤痕文学”《宁折不弯》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在书中说自己如何如何受辱受害,甚至看到老师被“五马分尸”,到了美国命运大逆转。此书迎合了美国读者“白人骑士”的拯救心理,一度大受欢迎。中国读者看了细节,觉得不对劲,甚至觉得说不出来地恶心,纷纷挑刺。即便有那么多人给傅苹的事实“打假”,仍有人相信她的故事,反而暗示打假的读者是有组织地抹黑行动。读者愿意听故事,作者愿意讲故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不少想做点事情而又舍不得眼下舒适生活的人,热衷于在阅读他人的生活中,找到一种宣泄,成为沙发上的慈善家。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它导致通过诸如跑步慈善之类活动的图书,还将层出不穷。而刚果的妇女,有几个能像很多中国移民那样,契而不舍地去亚马逊网站辩明事实?
此类图书中白人救星的姿态,最是让人质疑。西方大国未必拯救非洲脱离了苦难。事实或许恰恰相反,很多时候,非洲人选举的总统,做得好好的,由于不符合美国利益,被其颠覆,换上一个可能会和美国配合的独裁者 —— 这完全都是为了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为。这么做是有原罪的,美国人也知道。但是美国这个国家极有意思的地方,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某个国家彻底打垮,却又向其属下的民众示好。如我一个过去的美国同事所言,“我们可能对于某个群体有偏见,但是我们力求对群体内的个人友好。”他们接纳个体的难民,并给出各种帮助。这方面的努力,比起那种跑步慈善的小资作为,或许更可歌可泣一些。我所在的教会,有个女子专门从事难民安置工作。从她的介绍中我发现,美国一直源源不断地在安置世界各地难民。越战后的越南船民,美国接纳。波斯尼亚冲突后的难民,美国接纳。不丹和尼泊尔之间被踢皮球的难民,美国接纳。非洲战乱后冲突的难民,美国也接纳。接纳之后,到新地方,还负责安置他们的开始的生活。
几年前,九久读书人引进了美国新锐作家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所写的书《什么是什么》(What is the what)。这是一部苏丹难民瓦伦天奴·阿恰克·邓(Valentino Achak Deng)的传记,事实上,这是艾格斯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阿恰克·邓的“自传”。这本书让人关注起本来不可能有人关注的瓦伦天奴·阿恰克·邓。邓借着此书带来的盛誉,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让国际社会关注、支持苏丹。而艾格斯功成身退,继续从事他的写作事业。这样的合作和帮助,似乎更纯粹也更有效一些。
香农的做法,遭到的批评不少。她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讲座上,尤其是我提出《什么是什么》一书的时候,她屡屡强调她更希望帮刚果妇女帮助她们自己,这包括使用尤努斯弘扬的那种“小额贷款”方法。估计要传达给刚果妇女的一个信息,是“姐帮你只能帮到这里了。”她也一再强调刚果妇女自身的出色,并试图打破西方人对于刚果人的传统偏见。或许在医治《千个姐妹》引来的箭伤当中,她会把下一部关于刚果的著作写得更成熟。她所做的一切,可能会改变不少具体刚果人的生命。但她这样的慈善家,多大程度上能改变刚果自身的命运,还是一个问号。奈保尔的《河湾》,即以刚果为背景。那里的非洲前景黯淡,前来施加影响的白人,也一个个被边缘化,最终无足轻重。末了的刚果,如同小说开始所说的那样,“世界如其所是,人微不足道。”可能这才是非洲,是全人类的真相。小说里的真相,可能比纪实文学要多。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