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根据《经济学人》2014年2月的一期报道,联想总裁杨元庆40岁之前几乎不会英语。自从2005年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之后,杨元庆搬到了北卡罗莱纳州,专门学英语。我在YouTube上看他最近在国外的几次公开演讲,发现他现在的英语还很溜,就是还有不少中国腔,且中间“啊”字这种中式口头禅多一些。不过只要观众听得懂,我估计也没有人会在乎这些,可以说他是学成了。
可能大家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我要是有他这条件,全家搬到北卡,没准英文更流利。可是为什么不少人在美国生活多年,英文并不好,或者说得不伦不类?唐人街的大妈,拎着篮子去买菜,她们的交谈中,你会听到一些奇特的语言:“Sho完pping啦?”就这么混搭着说,而且自觉十分正常。反正人都在美国,甚至都成了美国公民,英语好又怎样,不好又怎样?
这种心理,恐怕多属破罐子破摔的移民老一代。新来的年轻人还是想把英文学好的。语言好,在异国他乡发展就好。但心想未必代表事成:有的人分明在美国、欧洲、澳洲、新西兰留学,却趁暑假机会,回国去新东方之类学校进修。韩国也有这样的情形,在外留学的学生跑回去上英文补习学校。这是何故?
一种可能是这些学习者患有教师依赖症。这种依赖症起因是缺乏自主学习的思维框架结构和能力,继而又导致习得性学无能心态(learned helplessness), 觉得自己的问题是缺乏好学校好老师,自己无能为力。
如今各种网络教程随处可见,多到过剩,爱学习者欣逢盛世,不出家门,也可接触一流学习资源。但有的人放在这丰富的资源里,却如同“花岗岩”,水都泼不进去。在英语国家生活很久,却还要找人补习。诚然,回炉学习的“出口返内销”,有学习和应试之间不对等的因素,但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缺乏吸收学习资源的能力。以我接触的学生来看,美国学习者自主性更大,自由度高,但消费这样的自由,需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和习惯都是可以蓄意培养的,这里我有一些建议(由于我自己多年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举例多为语言学习):
可能大家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我要是有他这条件,全家搬到北卡,没准英文更流利。可是为什么不少人在美国生活多年,英文并不好,或者说得不伦不类?唐人街的大妈,拎着篮子去买菜,她们的交谈中,你会听到一些奇特的语言:“Sho完pping啦?”就这么混搭着说,而且自觉十分正常。反正人都在美国,甚至都成了美国公民,英语好又怎样,不好又怎样?
这种心理,恐怕多属破罐子破摔的移民老一代。新来的年轻人还是想把英文学好的。语言好,在异国他乡发展就好。但心想未必代表事成:有的人分明在美国、欧洲、澳洲、新西兰留学,却趁暑假机会,回国去新东方之类学校进修。韩国也有这样的情形,在外留学的学生跑回去上英文补习学校。这是何故?
一种可能是这些学习者患有教师依赖症。这种依赖症起因是缺乏自主学习的思维框架结构和能力,继而又导致习得性学无能心态(learned helplessness), 觉得自己的问题是缺乏好学校好老师,自己无能为力。
如今各种网络教程随处可见,多到过剩,爱学习者欣逢盛世,不出家门,也可接触一流学习资源。但有的人放在这丰富的资源里,却如同“花岗岩”,水都泼不进去。在英语国家生活很久,却还要找人补习。诚然,回炉学习的“出口返内销”,有学习和应试之间不对等的因素,但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缺乏吸收学习资源的能力。以我接触的学生来看,美国学习者自主性更大,自由度高,但消费这样的自由,需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和习惯都是可以蓄意培养的,这里我有一些建议(由于我自己多年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举例多为语言学习):
从苦学到乐学。学习需要花功夫,但不是所有功夫都必须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功。以英语为例,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说的相反,联想总裁杨元庆把苦读变成了“乐读”—— 他每天看几个小时的英文电视。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接受本地人的语言文化也有些困难,我也是通过看《人人都爱雷蒙德》这样的肥皂剧,了解美国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潜规则”。现在的技术手段更为发达,我们随时可以控制什么时候开展这样的“学习”。比如每个月投资八美元征订Netflix,或者在国内一些视频网站观看正版剧集,可以连续看很多流行美剧,这是学习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社会的绝佳机会。在这方面的投入既愉快又有效,何乐而不为?
从找老师到找圈子。一些朋友如果一直无从自主学习,始终依靠他人指点和辅导,不妨去找学习的环境或者圈子。比如加入行业组织,去听一些讲座,做“TED”或者“一席”的发烧友,等等。甚至自己开启一个俱乐部、读书会或圈子,组织一帮人来相互学习。更好的办法,是自己去讲,没有比预备一次讲稿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了。但是需要警惕的时候,同一个行业和圈子,有时候信息比较封闭,类型单一,所以有时候需要走出去,通过其他的圈子,触类旁通地激活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扶轮社”之类跨专业社团存在的一个作用。中国学生刚到美国,面临“融入”难题,其实有一部分是习惯了老师指导下有结构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过渡,不妨加入一些有结构的圈子或组织,蓄意地去“融入”,可能效果更佳一些。比如我就通过儿子参加的“童子军”(帮助少年儿童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建立责任感的公民组织),了解到周围社区的各种社会活动,并由此进入美国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从听老师教到跟众人学。我在美国一家小学墙壁上看到过一句话:Everything and everyone around you is your teacher(以众人为师,以万物为师)。这和中国“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一说并无两样。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最近一周来学到的东西都来自哪些人?我相信这一定包括老师,但也一定包括你的家人、亲戚、朋友、玩伴、同事、闺密。你最近一周学到的东西都来自于哪些场所?或许包括学校食堂、单位咖啡机旁、邻居家阳台、餐馆、茶馆、微博、Twitter。
从教室学习到以万物为课堂。很多人到美国来之后,英语材料四处皆是,可是他们的水平却不见增长,其原因之一,是因为习惯了老师把学习的材料喂给他们,自己被动接受。可是如果转变思维,周围的学习材料何其多也,而且都是原生态的。房屋代理的广告中,可以了解到美国房屋类型的所有词汇。慈善机构为难民群体的劝捐信里,可学到关于生活用品的丰富词汇。我甚至在报税的时候发现,一个报税软件,可以让你了解美国人经济生活的一个侧面。你可以从中发现美国人有那些收入类别,有哪些经营活动,有哪些抵税项目,甚至可以了解美国文化中的一些侧重。比如你会发现,学费可以抵税(重视教育)、房屋能源改造可以抵税(重视环保)、各样捐款可以抵税(重视慈善)。每一次报税,都是对美国文化的一次有效的学习。这么多年来,我还通过孩子从学校里带回来的各种材料,了解到美国基础教育的不少观念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我出了好几本关于美国教育的书。人如果观念转变过来,把所有的日常杂务当成学习机会,生活也会有趣得多。
从技术消遣到技术整合。我一同事最近车门坏掉,他说过几天自己来修。我说你怎么会修车门的?他说看YouTube. 我们常说,美国男人普遍能干,这“能干”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一直在学。传统的学习,强调学习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使用(just in case),而今的技术,不仅是娱乐消遣手段,也是学习利器。它使得学习可以根据需要(just in need),随时发生(just in time)。YouTube和各种各样的网站上,汇聚着爱好者们所发布的形形色色各种教程。这种有需要时候的寻找,是“拉”的学习。与此同时,大家也可以用“推”的方法来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内容,比如征订RSS feed, YouTube频道,podcast节目,加入兴趣邮件组,这些都可以把相关的材料,及时“推送”过来。如今这些材料非常之多,没有人会缺少资源,但是如何选择则非常重要。我建议大家征订那些可靠来源的尽量原始的、一手的资料,而不是通过他人汇聚、改编后的“某某微信学堂”的二手材料。经过过滤和编辑,内容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作为学习材料的价值不大。
从学知识到学做事。我一外甥学习美术设计,他发现,有时候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并不多。他开始学着做婚纱设计网站。当你实际做一件事的时候,这种事情会“倒逼”你去动用各种资源来学习,比如如何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如何购买域名,等等。这中间学问多而大。总体上说来,学习包括基于知识的学习(knowledge-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过去我们说的书呆子太多,乃因正规教育多提供基于知识的学习,没有进化到问题和项目层面。在知识-问题-项目的层层递进当中,学习者会将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相互结合,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主动学习。这种学习也需要人们时常反省。比如做一个网站,是否必须使用某项工具(Dreamweaver), 可不可以用WordPress之类博客网站,达成同样的目标?我们学校好多项目作业上,老师同时都要求学生写“反思周记”(reflection journal), 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项目中,能时常反省自己,不致偏差太远。
以上乃是我个人的点滴体会,权作抛砖引玉,期望读者能有更好的建议。归根到底,能否优化利用学习资源,关键要看在课堂之外,有无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标签有很多,比如在美国,大家说“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非正规学习”(informal learning)、 随机式学习(accidental learning) 、整合式学习(holistic learning)等等。这些标签强调重点各异,共同特点是结构更为松散,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是学习者自己,而不是一个或一群指导老师,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课程目录。
在八十年代初等学习资源较为匮乏的时候,靠着自主学习而“自学成才”的神奇传说屡见不鲜。我的几个英语老师,都是在文革期间,在田间地头甚至牛棚里,偷偷自学,在恢复高考后成了英语老师。如今这种提法少了,因为学生和家长,把目光转向了正规教育资源的争夺当中。家长在“小升初”、奥数、报考名校之类争夺战中战红了眼,过度强调学校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可是从古至今,学习都是正规非正规的相互结合的。一生当中,甚至可以说学校的学习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是靠着我们平时这种随机的学习。没有一个学校能预备他们所需了解的一切。学校更大的作用,是给我们的终身学习提供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上的预备。
在自主学习当中,学习者往往缺乏明确指导,过程比较杂乱。可是杂乱也不是浑水猛兽。《完美杂乱》(A Perfect Mess)一书甚至称,杂乱的系统更容易和外界社会发生和谐的关系,如果整理过度,会让系统与外界隔绝。容忍杂乱,也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这个学习资源丰富的时代,学习者应有明确目标,自主组织各种学习资源,自发去学习。时刻反省自己需要什么,可能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曾称,如果你想建一艘船,不要告诉手下人如何锯木头,如何缝帆船,如何准备工具,如何组织工作,而是让他们渴盼远方,迫不及待地要杨帆出发。
原载于纽约时报中文网教育观察版,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