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We Must Stop the Avalanche of Low-Quality Research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日前刊出艾莫瑞大学英文教授马可·鲍维莱恩、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机械工程教授穆罕默德·加德-艾尔-哈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管理和地理学教授韦恩·格洛迪、比尔·迈克尔维、斯坦利·川波尔教授联名撰写的《必须停止泛滥成灾的低质研究》(We Must Stop the Avalanche of Low-Quality Research) 一文,此文发表后迅速飙升到该报热门文章首位。如此引人关注,是因其说出了大家都已经看到、但没有人如此旗帜鲜明地指出来的一个问题。
文中说,4500种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前五年内被人引用一次以上的只有45%。换言之,55%的研究发表后就再没有人光顾,纯属学术泡沫。唯一获益的,是发表文章的人,因为他们或许可以借助文章获得工作或者职称,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也会造就出一批学术泡沫。
为什么美国这几位横跨文学、医学、管理、地理、机械工程的教授,一起站了出来,向低质研究发出了吼声呢?无价值或低价值研究之存在,中外皆同。美国甚至还有一“搞笑诺贝尔奖”,专门挖苦这类研究。
世上有很多研究,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纳税人的钱财,却是在研究一些人所共知的东西,虽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与投入相比,与本可开展的更有价值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实在是可以压缩的。但目前的一个常见误区是,大家把眼光盯在真研究还是假研究上,而不是价值有无的研究上。很多研究论文真没假,真是作者自己写出来的。可是没用,因为大而空,作为基础研究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作为实用研究它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样的研究也一样需要泼冷水。
为什么低质学术会贻害无穷呢?
首先,它造成了高校学术风气的不正。一些导师为了照顾学生,用联合署名的方式,带上学生,或者学生带上老师。文中说有个物理学家有450篇文章是这样做的。靠这种抱团挂名而“上位”的学者水平如何,实在值得担忧。另外,这种低质学术,造成了少数顶尖专家的精力过度分散,因为他们应邀担任各种“同行评估”类学术刊物的评委,要看大量的文章,以至于精力分散,有可能导致整个国家学术力量的衰竭。第三,大量刊物纷纷上市,质量堪忧但数量庞大,高校图书馆不堪重负,需要花费大量钱财订购没几个人会看的刊物。再说了,这些刊物的发行和流通,也浪费了其他的巨大社会资源。第四,一些年轻学者屈于压力,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发文章,而不是如何在教学上去长进,这最终会造成学生的平庸化。由于大量低质研究的存在,年轻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出于严谨的考虑,又不得不去查阅有关文献,这又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根据该文提供的思路和我自己的观察,应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压缩这些劣质学术的生存空间。
第一,改革高校的聘用和职称标准。一些高校的管理者“不会看书只会数数”,仅仅靠量化指标,决定聘用和升职标准,这是亟需改变的一个做法。以笔者熟悉的英文专业为例,我觉得英文系的主任或学院院长应拓宽思路,不应仅依学术论文数量来衡量学者。就如我以前撰文所说的那样,应纳入多元学术活动,以决定教学科研人员的升迁。目前这也正是美国高校文学系的一个大趋势。2009年的现代语言学会主题就是文学翻译,学会主席建议改变论文(monograph)主导评估的局面,纳入文学翻译、学术散文等新型学术活动证据。
第二,评估时看论文的影响力而非论文数量。文中说,一篇被多次引用、评估较高的文章,在计分上应该超过10篇获得劣评或者无人问津的文章。只有这样,才会打击滥发文章的学界中人。在美国,很多学术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国内也有类似指标,应该更多利用这种指标,去衡量论文的质量和影响,而不仅限于数量和篇幅。
第三,文中还介绍,为了减少社会负担,应该压缩学术论文的篇幅。一些期刊要求文章篇幅在5000-10000字。其实未必是文章越长越能说明问题,有的文章为了凑篇幅,加了很多口水话。我自己也审过学术文章,发现诸如“在…思想的指引下”、“围绕…的主张”、“参考国际上关于…的理念”、“鉴于我国的现实…,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之类废话大量填充在学术文章里,我估计每个审稿人看到都想呕吐。
第四,我觉得高校不应该拔苗助长地培养学生,强行规定研究生就读期间须发表文章。应让他们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各样知识,锻炼学术技能。若强行规定发表文章,学生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势必造成“通货膨胀”和集体平庸,也会滋生各种学术腐败。
第五,不要一窝蜂地走“研究性大学”的路线。不是所有大学都必须走研究挂帅这条路,有一些大学和专业,走教学为主的路线,更合适一些,哪怕老师会偶尔拔尖,做出了科研的巨大贡献来。比如师范大学,如果重视教学,培养出更多以教学见长的学生来,对于整个国民教育都是好事。还有一些专业,比如护理、医学,其实更应该注重教学,培养实际技能,这样对于社会贡献更大一些。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是在师范大学,那时候学生都喜欢教学好手,我们也确实有很多教学水平非常出色的老师。现在回去看,发觉大家个个都著作等身了,这么多精力用在发论文上,能好好教书育人吗?我表示怀疑。另外一些本科阶段为重的高校,更不必用科研去衡量一切。因为这些事情给实力更为雄厚,条件更为成熟的高校去做,似乎更合适一些。什么都抓最后只能说是集体平庸。
而今学术打假事件频频现诸报端,可是和假一样危害的是“劣”。前者一旦发现,倒的是一个人,而后者泛滥,当事人受影响倒是不大,但是受损的是整体的学术环境。希望中国学术界也和美国学人一样,在压制劣质研究上做些工作。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