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据说三个韩国人凑到一起就会建个教堂,三个中国人凑到一起就开一家饭店。在美国,一个小镇未必有自己的镇办公楼,甚至没有邮局,但是没有中餐馆的还很少。
刚到德州这个小城,发现此地华人不多,中餐馆倒是不少。如果仅仅供应中国人,怕是十来个中国人就可以摊上一中餐馆,有什么生意可做?可是这些餐馆一个个存活,而且活得很好。秘密何在呢?关键还是本土化。他们不是以中国人为首要客户的,最大的客户群还是由当地美国人组成的。
这里有家中餐馆,据说是全州有名。进门之后,发现各种各样的奖状和宣传挂满了各个墙面。我第一次是和一个本地老人去吃的,他说这家中餐馆非常非常非常好。更改地址后,刚刚开张,吃饭要等四五十分钟,在外头排成了长队,景象蔚为壮观。进门之后,发现就餐环境挺不错,餐馆老板也极有头脑,比如他把厨房放在餐厅正中间,完全是开放式的,食客完全可以看到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有点像日本铁板烧的做法。
吃饭的时候那位老板过来跟我们聊了一会儿,说他这么做,出发点就是美国人对于中餐馆卫生用料的各种怀疑,他彻底公开,就打消了这些怀疑。厨师们当然一开始很不喜欢众目睽睽之下做饭,但是日子久了,他们也喜欢起来,甚至发现了乐趣。几个厨师一起做饭,也开始观察外头的食客,也对他们品头论足,这也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不少乐趣:“瞧,那小妞今天又来了,还吃酸甜鸡。”这位老板还真是颇有想法,这种做法我也非常佩服。通常情况下,工人生产产品,看不到消费者,厨师做饭做菜,看不到食客。这其实都是遗憾,是马克思说的劳动的异化。让厨师看到食客,食客看到厨师,这倒是非常新颖独创的做法。
不过作为中国人,我发现餐馆的菜还是很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是那种典型的美式中餐,不禁失望。我发现,在这里,真正想吃中国菜,得去中国人家里,或者自己做。中餐馆越差,当地华人的烹饪手艺就越高。假如你可以在附近花10来块钱买一只盐水鸭,你会去买一只生的鸭,然后自己回来做吗?断乎不会。既然买不到,那么只有自己想办法。比如去Heb可以买到“年轻的鸭子”(young duckling),菲律宾人开的一家巴掌大的“国际超市”里可以买到韩国粉丝……,东买一点,西买一点,东成西就。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