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气温忽上忽下,三月已似暮春,外面姹紫嫣红,山茱萸开了,郁金香开了,梨树上蜜蜂飞舞。有一天傍晚,我跟两个孩子提议,吃饭后去散步。女儿过去在家天天在室内,和很多中国家庭小孩一样,练琴做作业,几乎不出门。如果小孩不晓得赏识大地与天空、鲜花与落叶,就好比失去了人生的一个维度。北美自然环境很好,但是来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就熟视无睹,倒是心系大房子好车。不爱小桥流水,而爱抽水马桶;不看蓝天白云,而紧盯地板天花。
女儿渐渐成为不愿意到户外的小孩之一。让她出去,她磨蹭半天不出来,还说外头天快黑了,不出去。我说我和弟弟两个陪着你,就绕小区走一走行不行?她就是不去。最后,我还是带着儿子出去了。他一出去,跑邻居迪伦家了,只有我一个人形单影只绕着小区走。这倒不是坏事,大凡内向的人,在人群中会感到疲惫,而能从独处里重新得力。只不过我看着那墨玉一般的清澈夜空,看着上面明亮的繁星,回想起在上海的几年,想看看夜空,却到处都被灯光污染。孩子童年的时候,错过这样美丽的夜空,多么可惜。
可是女儿不出来,我又不好强求,感觉很沮丧。走了几圈,我在揣摩她的叛逆。我们之间的对立,是因我从不同的环境里来,出于对照,我欣赏这样的夜空,和周围的环境。孩子们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周围环境司空见惯,不可能像我一样珍惜。她问我跑出去有什么意思?我说草地和蓝天,月亮和星星这些美丽的创造,你都觉得没什么意思,那生活有什么意思?
不过我没理由强求她顺从,哪怕我是对的。可能是受美国思维的影响,我已经无法接受家长和孩子之间这种上下顺从的关系。美国歧视的字典里,有“长不大的民族”一说:人们受制于前人的经验和见识,缺乏探险和探索,会像九斤老太说的那样,一代不如一代。长辈太喜欢操控,孩子就很难有长足发展,亦即我们俗称的“没出息”。在美国,虽然父母亲对于青春期叛逆感到头痛,但是没有人认为不正常。这种冲突,他们视作是中性、正常,甚至是改进关系的动力。一旦我们对这种代际差异甘之如饴,应对有方,而非视若畏途,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回去之后,我把自己既受挫又欣慰的心情,告诉给倔强的女儿。我跟她说,如果你经过审慎思考和认真研究后认为是对的事情,你就有权捍卫自己的立场和权利,哪怕对方是你的父亲,因为我们也有很多错的时候。有朝一日,她若不肯叛逆,走不出我的环境,我踢也要把她踢走,就如同老鹰对待学飞的小鹰。女儿笑着说我脑子恐怕是昏掉了,但是我能看出她欣赏我的信任和尊重,我们的关系因此更为密切。我也发现,公开冲突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冲突,退缩进自己的世界,在各自视野里坐井观天,感叹对方的不可理喻。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