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朋友发邮件问我到底是什么专业,研究的是什么东西?有报刊发我文章的时候,后面注的是“旅美学者”。这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呢?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媒体的编辑客气,给我这么写的,不是我自封的。当然,我也想辩解一句:一个人写文章,看他观点对与不对,思维严谨不严谨便可,他专业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世界上先有问题,而后有学科。在教育里,电影导演卢卡斯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出版杂志Edutopia, 提倡用项目和问题来实施教学,而非人为的学科分割。世界上的好多问题,不是我们一个学科可以罩得住的,比如艾滋病防治,水资源处理,原油泄露。可是很多科学工作者学了一点所在学科的规则,便觉得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凡思维与之不同的,便觉得是闯进了他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记得土摩托有次在博客上批评我说全球变暖,说这是越界行为,好像这个话题是他家的后院。他建议“上述两位还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己的领域里吧。”他自己的博客里一会儿说音乐,一会儿说经济,倒是进入了自由的境界。换言之,他理科生可以越界过来说谈文论艺,文科生却不能越界讨论“科学话题”,这个做法好像不怎么科学吧?

回到我自己专业这个话题上:与狭义的专业人士比较起来,我确实不认为自己就是专才。以前学的是英语,业余做翻译,这基本上都是什么话题都可能碰到一些。现在我做课程设计,从会计到护理到文学,也是什么都能接触到,与我们合作的人,我们常称之为subject matter expert (内容专家)。他们提供内容,我帮他们把内容,用最合理的表现方式,设计出来。但是常在河边走,很难不湿脚,所以偶尔也能了解一些这些内容的皮毛,翻译也是一样,这就是我博客无组织无纪律内容很乱的一个原因,确实也是毛病。经常有读者要我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但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但是我也想到,世界上有两种学问,一种是专(specialist)学问, 专精一门,钻得很深。另外一种,叫泛(generalist)学问.  前者当然是多多益善。各条战线上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可是专家治国(或公司,学校等等)的一个毛病,是其所在的专业思维,会让人有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看不到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以至于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看不到不同游戏规则的相互撞击,害得一些“博士”,反倒成了迂腐的“窄士”。因此,有个不为一门学科所拘的generalist,平衡一下,也未尝是一坏事。

我能明白读者提出问题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因为我博士辍学了,也不是教授,谈何学者?当然不是,如果这样的质疑能让您好受一些,当我是无知无专又无界的三无人员好了。我可能比您想象地还要浅薄,行了吧?分享到网易微博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