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书名:The Receptionist
作者:Janet Groth
出版社:Algonquin Books
出版年:2012-6-26
页数:320
ISBN:9781616201319
豆瓣评分:0分(0人评价)
博主评价:
未评价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来自豆瓣读书资源
Janet Groth 著, The Receptionist: An Education at The New Yorker. Chapel Hill, NC: Algonquin Books, 2012

就如我们《西游记》中常看到的那样,在天庭久了,神仙的坐骑都能修行得道:观音的坐骑成了朱紫国金毛犼,太白金星坐骑成了青牛精。再不济,它们也带几分仙气,下了凡便成精成怪,呼风唤雨兴风作乱。职业本无贵贱,但和就业场所、结识的人组合起来,结果就难说了。在北大卖馒头的师傅,据说英语都是四级以上。詹妮特·格罗斯(Janet Groth) 是位前台小姐。不过工作单位是在《纽约客》。最近,她出了一部回忆录,名字就叫《前台》。

格罗斯来自衣阿华州,从小梦想写作。接近作家群落是她的一个起点,不想差一点成了终点。她应聘《纽约客》,面试的是E. B. 怀特。怀特当时是《纽约客》最著名的作者,也是资深宅男。面试时比格罗斯还紧张。面试后,怀特把她引荐给秘书部主管。主管一看她来自中西部,穿着保守,谈吐实在,不像“威彻斯特郡或者涅狄格的女孩...我们这里穿着言行都要像个淑女。”从此,她开始了自己在《纽约客》的前台生涯。 在中国,前台是青春饭式职业,很多人只是以其为跳板。格罗斯从1957年一直做到了1978年,长达21年之久。但这是家著名的大都会杂志,她近水楼台先得月,能获得杂志社人员特有的一些福利, 如歌剧、夜总会、艺术展览、电影首映的各种门票,圣诞节期间时装部大派送的香水和鱼子酱。

更大的“福利”,是能接触各类作家和其他创意人员,能看到编辑部编辑、作家、漫画家、事实检核员。格罗斯给他们收发信息、抵挡干扰、接听电话 —— 后来都能分辨出各位作者配偶和子女的声音,她见证了作者们的“来与去、结婚和离婚、臭名昭著的丑闻、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还有悲剧、自杀、疾病、死亡。”

她当差的地方便是《纽约客》十八楼创作部。这是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方。书中记载了《纽约客》大楼来往的一些传奇人物。塞林格来这里找不到可乐售货机要问她;伍迪·艾伦下电梯跑错楼层,是她出来领路;詹姆斯·瑟伯找不到地方写作,也是她来给安排办公空间。 在《纽约客》期间,她还曾有六个月在艺术部当差,其前任之一是后来称为著名作家的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二十出头的卡波蒂在《纽约客》艺术部打杂,工作之一是退稿给作者,但他工作敷衍,经常把作者的稿件塞在桌子后的各种缝隙里,而不是及时回复,经常有些非约稿作者打电话到杂志社来,哭诉自己的作品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卡波蒂后因得罪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被炒了鱿鱼。顺便说一句,很多创作天才做一些普通工作反而做不好。曾经在邮局上班的福克纳也是,心思用在写作上,本应处理的邮件大量积压。

书中描述的约瑟夫·米切尔(Joseph Mitchell)是杂志社纪实报道的作者,却有小说家般的文笔。一个爱尔兰风格酒吧墙壁上上百年的照片、纪念品,他能用栩栩如生的文字再现出来。这位说话有些结巴、举止温文尔雅的写手,引格罗斯为红颜知己。每个星期五,他请她吃饭,号称用的是自己“斯堪的纳维亚稿费”。两人的交往,如果她的描述正确,那真是读书男女之楷模。他们一起吃饭,讨论乔伊斯、卡夫卡和写出了“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英国戎装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这些饭局充满柏拉图式恋爱的色彩,我们俗人不由纳闷:真有孤男寡女长年累月在一起周周碰头,讨论乔伊斯的怪事么?贵圈真怪。

但没多久,女性好八卦的特征就在书里占了上风。比如 1975年《纽约客》周年庆上,有人用照片捕捉到她与米切尔一起饮酒的亲密照片。她给出了越描越黑的澄清。再接着,我们看到作者和《纽约客》诸公的艳情和情伤。她通过《纽约客》编辑部,结识一度担任她老师的诗人作者约翰·贝瑞蒙(John Berryman)。这位诗人隔三差五向她求婚,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赞颂这位前学生“面孔带着荣光,头发金黄似火,昔日学生的身体,幻变为这充满女性荣耀的样式”。这位诗人多年怀才不遇,后来熬到获得普利策奖。可惜一直酗酒、忧郁,后来在明尼苏达州大桥身亡,不过不是摔死的,而是扎进了淤泥里,被呛死,这个结局对于一个在生活的淤泥里挣扎了一生的诗人,无疑是一大讽刺。

几次比较重大的恋爱失败后,她成了晚会女郎,在纽约上流社会纸醉金迷。她滥交,荒淫,和人在一起做“床垫上的杂技”,玩的就是心跳。也有文化人试图拯救她,带她过“上流”生活,去东村的法式酒吧喝马提尼, 吃嫩煎小牛肉片, 再去听玛利亚卡拉斯的演出。一段又一段或精神或肉体的恋爱之后,39岁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四岁的原房东。老头上过哈佛,当过兵,颇有文化,对各种议题均有主见,懂生活,也有事业根基,似乎比所有作家和艺术家加在一起都还要靠谱。

格罗斯在《纽约客》做了二十年前台,未曾升职。有些《纽约客》作者说这个职业是她刻意的选择。作者自己其实有时候觉得挫败,她对这一点毫不讳言。这种坦诚和书中经常出现的自嘲,实在能看出作者如今心态很好。她说她申请过其他职位,如事实检核员,但被告知她这么漂亮,核对什么事实?太屈才了。她申请当稿件初审员,被告知她在圈子里呆得太久,过于熟悉杂志喜欢的小说,难有新鲜眼光...最终她断定,如此种种说法都是借口,作者和编辑们需要的是她提供“婆婆妈妈的悉心照料”,不愿意她另谋高就。

在二十一年的前台岗位上,她显然是敬业的。在这个怪类迭出的圈子里,她的存在就是定心丸、稳定器、压舱水。任职期间,杂志主编一直是有幽闭恐惧症的、性格内向的威廉·肖恩(William Shawn,1952-1987年间任职)。谁知道,说不定一个杂志的维系和繁荣,就需要这样: 不换主编,不换前台,别的人怎么换都行。

如果阅读回忆录,纯粹是想了解纽约客作家的八卦,可能读者会失望。我自己本想看到关于杂志主编肖恩的描述,但书里写得很少,也可能是她和主编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这本书毕竟是个人回忆录,重点是作者自己。她说得更多的,是她丰富的情史、她英文博士、前台小姐、晚会女郎的奇怪身份组合。作者似乎并无兴趣让人通过此书,深刻地认识《纽约客》杂志办刊原则和杂志沿革,这些只能从字里行间隐约看到。她更多是借助《纽约客》,把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这有时候让人厌烦,比如她在希腊度假的经历,用了两章来记述。读着读着,我纳闷我为什么要读这个。拜托多说说《纽约客》吧。

如放下窥探《纽约客》的心态,阅读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此书倒是有趣。 任何行业,都能挖掘出价值和意义来。人有时候需要给自己一生做得最多的事情,做出一些解释 —— 未必是给写墓志铭和追悼词的人看。很多普通工作到最后,都开始琐屑枯燥,难以忍受。这时得为自己所作的一切,寻找意义和趣味。我看高中退休老师弗兰克·麦考特《教书匠》时,也有类似感受。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写部回忆录,描述我在美国从事教育设计、和各种各样古怪老师打交道的经历。他们经常误以为我是一个电脑工程师,叫我“搞技术的”(The Technology Guy), 我跟老板说,我以后会写一部叫“The Technology Guy”的书。他笑说,等你退休再说。我想也是,要不得罪了人,我会提前被退休的。格罗斯的回忆录,是她离开《纽约客》后,从一个“安全距离”所写。其中一些人物还健在。一些她不喜欢的人,她用的是化名。这么写其实是有一些风险的。

《纽约客》文化的影响,在此书中无处不在。作者喜用大词,如“同事”她用“confrere”; “乞讨”她用“cadge”;“流泪”她用的是“lachrymose”。至于法文等外来词,更是比比皆是。近朱者赤,整本书行文风格很“《纽约客》”,估计更适合文艺青年口味,未必能取悦其他大众读者。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如果不能两全的话,我们要么在一个有点文化的地方做点不大费劲不大重要的事,要么在没文化的地方费劲地做点重要的事。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攒部回忆录。

《南方都市报》2012年8月12日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