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作者]涂子沛
经涂子沛同意转载,特此感谢
南桥兄在博文《中年的战场》中挪列了在美国生活的中年华人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我读了,心有戚戚,不得不说,他列出的问题,个个我都感同身受,或是曾经为之苦恼过、或正在辗转的体验中。他提出的一些意见,也很有建设性。
如南桥兄所言,一般来说,美国职场的压力,要比国内小,上班的事上班毕,一般不带回家里,至于人际关系,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冲突的方式较中国简单、清楚、理性,交际应酬也比国内干净很多。
但中年人始终面临一个战场。美国职场的竞争,丝毫不逊色于其它地方。海外华人在战场上的压力,更有它特殊的地方,这种特殊性,在于海外华人要面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调适。
我们选择在美国居住和生活,选择的不仅仅是它环境、住宅和食品,其中更重要的,还选择了自己身处的社会文化。文化是无形的,你抓不着、又看不见,但又恰恰无处不在、无时不起作用。作为中年人,上承老,下育小,上面的一代大多60、70岁,经历了中国多次苦难的运动,养成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和生活习惯;小的一代大多在美国长大,平等、独立的意识较强,说话直接率性,这样的3代人同堂共处,价值冲突明显且频繁,中年人夹在中间,虽然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但处理起来,却如“无间道”般左右为难。一般来说,代际矛盾的出现很正常,但海外华人家庭面临的更多,更荆手,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本是喜事,矛盾却可能集中爆发。南桥兄的文中还举例说:“和国内不同的是,由于来一趟不易,很多父母一来,就把旅游签证所允许的半年用足。有了摩擦,无处可走”,这些都是海外华人家庭矛盾的特殊性。我曾经身处这样的冲突当中,老实说,颇有“炼狱”的感觉。
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会因为外界的各种文化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如心头的一丝掠影,不期而至、稍纵即逝,不细想可能就会被日常生活淹没,但其负面的影响,却会日积月累、越来越大。
文化,是通过社会规范来体现的,而个人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把握是通过日常生活来积累的,因为不在美国长大,我们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多数来源于书本、广播等二手的资料。在严重缺乏个人经验的情况下,面临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会陷入不知深浅、莫衷一是的境地。这也是在美国的华人多停留在技术工作、学术研究领域的原因:缺乏对社会规范的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然进不了管理层。
职业发展一旦受到限制,就很容易失去工作目标、缺乏使命感,甚至丧失自我。任何一个人,工作上没有前景,职场不再是战场,回到家里,却又纠结于几代人之间的关系,找不到家庭生活的乐趣,就很容易走进人生的死胡同,那个时候,再大的房子、再好的车子,都无济于事。如果再缺乏外界的有效帮助,在里面兜不出来,就会酿成悲剧。
我的体会,海外华人要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减少由此带来的压力,是要对两种文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尽早、尽快建立一个明确的看法,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将来的方向。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怎么可能在战场上打出胜仗?
“海外华人”其实是个笼统的称呼,在它的下面,如果一划分清楚,就发现,其实只有两种人、也就是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成为华裔美国人;二是保留自己的身份,做“旅居在美国的中国人”。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突出安土重迁,强调叶落归根,背井离乡的做法其实是不为中国文化所肯定的,在中国人思想的深层次里,移民也是被轻视的,在外面受了欺负、或者客死他乡,大多数中国人的反应是:活该!谁叫你往外跑呢?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贫穷和落后,知道要向西方学习,出来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情况有很大的改变。家里有子女在美国,特别是有绿卡、拿到美国公民身份的,邻居知道后,常常投来羡慕的目光。
但中国的传统思想,却还会在我们自己身上起作用。这种作用,令我们在两个选择之间举步不前,采取消极、拖延的态度,不愿去主动思考、定位自己的身份认同。
如果选择成为华裔美国人,对美国价值观、美国文化的认可和肯定,当然是一个基本的前提。除此之外,选择加入美国国籍,还必须和当地的族群融为一体,多思考如何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谋取福祉,获得当地社群的认同,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身份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外华人在东南亚的遭遇、发生的悲剧,就是因为不融于当地社会的其它群体造成的。
而第二个选择,“旅居美国”,其实只是个暂时性的选择,最终还是要决定,“海归”还是“归海”,而且因为是暂时的选择,其中还隐藏着种种的生活不便。人到中年,来回折腾并不现实。
一旦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认同,知道自己何去何从,面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调适,一个人就会更有主心骨、更知道如何取舍,而不是处于思想上的混沌状态。我的观察,不少海外华人,即使在申请绿卡,也只是为了自己多一个“现实”的选择,而无关文化和身份的认同。这种做法,将为将来的生活埋下更大的困扰。
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失去了社会和文化的基点,迟早要付出代价。今天不付,明天还是要付,自己不付,身边的亲人、家庭可能要代你付。
南桥推荐阅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