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最近出台一条法律,要求所有雇主,包括宗教组织的雇主,给妇女雇员提供包括避孕在内的医保。此法引起了天主教等组织的勃然大怒。天主教禁止避孕。每天一打开电视我都看到某个主教或者神甫,在抨击该法律。这个问题更是成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热炒的话题。摩门教的总统候选人罗莫尼就坚决反对此法,说奥巴马政府违反宪法修正案,干涉宗教自由。

天主教禁止避孕,信徒相信生命天生天灭,天主教家庭的孩子众多。新教通常不这么极端,但也视儿童为人生的祝福。旧约中亚伯拉罕所蒙的一个祝福,就是说他的后嗣要如同天上的繁星,地上的沙子一样众多。“这事以后,耶和华在异象中有话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创世纪:151-5)

中国是一个落后多年的国家,从养育到升学到工作,每一步都沉重。但而今,很多家庭物质条件很好,也未必想要孩子。计划生育多多少少在集体潜意识中种下了“孩子是负担”的价值判断。近来一些香港愤青,甚至称大陆人如侵占其资源的蝗虫。别人怎么贬低你别管,你要知道,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

在我去的教会,孩子们非常多。一到做礼拜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涌现。为了教会敬拜的安静,讲道前,孩子们从座位上离开,去自己的儿童班学习,大人们起起来给他们让路,这时候一下子就看到教会里人少了一半。那个场面是很惊人的,每次我都会想起马寅初。据说他就是回到自己的小村,看到到处是孩子,才产生了人口控制的想法。当初如果他跑到这里来,看到这样的情形,又不知该作何感想?美国历史上有段时期,也在“人口爆炸”说的影响下,试图“零增长”,但根本就未被实行过。甚至某些州在“优生学”名号下的强制节育,如今也被人翻旧账,索赔偿。

上个星期四,一个朋友老婆生下了第四个女儿。预产期前一天,她没事一样,在班上教课。平时看美国的妈妈带三四个孩子,就跟玩似的。孩子多有多的乐趣,但问题也会翻倍,比如他们会打架,争吵。父亲的协调方法,和母亲的协调方法不统一,又会引发他们自己之间的矛盾。一个孩子的矛盾,通常是“区域战争”。两个孩子,容易引发父母当后台的“代理战争”(Proxy wars), 甚至家里的“世界大战”。所以孩子多了,在精力上,对父母的要求很高。是不是每个美国父母都更加精力旺盛呢?也未必。关键可能还是心态。周围人都样生养三两个孩子,自己便等闲视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不说完全错误,起码也是大有偏颇。事实上,人的精神,可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

另外一点,是我们中国的妇女在生养问题上,相信迷信,道听途说,比较相信亲戚朋友和周围人这种被美国人戏称为old wife tales 的智慧,这是一种极度反智的文化。专家讲的话听的人不多,专家甚至直接被打成“砖家”,部分人的失误被当成整个群体的失败。在这种反智文化中,家长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失了方寸,没有一个确定感,所以会觉得带孩子很累。人内心的疲惫,多半是因觉得自己对于局面失去控制。

假如你觉得一件事有章可循,一切尽在掌握,你就不会觉得那么累。美国人在养育下一代问题上尊重科学,  尊重专家行家的意见,不会胡乱接受其它类似家庭的做法 —— 毕竟各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去书店,你会看到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非常众多。另外,我还发现,美国人经常在带着危机感,琢磨自己养育孩子的方法到底哪里不对劲。当你看到介绍华人养育方法的“虎妈战歌”响起的时候,不要骄傲,因为兵法云:哀兵必胜。

现在她们又开始琢磨法国人的育儿方法了。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