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k English, Ken Smith著,Black Books 出版社2001年出版
读大学时,我学的是工具专业 —— 英语。这是个万金油专业,很多行业需要。书店里你会看到护理英语、饭店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不过,大学外文系多为“外国语言文学系”,多与文学关联。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大学是不少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最佳时机,过了这村便无此店,很多人工作后把书丢弃,再不去读。另外,文学通常把英语这门语言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而行业英语,总有一天,你会接触到让自己恶心。
《垃圾英语》(Junk English)一书出版时,我在上海的管理咨询和培训业做事。要是当年看到这本书,或许工作“上手”更快。被作者视为“垃圾英语”的语言,当时在上海的外企,恰巧是时尚英语。人们努力把自己的语言,往添了膨化剂一般的英语上攀附。咨询业的很多说法,是约定俗成的行业黑话,和黑道、帮会并无两样,只不过黑道是靠经营赌场、贩毒、抢银行这些方法赚钱,咨询公司靠项目建议书、进程回顾报告和结案报告赚钱。对于业内人来说,这个过程常常是一场文字的长跑。在学校学生写论文,要学美国心理协会或是现代语言协会的学术规范,管理咨询业也有自己的一套行文规范。在这些公司做事,有时像在读书。离职人员通常也叫“校友”(alumni)。大家见面了一对切口,可会心一笑,如地下俱乐部的“秘密握手”。
行话泛滥成灾,便有了大问题。在华外企,除少数高管,职员多为中国人,其间不乏海归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在海外他们也不过学习自己的专业,英文也一般,中文更烂(冯唐是例外而非常规),加之对行业黑话霸王硬上弓地加以使用,结果这种垃圾英文遍地都是。兄弟那时从事翻译工作,被迫把垃圾中文译为垃圾英文,把垃圾英文译为垃圾中文,十分痛苦,最后忍无可忍,落荒而逃。《垃圾英语》说垃圾语言如同垃圾食品,后者影响身体健康,前者影响心理健康。
有一些行话的使用无可厚非但很可笑。比如把“结果”,硬要说成“deliverable”。把“利用”,硬要说成“杠杆式利用”(leverage)。另外,你通常看不到客户公司有什么问题。 “问题”这个词,通常都被“机遇”(opportunity)所替代。客户喜称寡人无疾,只求用外人的点子多赚钱,不喜看到“问题”。换作“机遇”,让人感觉良好,继而出钱买单。另外一个常被丢弃的词是“讨论”(discussion)。讨论本无错,无奈“dis”打头,让人想起诸多否定性质的词语,如dissatisfaction。于是“讨论”没了,变作“对话”(dialogue)。到底有无差别?没有。这悄悄的替换,有时让人生出重新翻译回来的冲动。例如,咨询公司说他们有“全球化的知识”可用,翻译过来,本意恐怕是把韩国某类似项目的报告,照搬过来,改头换面,给客户使用。
当然,也不关是管理行话中有这种巧妙替换。美国军方把这一套用得更加驾轻就熟。1940年前,美国有个部门叫“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后来被改为“防御部”或“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防御部”未必只管自卫,海外战争照打,只是不叫战争,叫“武装冲突”(armed conflict)。“朝鲜战争”,变成了“警察行动”(police action);伊拉克战争叫“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入侵巴拿马叫“正义事业行动”(Operation Just Cause)。其间的实体变化几可忽略,更多是在“操纵语言”,掩盖“丑陋现实”。
更多时候,垃圾英语的作用不是掩饰,而是浮夸虚假。无良语言如同毒牛奶,中间搀有文字的三聚氰氨。营销语汇中这个现象相当普遍。史密斯介绍,很多商家在营销语言上瞒天过海。产品的价格明明昂贵,但他们会说“仅售59.99美元”(Just $59.99)。 一个“仅”字,如天外来客,颇为随机,硬生生安插下来。但是受众常意识不到这种使用的随机,可能误以为这东西本来值100,事实上它可能只值20美元。商家在营销当中,扯小谎者诛,扯大谎者为诸侯。说产品补充维生素,不如说它“完全改变你的人生”。不过,这一套用多了,也会失效,营销者面临不断俗滥的语言和群众日渐提高的鉴别力的矛盾。非有新鲜有力的文字,营销都不会玩得转。
此书介绍了军事、管理、营销等诸多行业的扯淡英语,也介绍了更为普遍的风格问题,比如机器式语言、名词的随意粘连、“寄生虫式的修饰语”等。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它会帮你培养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也让你抵挡忽悠,时常自省自己的语言使用,自觉避开此类英语。走不出这样的垃圾英语,就不会有语言的鲜活有力。
中文何尝不是这样:营销胡话、学术废话、网络滥调、套话连篇的官腔,何其多也?读者诸君,亮出你的火眼金睛,透过这些垃圾的语言,感知背后的真相吧。此事不仅关系语言文字。文字不仅可交流思想,也可用作英国剧作家品特所称的“烟幕”,挡住不让受众去看现实的原本面目。而今,各国教育界面临的挑战,都是训练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让人从面目模糊的结论之后,看到使用者本意。识别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便是 “批判思维”的一种训练。帮自己一个忙,摆脱垃圾文字的欺骗和纠缠吧。
载于《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