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钢铁一样的厂是怎样炼成的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Johnson, C. S. (2009). The language of work :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t Lukens Steel, 1810 to 1925. Amityville, N.Y., Baywood Pub. Co.

美国图书市场的繁荣,和作者四通八达的选题思路分不开。一个餐馆服务员,在餐馆端盘子,能写出《服务员的牢骚》(Waiters’ Rant),描述餐馆里的人间百态。弗兰克·麦考特在一个城区普通学校,一辈子在教资质平平的学生,能写出《教书匠》(Teacher Man)这样脍炙人口的回忆录。福克纳把一个南方的故乡小镇,加工成一个被后世不断有人来参观的文学景观。盖瑞森·凯勒,盯着明尼苏达州的小小社区,多年如一日地讲他们的“草原之家”故事。好多看似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到了他们手里,能变废为宝。 

钢铁一样的厂是怎样炼成的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今年我看到的最为极端的例子,是卡罗尔·约翰逊(Carol Johnson)所写的《工作的语言:1810年到1925年间卢肯斯钢铁厂的技术沟通》(The Language of Work: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t Lukens Steel, 1810 to 1925),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美国钢铁厂的档案资料。约翰逊说她小时候家里附近什么玩的地方也没有,就一个废弃的钢铁厂(见上图),所以她经常和小伙伴们在里面去玩耍。成年之后,这种兴趣就一直跟着她。

约翰逊的这部作品,获得了2010年全美英文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科技沟通类最佳图书奖(2011年颁奖)。这位前英文专业的博士生,估计厌倦了专业领域内对于少数作家翻来覆去的研究,于是在研究对象上另辟蹊径,比如研究不被学界看重、但至今一直在民间畅销的“地下经典”《布鲁克林有棵树》。

《工作的语言》 研究的是钢铁厂的技术性沟通。这种研究课题的转换,也是对新话语体系的探索。这种探索出于“伟大的故事不会仅存于小说,也出现在普通、日常的写作当中”这样的一种信念。作者在书中写道:“正如我们可以从小说中读故事一样,我们也可以从技术性沟通中,读到多重故事,这些故事分别都有深入、多层面的意义。”

这样的故事中,“写作”者不是一个人,故事背景多样,层次多重,留存下来,后人看到的是一场不间断的对话。福柯曾在《知识的考古》中,提到这些话语,不受制于单一作者的设计,而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此间社会知识和权力“被创造、维系、转变”,成为一个话语的“矩阵”。书中还描述了其他一些影响了技术沟通研究的理论,如伊丽莎白·特波伊提出,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一些非虚构类文本(包括教育材料),也有当成文学文本来研究的潜力。乔安娜·叶芝(Joanne Yates)研究企业里的管理沟通。

书中的档案时间段限在1810年到1925年,其间美国经历了两场大战 —— 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也是美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的时期,一些制造企业经历了从小作坊式制作到现代企业的转变,其间也面临国际竞争和压力,比如书中写到了瑞典工业间谍当时在美国“采风”式的技术性写作。书中描述的制造业发展与转型,颇似急剧工业化阶段的当今中国。 

钢铁一样的厂是怎样炼成的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此书研究对象是技术性写作,但作者以扎实的研究和充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人看到了一个《大宅门》式企业变迁的故事。此钢铁厂是一家家族企业,从1810年左右的创立,一直延续至今,到美国制造业出现危机之前的1998年才卖掉,绵延时间比美国历史短不了多少。

可能是受英文教授的背景影响,这本貌似学术著作的书里,能看到一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企业的创办人瑞贝卡。瑞贝卡本来是娘家办厂,后嫁给医生卢肯斯,把家族企业带了过来,也让丈夫弃医从企。丈夫死后,她带着几个尚且年幼的孩子,独自把厂给撑 了起来,在她心目中,家和企业完全是分不开的。她去世之时,她是所在县最富的人。

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在美国工厂发展史上,技术如何一步步让企业上台阶。书中写到了复写纸的应用如何让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后来工厂做大,高管无法随时下车间,需要借助书面沟通。工厂管理者之一查尔斯·卢肯斯·休士敦的笔迹非常难以辨认,使用起速记和打字后,沟通效率大增。管理者可借助精准而高效的文字,去部署工作,获取信息,而非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到场。这家企业从早期开创者开始,就渐渐开始重视文字记录的作用,不依赖人不可靠的记忆,所以很多资料都保存完好,工厂知识的产生、积累、传承、变革,都 更加有序化。钢铁厂资料保存十分完好,后来甚至捐给了一家博物馆和图书馆,这种刻意的保存,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作者在分析档案的时候还发现,这个企业的管理者擅用外部知识。他们是最早使用管理顾问的企业之一。由于管理顾问的建议,公司高层两弟兄相继辞职,将管理工作传给了一个家族晚辈。顾问的另外一个建议是开会要作详细记录,这也有助于管理的正规化。那时候管理顾问稀少,他们做事认真,建议有效,但作为新行业,其工作不是很被重视,干了活差点钱都拿不到。利用外部知识的另外一个方法是走访其它工厂,学习同行经验。一些新聘的重要职位人员,一开始的工作是走访其它钢铁厂,撰写考察报告。

书的主要读者对象应该是技术性写作、技术历史、技术考古的研究者。这是一部技术帮助沟通的历史,书中的档案,见证了该钢铁厂从小作坊式口头沟通,到后来文字图形的沟通这样的转变。书的另外一个对象是在“以厂为家”式环境下长大,念念不忘工厂时代的朋友。如果你喜欢电影《钢的琴》、《二十四城》,大概会从此书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中找到阅读的乐趣。电影《钢的琴》中,老工人对于记忆的守护,是想守住那根高高矗立的工厂烟囱,这是象征性的记忆,因为实体记忆的承载物多半已经化作废墟。 比较起来,这种档案资料所留存的集体记忆,更为实在。

此书也可以作为一本加长版的管理案例分析。作者约翰逊是新泽西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院长,也是英文教授,不像是喜欢管理理论的人,不过此书歪打正着,从一个特殊的视角 ——  技术档案 —— 写出了一个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奥秘。我们常说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但是这家企业一直是个家族企业,却久盛不衰。不仅管理者是家族成员,连工人也世代相传,比如有些部门,如采购,是世世代代同一个雇员的家族人员在做。家族企业里老板家族和雇员家族同时在世代相传,堪称奇观。这家企业边工作边探索,边管理边记录等良好的传统,对企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那么对于我们其余的人,此书有何意义?比如我自己,来自中国农村,和书中所写的工厂和当时的时代毫无交集,可是居然把这本书给看完了。难道我是想去办一个钢铁厂?显然不是。我想借此开拓一下思路。据说比尔·盖茨每次出差,都带一些各专业的高质量博士论文在路上读,希望借助其中的思考,深入地撞击一下走向惯性的思维。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能从侧面让我们受益。几年前,我上一门定性研究的课,课上老师让我们去看他在一个早产儿护理中心做研究后写的一篇文章,叫《诚实,但不残酷》。这位老师研究死亡率很高的这个早产护理中心里,护理人员和医生如何和婴儿父母沟通。为什么我们这些和此行业关系不大的人,也可以去看这种文章呢?老师说“诚实,但不残酷”的沟通方式,和他在中心观察到的沟通类别,是可以“平移”到很多其它领域的,因为在隔行如隔山的同时,很多人类沟通的模式,是相通的。

此书给人的另外一个启发是写作的选题。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博士自杀的消息,其“遗书”称,“我们研究的不是什么文学,这是让我们去研究政治谎言,那些当代作家写的政治谎言,让我们自己强迫去学,我们有这么多学生把自己的青春葬送在这些政治谎言的研究中” 。后来细心的网友发现这则消息谣传。估计是当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学生,出于愤懑,假托他人之口所写。网上借助热门事件或人物,发这种“假托”之言,多半情况下适得其反。由于诚信的缺失,人们对于造谣的痛恨,甚于对“当代文学”的反感。不过这遗书也是一种“创作”,多少也反映出一些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苦闷。不过这种苦闷,有时候是自找的。真正有学识有能力的学生和学者,能把没有多少价值的素材,变做启发他人的创作。一个钢铁厂的档案都能被人写得活色生香,可见当代文学,也不会把人给研究死。

图片经Dr. Carol Johnson授权使用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