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昨天晚上,跟儿子进书店,一男子和家人刚出来,见我们过来,那人停住,给我们把门继续打开着,道谢的时候,才发现是我们州联邦众议院议员Lankford。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本不值得一提,不过如果我将此人和中国官员一比,就发现很多问题,所以不妨借题发挥,多说几句。当然我这些都是脸谱化的论断,但相信出入不会太多。最近我家装了一个网络电视,能看到一些国内的节目了。看了一些新闻节目,发觉过了这么多年,还以前那德性那样子,没怎么改。
第一是相貌,Lankford参议员是个小个子,貌不惊人,若不是他前些时候选举拉华人等各族裔的票,经常出现在中文报纸上,他这样子往人群中一丢根本看不出来。前几天看了某地方台的新闻,看到了久违的那种官员开会的报道。我发觉人当官久了,真是有“官相”的。大部分是扑克脸,没有表情,也没有人味,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也有一些严肃得近于痛苦,让人私下怀疑是不是开会时间长了憋尿憋的,想想也不容易。另外,因为常年吃吃喝喝,肥头大耳的居多,那脸鼓鼓的,就如同一个装五斤的面粉袋子装了十斤的糠一样,故而脸皮光光的,灯一照亮亮的,俗称“天庭饱满 印堂发亮”。各行各业,人都没有一个特定的相貌,唯独一个人往官场的大酱缸里一扔,过段时间捞出来,大部分是这个样子,就好比夫妻之间最后会有夫妻相一样。李承鹏要是顺利当上了代表,如果他不肯亲民而去随大流,还能不能保持那雪亮的大眼我都表示担忧。
第二,Lankford给人拉门,是一个习惯性动作。美国进门出门,先走的人给后面的人拉下门,进电梯的时候给人伸手挡住电梯门是非常平常的事,尤其是有女士过来的时候,当然后面是男的一般可不拉可拉。这也是一小小礼貌,大家不要一出门,搞得周围全是大胆刁民似的,如果不是老这种心态,群众的敌对也会减少很多。于建嵘教授说过一个例子,两个人在街上争吵,本来大家在围观,都不向着谁,于教授看一人不顺眼,就对他说:你不就是一书记吗?于是本来保持中立的围观群众顿时全部针对那亲自吵架的“官员”了。我希望以后中国官员出门的时候,放下身段,在没有摄像机拍摄的情况下,也能体现出一些素质来,不要老是高高在上的样子,更不要干抢人家录音笔,质问人家是哪个单位的。
第三,Lankford带着一家人一起来书店,你见过有关我们的官员周末“舍大家顾小家”,带着一家人跑出来逛书店的么?
第四,Lankford是自己跑出来逛书店的。中国官员出巡,大多前呼后拥,气派得很,唯有随从打伞提包,哪有替人开门之理?这种“气派”,其实也失去了很多乐趣,一个人出去逛逛,不也很有意思吗? 中国官员要看书,估计都让下属去办,谁会自己跑书店里买的?
第五:当然我说上面的话等于是两个樵夫论皇帝砍柴会不会用金斧头。如今中国官员业余还亲自看书吗?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