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阅读有很多品种,有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也有字斟句酌细细品味。读者是自由的,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去,不喜欢的地方可以略过去。从事翻译,则绕不开作者文字的一枝一叶,甚至还得揣测文字的来龙去脉,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在翻译式慢阅读过程中,这些书深化思想,丰富生活。毫不夸张地讲,这些书影响了我一辈子。我想描述一下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
边缘与关爱:彼得·康著《赛珍珠文化传记》(漓江出版社,1998年)
这本书是我在导师刘海平先生的带领下,和张玉兰老师、江皓云师妹合作翻译的第一本书。这本传记让我熟悉了赛珍珠这个享誉世界的美国诺奖作家。刘老师和作者彼得·康先生私交甚笃。康先生也对刘老敬重有加,甚至授权他改动文中不合理的地方。在两位老师的接触当中,我能窥见作者写作中的动机和细节处的各种考虑。翻译过程中,我们四个译者经常在一起探讨,此过程打破了成书过程的神秘性。初出茅庐的我,在老师带领下,意识到书后来的定型是作者在各种描述的可能之间,选择了当时认定的最佳版本。打磨是文字工作的最大趣味,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给你一大笔钱,让你忘掉一切,成天做这种事。一本书是从来都写不完,也从来译不完的,只能通过交稿,结束无穷无尽的打磨,然后生活继续向前。
经过这本书,我后来的生活千丝万缕地和赛珍珠研究联系在一起。我本来就成长于《大地》的背景——中国农村,译书中间,在赛珍珠曾经任教的南京大学学习。再后来,又在赛珍珠故乡的西弗吉尼亚工作与生活,并与赛珍珠在中国、美国、英国的研究者有所交往。我一直以赛珍珠为榜样,在跨文化生活中充满好奇和敏感。我也发现,翻译、接触过赛珍珠的学者,都被她深刻改变和持续吸引,国内有赛珍珠研究会,还在南京、宿州、镇江有多家赛珍珠纪念馆。赛珍珠的研究者还在学术研究之外,通过微信圈交流信息。研究者结成了粉丝群,这是一个作家的魔力。
赛珍珠作为一个伟大作家,对边缘群体充满关怀。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关注农民这个边缘群体的不多,反而是赛珍珠这个来自异国的作家,在为这个庞大而无声的群体发声。回到美国之后,她也一直站在各种边缘群体的角度,为她们鼓与呼,甚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她关心朝鲜战争后韩国社会排斥的韩美混血弃儿,她创办慈善机构去领养他们。赛珍珠对中国和中国人充满大爱,但她从未投机取巧去融入主流,也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政权和政治群体欢迎过。她以大爱苍生的心胸,知行合一的习惯,独立自主的思想,成为我心目当中理想的公共知识分子。
虚无与故事:奈保尔著《大河湾》(又译《河湾》)(南海出版社,2014年;译林出版社,2002年)
译林出版社刚刚买下这本书版权的时候,奈保尔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名字对大众是陌生的,在业界知晓者也不多。这方面我佩服译林出版社的鉴别能力和长远眼光。能让陌生作家在中国土地上家喻户晓,是出版人的真功夫。
《大河湾》是我翻译的所有小说中,故事讲得最好、最耐读的一本。它写的是非洲新国家、新领地、新人物。这新非洲一时让人充满希望,让各地淘金客、文化人、政治家纷至沓来,在此地寻找社会新的可能。后来书的发展比较反高潮:新的希望墨迹未干,就又要被后来的人撕掉,强行翻开新的一页。历史就如同河流,在拐弯处迟缓一下,甚至稍作停顿,接下来依旧滔滔向前,归向大海。书让人对非洲甚至人类的前途充满虚无感,如果不是完全绝望的话。
奈保尔是想象力和洞察力比翼双飞的天才作家。他仅根据1975年去刚果(当时叫扎伊尔)的36个小时的见闻,写出这本书。书比较“知性”,思辨内容较多,一度不被经纪人看好。书也只给奈保尔带来25000美元收入,让他愤而换人,几十年后余怒未消。奈保尔极有主见,对于世事充满质疑,对于他人挑三拣四。他人品并不佳,不仅对出版社经纪人出言不逊,还有嫖妓、家暴等丑闻。和这种人生活在一起是很要命的。不过他能把内心中负面的内容,化作不朽的文学作品,也算是一个作家的自我救赎之道。
家庭与讲述:福克纳著《喧哗与骚动》(译林出版社,2015年)
福克纳的书挑战性比较大,李文俊先生翻译《押沙龙,押沙龙!》和写《福克纳评传》过程中,大病一场,几乎丧命。我翻译《喧哗与骚动》过程中,身体上没有病,但心理大受影响,几乎得了忧郁症。过去我翻译遇到问题,总是请教我的一位老师。可是在《喧哗与骚动》的翻译中,她拒绝回答我的问题,她说这书比较“黑暗”。
可是福克纳影响了很多一流作家,包括马尔克斯和帕慕克。他能把一块邮票一样大的地方,轻而易举地写出一个又一个家世传奇。这么做对于其余的作家就是一种励志:你不需要“行千里路”,见过多少世面,才有资格去走写作这条路。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之下,一直深挖下去,也能挖出水来。
在写作上《喧哗与骚动》多视角重复叙事的结构,和意识流风格,都是很独特的地方。在内容上,不要嫌这本书太高冷,其实它有很接地气的一面:此书把家庭关系剥开了给人看,让读者看破滚滚红尘。人间最为复杂的关系,无非是家庭、家族中的爱与恨,怨与恩,真诚与虚伪,扶持与拆台,虚幻与真实,以及所有这些因素的交错和转化。家族中的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戴上各自的有色眼镜,读出不同的版本来。福克纳巧妙地用不同视角,写同样的家庭,他把同样的故事写了几遍,形成了家族的“罗生门”。它让我们读懂家庭中,我们如何在现实和我们的重塑之间游移,而这种游移,又是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改变关系。需要警告的是:读书也是一种装备,读这种书之后,脑子里看人会多一些工具,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小小掩饰,福克纳让你目无全牛,一眼看穿。这种较真和“糊涂是福”的处事哲学格格不入。
结构与诗意:麦凯恩著《歌犬》(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年)
我开始接触麦凯恩作品,是通过《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这部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爱尔兰IMPACT大奖、中国微山湖最佳外国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大作。这本书以一个法国人在世贸大厦走钢丝的故事为主线,串起了纽约城的芸芸众生各自的人生故事。每一个被串起来的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篇,独自往下发展。它们结合在一起,如同一部城市的交响乐。
我后来又翻译了《歌犬》,有趣的是,我是在爱尔兰的古思里艺术中心开始了这部书的翻译。和麦凯恩先生提及此事,他说你是否知道,《歌犬》当初就是在古思里中心写的。世界上难得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我只能归结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歌犬》是一部对于父母亲的献礼著作。译完《喧哗与骚动》,感觉福克纳把人看得太透,不留情面地剥掉虚饰,让人看到生活中的黑暗和荒唐。在奔向愤世嫉俗的路上,《歌犬》把我拉了回来。这本书是温暖的,也是宽容的,让人带着怀旧的心态和诗人的目光,去重新看待我们的亲人。书里不论是对于萧疏晚景,还是激扬青春,都写得诗意盎然。这本书提醒我,文艺作品不管体裁本身是不是诗歌,如果缺了诗意,只对生活拍照一般写实,那是不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的起点,多“源于生活”,但能否“高于生活”,还要看作品中诗意的有无。我与麦凯恩先生就一些翻译问题有过多次通讯,我能看出他非常看中他文字中的诗意。《歌犬》在诗意上是最成功的,或许是因作者在文青时代写的这本书,尚无日后职业习惯造成的匠气:后来麦凯恩到了美国,在亨特学院创意写作系教授写作。
此书在结构上也耐人寻味。书的叙述跨度是七天,这是接人间地气的一周的轮回,也是创世所需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又充满隐喻。
怀旧与治愈:史密斯著《布鲁克林有棵树》(译林出版社,2009年)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原著出版后即大受欢迎,是美国士兵们在海外营地携带的枕边书,而今也是书店中常见的暑期推荐读物。
《布鲁克林有棵树》里的家庭是破碎的,在走下坡路。按照如今流行心理学的说法,这种问题属“原生家庭”糟糕,阴影长久,人后来会没治,以后还要殃及婚姻和孩子。把事情想得都这么绝望,活下去是很费劲的。人贵在成长,而成长就是一次次打破环境的局限,一次次摆脱舒适。书里让我们看到姐弟两个如同在水泥地里都能成长的臭椿树一样逆境成长。书里的爸爸酗酒、贫穷,可是充满乐观,用歌声让孩子们苦中作乐。读者反馈此书“治愈”的功效,乃因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抓一手好牌。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成长,选择做生活里积极主动的人,而不是成天抱怨生活不公的“受害者”。
此书出版后,我经常听到家长、老师的反馈,说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不止一次阅读此书。它还被列为一种“治愈系”的书,或是《城南旧事》那样的怀旧名作。它在中国引进后,影响了不少孩子的成长,作为译者我深感荣幸,也借此知道了自己的工作,并非只是爱好。它是可以产生深远影响的。我家也有姐弟两个小孩,作为父亲,我希望我也能影响他们像弗兰西和尼雷那样对待生活。
原载于《南方周末》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