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朋友发来北美一中国妈妈写的推娃一文,此文中的妈妈说她在美国目睹“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比如抢学区房、补课、吼娃,自己是何等慌张。不知她说的盛况发生在哪个美国,我无法肯定它是地球上的美国,总之“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我还真没见识过。总之,那是一篇煽动加迎合的文章,我颇为鄙视,就不谬转谬传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有朋友本来是为了孩子教育移民到了国外的,看到这样的文章估计会大受刺激,怀疑人生。背井离乡跑出来,发觉跟国内一样,岂不崩溃?看这种文章自己吓自己,完全没有必要。我自己看了几行就没看,因为这种论调很熟悉,不需要往下看。过了一天,又有朋友转来同样的文章,向我求证是否如此。我想这应该是刷屏了。我这才去看了一遍,看是不是有真知灼见被我漏过。
 
看完发现此文连空格和行间距我都不赞同。这种文章本不值一驳,但庸俗的妈妈经是我们这个时代掺了味精的鸡汤,常流毒四方,增加社会焦虑,泼点冷水也好。“推娃”是找不到孩子的动力所致,本属低效甚至无能的表现,如今家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反视为光辉道路。
 
人总要为自己行为处事找意义,以求独自和解。不少看此文的家长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看人家“美国家长”都这么干,于是放心了,觉得自己做得没什么错,继续回去对娃吼。但这种自我安慰是没有依据的:文中举的例子本来就是自己——在美国的中国家长,另外就是俄罗斯家长、中国邻居家长,标题却说“美国家长”如何推娃,这就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
 
美国华人社区的家长们如何攀比,如何“推”娃,如何抢学区房倒是大有人在。我们离开原来所在的城市,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厌恶当地社区的教育攀比氛围。这几年我常回国,发现国内很多中产父母的思想境界,已经超过了国外一些自以为是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国内爸妈,尚有学习心态,比较谦虚,思想有的还比较开放,能吸收新东西。而从国内走出来的父母,却反倒摆脱不了从前教育的模式,潜意识中希望将这些模式搬到美国来。这么做制造自我封闭,也在恶化社会生态。在华人集中的纽约和洛杉矶,家长让孩子补课成风,抢进精英高中和名校,导致学校学生的构成严重失衡。人若不预备好换个活法,当初就不要搬迁。
 
即便从升学的角度考虑,我也觉得这种做法并不明智:钟型曲线分布的统计方式,总会将学生排出三六九,而好大学入学往往也看班级排名。这么一来,华人集中的地区成绩水涨船高,内部比拼更多,终归是自相残杀。
 
解决的办法,是你必须离开这些扎堆的地方,摆脱其文化影响,才可以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更舒畅自如地适应新环境。放眼长远,这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断奶,是让他们在新文化中扎根之必需。
 
现在我自己两个孩子在一个得克萨斯小城,没有那些攀比和强推,成绩照样领先,这不是推出来的。那篇文章中提出的什么Talented and Gifted项目,文章作者称之为“天才班”。我们小孩都曾加入,相关测试是学校能力测试(aptitude test),学校何时开考家长都未必知晓,去推娃加入从何说起?再说测试分能力测试和成就测试(achievement test )。理论上说,能改进的是后者。所谓T&G项目,并非是要培养拔尖,在很多地方是为了“丰富”,所以也称Enrichment classes。我们孩子参加这种班,根本不是学数理化,提高成绩,而是让其接触到其他一些课堂上不讲的知识。若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这种强化可能还是反效率的:小孩需要缺席正常的课去上这种班,平时课程上的时间减少了,而所学并非考试所需。也有一些学校,把T&G 项目融入到平常课程之中,并不另行开课。无论是何种情形,都不是什么“天才班”。
 
文中父母只会推娃这一套教育方法,所以眼中看到的全是这样,于是拉别人垫背,说美国父母都这样。课后打网球、游泳、钢琴这些,该文作者全都视为对上大学的准备。真是仁者见仁,淫者见淫。这些项目做得好,并不能导致类似于“高考加分”的结果。大学若是考虑,是希望看到一个潜在的学生时间如何分配,通过什么活动丰富自己。家长让孩子参加这些活动,需取法乎上,培育他们的体魄或审美,不能本末倒置,视为新型的应试举措。若为了“应试”而相互效仿,易造成千人一面,特色尽失,反让拣选的录取人员厌烦,不利于日后升学。
 
在课外活动上,我儿子对网球感兴趣,我挡都挡不住,和上大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孩子表现出色的领域,比如音乐,我们大人一窍不通,这根本不是推出来的。开不动的车子才需要人去推。更好的办法,是激发他们自己的内在驱动。我们的办法是让孩子参加乐队,让他们通过表演的方法,和小伙伴们相互激励,结果越学越带劲。我们对孩子的推,是天天让孩子早点睡。
 
这位网文作者还描述了大家如何高价买学区房的故事。我自己来德克萨斯之前,也调查过这里的学区,我们郊区的某学区,成绩、排名都更好,但入学的多为有钱的白人。我们所在城区的学区更差,人员更混杂,但是课程和课后项目更多。我们一家人后来咨询了当地人,包括一个曾在这里带孩子上学的中国妈妈。这位妈妈非常有智慧,说你让小孩子去郊区白人的那种学校,一来周围人群很单一,挺乏味的。另外孩子和他们毕竟不同,会受排斥,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从小让小孩接触不同种族,混杂一点,对他们的成长有利,毕竟人活着不都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生活的。我们后来选择了城区的学校,五年下来,孩子学得也挺好。若为了学区房而竞争,把房子买在城南,我上班会远很多,接送、学校活动参与等各个方面,都会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上了那郊区的“好学区”,孩子没法参与某些课外活动,没法和附近同事家的孩子多多接触,结成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另外,在现在这个“差”学区,小孩小池塘里做大鱼,出头更容易。即便从升学的角度考虑,班级排名也更容易保持领先。没有了华人社区的暗战,小孩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的一个中国朋友的小孩,平时成绩轻松领先,还写了两本书出版,而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游说学校废除一次性泡沫饭盒。
 
文中再次引用虎妈的教育方法。关于虎妈现象,我总的判断是教育本来就是资源和管理的不同组合,最理想的状况,是提供资源也提供管理,就好比人开车,必须有交通规则(管理),但也要有加油站(资源)。虎妈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著作等身,其犹太丈夫也不同凡响。父母本身博览群书,孩子在她这里有各种深层交流,他们给孩子管教严格,但也资源充沛。可是不少家长只学会了对孩子河东狮吼,只管理不提供资源的人,就好比天天躲在路口查违章,但在漫长的道路上不提供休息点和加油站。
 
推娃也是一种关系暴力。娃们不可能总是对的,但相对于家长而言,他们是弱势群体,没有办法对抗,愤懑于是转化为逆反,严重地会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这都是弱者无奈的抵抗。强势的人还要再强,让人无路可走,这不但不该是做父母应有的姿态,甚至可以说是做人缺德。“推”“逼”“抓”这种话语体系,充满暴力色彩和控制欲望,没有对于其他生命个体的起码尊重,而只视其为自己的附庸或延伸。
 
别人在起哄推娃的时候,你去考虑什么动力可以让他们自我驱动,姑且不说像特斯拉的马斯克那样,制造上天入地的新奇交通工具,好歹要从推板车进化到开机动车吧。如果你信那些荒谬的推娃言论,只会在琢磨怎样让自己的板车推起来更顺手一些。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