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谷歌归来,很多人在检测“嫩滑”搜索上,看出二者差距。在我看来,二者差距不只是搜索,重发一则旧文。
***
青年魏则西之死,让很多人目光聚集在百度的隐性广告上。很多人用搜索的有效和有用,来比较谷歌和百度。这在一个侧面说明了百度的主要功能是搜索,在其他方面进步比较小。在搜索上,它缺乏商业伦理,仅靠利益驱动,闭上眼睛为虎作伥。魏则西事件导致舆论大哗,调查组进驻,当我去查“关节炎”的时候,百度上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什么广告都没了,真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去谷歌,却仍然有广告。谷歌一般对于搜索中的广告明确标出,使得用户有一个更好的判断标准,而不是鱼龙混杂让用户无法分辨。这做法貌似技术处理,实际上也体现了经营理念和环境的不同。
谷歌赚钱、做事两不误,姿态优美得多。有没有商业伦理,是二者的一大差别。从长远来看,如英国企业家安妮塔·罗迪克(Anita Roddick)说的那样:“做好事得好利”(Being good is good business)。谷歌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不作恶”的伦理,这让它对于股东、员工、用户都有强大的吸引力。谷歌高级顾问乔纳森·罗森博格(Jonathan Rosenberg) 和执行董事长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所著《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How Google Works,中文版2015年出版)一书介绍,心术不正的人难以在谷歌大发展。公司称有两种人,一种是骑士(knights), 一种是终归要成为“弃士”的“恶人”(knave)。“恶人”包括嫉妒纷争、争功抢功的传统坏蛋,也包括有些所谓能耐但心术不正的新型坏蛋。如今,在消费者心目中,谷歌如同knight, 百度则成了knave. 谷歌的行善,不是那种名星、名流云集的高调慈善晚会,而是它在赚钱的同时,给了很多社会事业搭建了好的平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谷歌的教育应用广泛使用,而且在教育界可不限空间。
不过不要以为百度被人抨击,完全就是志向出了问题。谷歌的厉害,也不是因兜售情怀,关键还是产品。百度旗下产品很多,但是在整合性、用户体验这些方面我感觉还早得很。做出超群的产品,是谷歌远超百度的地方。谷歌产品不需要特别营销,用过的人自然喜欢。我们常听一些神奇的营销“点子”,教人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号称“营销为王”实质上“忽悠为王”的年代,弄虚作假的人不少,最终成气候的也是少数。谷歌重视“技术洞察力”, 不看重市场研究。后者只会带来“30种口味的平庸”。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Jeff Bezos)的话说:“在旧世界,你用三分力气做产品,七分力气做营销。在新世界,这个比例颠倒了过来。”
谷歌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无孔不入。我们且不说谷歌在卫星、无人驾驶、医疗等领域的探索了,仅在网络服务上谷歌就做出了气象万千的产品,搜索只是它诸多功能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假如有一天,百度被谷歌收购了,搜索服务全包给百度来做,谷歌做其他那些产品,仍能发展壮大。谷歌产品从人的需要出发,产品处处精心设计,产生无法抵挡的用户体验。谷歌格局也挺大,不是每件事都跟钱联系起来。谷歌用户不需要很强技术背景,便可拥有一站式数字服务。比如我可以起草一个谷歌文档,分享给同事,同事可以立即上来修改、评论。大家还可以将同样的文档,插入谷歌邮件中,发送给其他人。发出之后,文档的拥有者编辑者还可继续修改,这就避免了不同版本的冲突,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的便利性和效率。谷歌文档上共时在线的合作,也容易激发创意,增加团队合作。有时候几个同事同时在线上一起修改、增添,使得一份文件越来越好,这使得工作本身变得很有成就感。
谷歌应用之间,能实行无缝对接:邮件中出现了日期,可就地添加为日历或通知。谷歌演示中可直接添加来自Youtube的视频。谷歌文档里出现的专有名词,选中后添加链接,谷歌根据关键词迅速搜索,使得写作过程极为方便。这些貌似是小小细节,缺了人死不了。但这些用户体验上小小便利或不便会相互叠加、放大,使得产品之间渐行渐远。
在使用谷歌的很多地区,教育机构在采用邮件、文件管理、日历系统都在使用谷歌应用。谷歌也无限制开放教育空间,让大家敞开了用。借助谷歌,很多协作、沟通更易完成。在技术上,百度也应该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二者差就差在一些关键细节和对用户的洞察上。比如百度的文件分享,只有公开和私密两种。谷歌的分级更合理。其教育应用中的文档,有公开、对有链接者公开、对所在学校所有人公开、对所在学校有链接的人公开、私密等使用等级,使得教师更容易决定。有些文件属版权文件,有的可在“公平使用”条款下分享,有的可以完全公开。
谷歌在分享层级上的设置,很容易和相关法律、学校文化、个人偏好对接。很多地方,我们自己没有想到的,可能谷歌都替我们想到了。比如过去一些老师纠结于要不要在课程纲要里,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学生。不留吧,学生有问题的不到解决,学校怪罪。留吧,包括休假时间频遭学生打扰,也会很头痛。谷歌电话功能,能用一个号码,灵活设置转接服务,使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时在后台调整转接功能,而学生完全不会知道,这让老师隐私得到保护,同时又不妨碍工作的开展。
在学术研究上,谷歌作为一种搜索引擎,能让我们搜索到最新最好的材料,其实这方面它和百度的差距还不是最重要的。更强大的是谷歌学术(scholar.google.com)、谷歌图书(books.google.com)这些工具。它们不但可以让我们找到最新最好最全的材料,还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比如文章引用情况、相关文章、版本,这能让研究者顺藤摸瓜,掌握学术研究之间的相互关联,帮学者产生他们先前可能不会有的见识。这些谷歌工具,还能提供一些主要学术规范的引用格式,或者可以直接导出至学者使用的其他文献整理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度是一个搜索引擎公司,在这个网络时代给我们指路,还常常指错。至少在目前,除了文件有限的云盘分享外,百度在促成合作、协作上起的作用很有限。
谷歌已经不再只是搜索引擎,而成了我们数字生活中的“大白”,帮我们在这个数字时代更为有效地生活。百度吹嘘自己靠实力赢得了市场搜索份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说法我们不妨一笑了之。再者,这年头做搜索的平台很多,结果差得不是太大。在我看来,搜索本身,已经成了这日新月异时代的低端业务。如果说科技界也有布鲁姆那种金字塔式业务分类的话,百度做的是最底层的“知道”(knowing), 而谷歌作为数字工具,则活跃于用户分析、应用、创新这些更高的思维层面。不知这样的差距,百度如何跨越。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