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李一诺女士关于中国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玩笑的文章(详见原文链接)在朋友圈热传。李一诺是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在中国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李一诺在文中对社会办学的乱象提出指责,我赞同,也欣赏她创办一土学校的雄心壮志。她在积极改变国内教育上所做的事,我深表敬佩。她还指责有些有条件的人家,成为“季夫”、“月夫”,大撒把送孩子出去读书。对于家庭分离的成本和代价,她的判断是对的。但是别的很多说法我存在疑问。

 

需要无语话悲凉吗?

一诺对送孩子出去的结果表示悲观,有些杞人忧天,她用的词是“悲凉”,有些煽情。家长对国内教育不满,用脚投票,这些都是愿打愿挨,错了重来,迂回前进,有什么好悲凉的?值得悲凉的事情多了去了,但应该不是送小孩接受“国际教育。”

 

一诺女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中国孩子最好的教育在哪里?从她说法上看,应该着力于把国内教育搞好,让人不出国门也能接受好的教育,这个初衷没错。从长远看,教育改变社会。从眼前看,社会改变教育。教育从来不处在真空中。单纯靠几个人的主观愿望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教育的改进,需要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

 

技术可以是人的延伸,是打破时间、地理、学力障碍的力量,理想状况下,借助它在国内做好教育并无问题。可惜受防火墙等壁垒型技术影响,立足国内,只得无奈接受方方面面人为限制。当然,我们常说慢慢来,一切都会好的,给一个家庭一万年,这些限制都会慢慢消失。可是很多家长面对的是孩子的有限人生,和自己的有限能耐,赌不起。权衡之下,送孩子出国读书,考虑就没有大错,除非有远见卓识的人,对现状做出深刻的改变。

 

在当前现状下,不出门也能把教育做好的说法,说的是狭义教育,亦即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广义的教育,事关你看到什么新鲜做法,和什么人接触,建立什么圈子,是否通过和其他族群的接触,而开阔眼界,这些是关起门搞教育做不到的。一诺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将起因和结果、手段和目的,混为一谈。面对中国教育中的乱象,包括高价外教班,所谓“国际教育”本身不是问题,退回“国内教育”也不是答案。

 

国际教育值不值?

这个年代人迁徙频繁,知识、技能也在跨境流动,“国内”“国外”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必形成二元对立。很多孩子在国内接受高中、本科以前教育,在国外深造,然后再回国工作,已经分不清其技能组合来自国内还是国外。国家有国界,但教育应该无国界。

 

未来青少年发展的大方向应该是更为普遍的复合教育:他们得有开阔眼界,吸收不同体系之长。他们可以在比较不同知识和教育体系之后,作出有信息含量的选择,而非受制于一种并非自主选择的背景和环境。

 

一诺女士认为“国际教育”和成就相比,不值。值不值属经济语言。教育的效果,是否都要用投资回报率的视角去衡量?一诺女士任职的盖茨基金会经常提到一句让我深深感动的话,就是追求让所有人过上“happy, healthy, and fulfilled life”, 很少提到有钱有势当CEO。经济固然重要,但相对于happy, healthy and fulfilled life而言是手段而非目的。

 

海外华人真是一败涂地吗?

改革开放之前多年,中国闭关锁国,和外界罕有交流。国人八十年代才开始大量出国,至今,也就是一代人多一点、两代人不到的时间。大陆华人移民在49后出现了断层,第一代来美国的是80年代,如今大陆移民的孩子,陆二代,要么还没上大学,要么在上大学,要么还是职场新手,能有多少积累?再过二三十年看看?看今日海外杰出华人中,港台姓名居多,为什么?他们的教育交流没有中断过。

 

即便依据现状,时间上积累浅薄,环境上面临艰难,华人华裔在美国仍属高成就社区,被默认为模范社区。学业上,华裔学习成绩遥遥领先。大学录取若不考虑种族因素只考虑SAT和ACT成绩的话,华裔会碾压其他绝大部分族群。很多华裔家庭反对亚裔细分,害怕暴露出亚裔的高成就,使得有限资源进一步稀释。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但它从一个侧面能看出华裔竞争力之强。

 

在研究上、职场上,华裔面孔屡见不鲜,不乏改革开放后从大陆走出去的学人。2018年的斯隆研究奖中,华人学者中有18个获奖者,领域涵盖化学、计算机、数学、海洋科学、物理学。在数学领域,近年大名鼎鼎的张益唐,就是从国内出去的。

 

除了STEM学科之外,在我略微熟悉的教育界 ,外国人打进去是很难的,可俄勒冈大学赵勇教授、雪城大学的雷静教授这些大陆系学者,都在各自的系科身居高位。

 

文化艺术上,来自中国的有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哈金。芭蕾舞、交响乐这些领域华裔面孔随处可见。这些领域本为西洋艺术,却被东方的子弟反超,让人感慨良多。华人在国外社区并非根深蒂固,却能成为各业翘楚,说明中国人潜能巨大。

 

如何解释印裔在美国的成就?

以海外华人和印度人成就对比,印证送孩子出国的失败,不合事实,归因上也不合逻辑。

 

诚然,美国和印度体制类似,职场上容易建立信任,印度裔晋升的路子确实更为开阔一些。这一点非同小可。由于体制不同,从政府层面到用人单位,大家始终对于中国人有所防备。美国人对印度人基本上不设防的,对中国人则充满戒心,现在美国国会直接听证,公开讨论华人学生学者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了。老百姓在为制度差异带来的偏见买单。

 

融入的另外一大要素是语言。中国人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要解决语言文化问题,而英语就是印度官方语言(不是一诺否定的那样),这方面就拉开了差距。一诺在文中轻视语言问题,以“外壳”之类说法轻描淡写,这是站着说话不腰。如果她语言糟糕,谁还带你玩?更不要说在海外职场获得提升?我认为,在异国他乡,对所在地语言掌握越好,前方的路越开阔。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发展的加速器。

 

另外,一诺女士提到的很多印度高成就人群,我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知道有不少是印度裔,也就是说自己土生土长在美国,而父辈、祖父辈来美国发展的。

 

印度人的成就和中国人的成就的不同,未必都是一个领域重量级上的差异,也有复杂文化、历史原因造成的质的不同。比如在就业选择上,我看不同国家的人,选择有时候会有差异。从前日裔美国人在美国开宾馆的很多,二战中美日交恶,他们失去了这些宾馆,被印度裔买了过去。如今美国的印度裔,掌控了美国40%的宾馆业,姓Patel的印度裔掌控宾馆很多,这些宾馆,包括Motel 6等低端市场,甚至被称为Patels. 还有很多印度人在美国开加油站。先辈做顺了,经营模式和渠道网络都是现成的,其他印度人来了直接进入,就好比福建人在美国做中餐馆,湖南新化人在高校边开复印店一个道理。中餐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到处都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中餐自助,是因为历史上《排华法案》断了华人求职的路子,大家只能自主创业,开餐馆和洗衣房。到美国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追求各有千秋。所以我说美国是各取所需的色拉柜台,或是同一底料、各自烫菜的火锅,而不是把人变得面目混同无法区分的的熔炉。

 

印度裔CEO多如何解释?

如上所言,这有文化和历史背景因素。印度人做管理, 是印度人在国内多为农民,好自由,不大喜欢被人管,所以总往高处爬。开宾馆开加油站也是这样,都是不想被人管。中国过去经济条件差,能出来的人,家境多半不错,多为教师、医生、工程师、会计师等家庭出身,习惯了靠一份好工作谋生的生存之道。

 

一诺女士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多半只看企业界的CEO中有多少华裔。在企业职场,华裔委实面临“竹子天花板”,这有很多原因,相关文献汗牛充栋,不再赘述。但有一个现象很有趣,不是所有华人都对美国人津津乐道的“领导力”感兴趣。有些单位的中国人面临提升态度冷淡:美国当领导并无多少“油水”,多为“服务式领导”:他们得去开会,不少华人学者觉得这种事耽误时间,有的纯属扯淡,会影响自己在科研上的成就。我相信很多在学术界的宁可去花时间发文章,也不愿去当院系领导。在高等教育领域,当领导还得去求人、筹款,还不如当学者自在。

 

华人到了海外,打破官本位思维,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甘当平凡人,不再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好。这也是突破,且比多少人做了CEO更有意义。国内成就斐然的学者都挤破头去当行政官员,而不是追求做更卓越的学者,这就是鲜明反差。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外华人若有心做企业,有成就的也不少,这是一诺女士没有浓墨重彩提到的地方。麦肯锡习惯什么事情都提财富500强,因为这些企业有不少是他们的客户。在美国,健康的中小企业、新创企业,往往更被关注。而在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担任要职的华人是很多的。Yahoo, YouTube还不都是华人子弟发明的。近来美国颇受欢迎的企业Zoom, 创办人是华裔袁征。他来自大陆,申请来美国留学被拒签八次,第九次成功。在国内时候,他经常来回坐火车看女朋友,觉得不便,后进入了视频会议行业,想通过视频让人突破地理限制,无障碍交流。做到高管之后,他出来自己创业,成立Zoom。今年,他打败了谷歌、脸书等公司的大佬,被评为最受欢迎的CEO.

 

为什么国际教育应该扩大?

一诺文中称印度裔员工“有主观能动性,有想法,分析能力强,情商高,主动为客户考虑,有创造性的想法,还能用客户可以接受的形式提出来,团结客户一起做,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不喜欢?” 这些恰恰是中国教育的短板,因这些原因排斥国际教育,只会使得短板更短。这些情况,一时半刻变不了,若不让家长涉足国际教育,那么五十年后一百年后还是这样。相反,如果教育领域开放一些,让外面的进来,里面的出去,来回顺畅走动,则教育会出现质的改变。

 

当今中国有不少人是在国外接受过国际教育,回国后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一诺女士倘若自己不曾接受国际化教育,就难以有今天的成就,也难以在教育上有开阔视野,和各种思维工具,做她现在所做的事。教育有很多问题,马云等大腕人物都摩拳擦掌,希望有一番作为,这不错。不过情怀不能当饭吃,立足本土,不必排斥国际。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