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授罗斯林在外出演讲的时候,经常给观众出题。这些题发达国家的人回答正确比例,不及大猩猩,大家自己做一下,测算一下自己和大猩猩怎么比。回答匿名,回答错了不需要重读小学。(答案藏在文中,先别看)。
Rosling, H., Rosling, O., & Rönnlund, A. R. (2018). 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New York, NY: Flatiron Books.
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是一位杰出的瑞典医学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还是知名国际健康咨询专家,曾给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担任顾问。这些事务够让人忙的了,孰料此公学有余力,又变成创业者:他和儿子欧拉、儿媳安娜创办了“图化思维”(Gapminder)机构。该机构后被谷歌收购;欧拉因此成了谷歌公共数据团队负责人,安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这样的家庭,是这个时代的知识英雄世家。这世界上有的人家蠢得让人捶胸顿足,有的则牛得让人匪夷所思,谁能说世界是公平的?
罗斯林还是TED Talk上点击量最高的演说人之一。过去演说叫speech, 而今多有视频辅助,称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也就是一种视频辅助的演说,这方面他人没办法比,罗家的可视化数据展示工具太炫了。这个世界数据很多,但是有些加密,普通人拿不到。有些埋葬于复杂统计图表,普通人看不懂。罗斯林在医学教学、健康咨询上,均有多姿多彩的经验,本来肚子里就有货。呈现时他的工具让数据在屏幕上滚动跳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受众瞬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让枯燥数据鲜活起来,立体化,趣味化。空口无凭,大家不妨去用Hans Rosling这个名字去TED上搜索一下,就知道我的意思。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抱怨:“谎言,该死的谎言,数据统计。”
如今,数据化治理和管理的讨论方兴未艾。统计数据使用不当,好的结论会胎死腹中,不可靠结论会谬种流传。别有用心的人,可借助信息不对称,用数据睁眼说瞎话,让外行人一惊一乍,甚至误入歧途。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抱怨:“谎言,该死的谎言,数据统计。”中国也有一句话: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回到罗斯林话题上,我们面临的情形是:数字是活的,人是死的。罗斯林让人看到了可视化数据能够揭露的真相,他写了一本书, 写完不久他就去世了。
这本书叫《真相化:我们认知世界的十大错误》(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从书上看,我们对于世界充满误解。
他外出演讲时,经常会考类似于本文开始列的十几道题目。在传统上的“发达国家,” 观众答对题的比例,还不如一只大猩猩。比如针对第三题,准确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瑞典(25%)、挪威(25%)、芬兰(17%)、日本(10%)、英国(9%)、加拿大(9%)、澳大利亚、德国(6%)、美国、比利时(5%)、韩国、法国(4%)、西班牙(3%)、匈牙利(2%)。每道题只有三个答案,让大猩猩去猜,猜对的概率是33.33%, 没有一个国家的观众能达到瞎蒙的水平。
这是为什么?罗斯林认为,错误的思维习惯让人偏离真相,形成完全错误的判断。例如,有一种极大的思维误区,是将世界一分为二:发达国家如何如何,发展中国家如何如何。罗斯林通过数据让我们看到,这种二分法早已过时。很多数据发生了本质变化。1965年发达国家的家庭,多为小家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则低收入、大家庭。时至2017年,过去的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在缩小,收入在升高。不论什么国家,出生死亡率都在下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来自于1960年代,已时过境迁。世界已不再是“我们”和“他们”、“西方国家”(the West)和“其余国家”(the Rest)的简单划分。
更合理的划分,是将世界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日平均收入在2美元的人,他们在周边挖坑饮水,交通方式为步行,烹饪工具为柴火,饮食内容多为当地植物制品,睡觉多为打地铺。第二层面的人,日均收入在8美元,水源是附近的干净井水,可能得跑点路去打水。交通工具多了自行车,烹饪工具多了液化气罐,食物中多了些肉,睡觉有张板床。第三层面的人,日均收入在32美元,他们有了水泵打水,交通工具多了摩托车,烹饪工具多了煤气灶。饮食、住宿条件也相应改善了很多。第四层面的人,日均收入在64美元,他们有了自来水,可以开汽车,有了液化气灶,等等。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第三、第四层次,卫生、教育、生活质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欧洲到非洲,接受免疫的人口比例、人的寿命,人的受教育水平,均大幅度上升,不再是“西头吃烙饼,东头吃稀饭”的格局了。
罗斯林从这个例子上告诉我们,当我们真正扎进这些数据的时候会发现,世界其实在变好。贫富悬殊的两级世界在重新分层,变成四层世界。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赤贫人口都在急剧下降。过去中美收入很大,几乎毫不重合,以至于来美国的人都争取留下来,现在两国经济收入上重合程度越来越高,故而回去的人多了,滞留的少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看新闻看网络的时候,总感觉世界越来越不太平,一不留心就要完蛋呢?罗斯林认为人有本能往坏处想。好新闻爬着前进,坏消息则展翅高飞。真正拿出数据,我们会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婴儿死亡率在下降,得艾滋病人口在下降,战争死亡率在下降,事故死亡率在下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几乎被根治。渐变也是变,不要带着玫瑰色眼镜去看待昔日的世界,认为今不如昔。若是穿越错了地方的话,一不小心会遇到黑死病,或是到某蛮荒部落被食人族吃掉。就地穿越到三国时期,会遭遇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另外,数字千万不能孤立地看。2016年全世界有420万死婴,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可怕,但是2015年,死婴数是440万,1950年是1440万。大小和比例会存在认识偏差,让人对于事物的重要性产生误判。很多骗子和混子,就是拿一个孤立的数字,误导他人。数字的呈现,其实和我们做文学翻译一样,缺了上下文, 文本谈不上意义。No context, no text.
书中一共提到了让人误判现实的十个思维本能,分别是:一分为二本能、消极负面本能、直线思维本能、诉诸恐惧本能、贪大厌小本能、一概而论本能、归咎命运本能、一管之见本能、对外谴责本能、紧迫急躁本能。这些本能,导致我们看数据的时候,会对关键数据视而不见,或是选择性去看。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低效沟通,形成错误决策。例如,作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支持者,却反感气候变化人士借助急迫感和恐惧心理在宣传上添油加醋。艾尔·戈尔(Al Gore) 曾经不断找罗斯林,让他用可视化数据展现气候变化的最坏情形,让人们对于未来产生恐惧,这样才会采取行动。罗斯林认为这是不诚实的做法。夸大的宣传和后来的揭穿,激怒本属中立的人,让其走向对立面,耽误了对气候问题本应有的健康讨论。此书可能是戈尔前副总统最想毁灭的书。
关于人口增长的话题,作者也有深刻的洞见。他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人口总数还将大幅度增长,不过那是因日渐长寿的成年人仍在世上扎堆,而非出生率增长或是新生儿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导致出生率下降。
作者不仅有可视化数据让数字鲜活起来的本领,书本身的描述也趣味横生。作者文字浅显,就仿佛口述实录,但是书中例子多,段子也不少,让人手不释卷。从内容上看,这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乐观派著作,让人对世界未来的希望死灰复燃。比尔·盖茨夫妇极端推崇此书:盖茨认为这是他看到的年度最佳图书。盖茨夫人认为此书展现了世界在缓慢改进的真相。近些年来,国内关于数据、大数据的著作不少,数据不只是用来提供决策依据的。决策的人毕竟少数。大众可以借助可视化数据,更好地看清周遭世界。看清世界,才能有效地改良世界,改进自己。
(注:文初题答案分别是 1: C, 2: B, 3:C, 4: C, 5: C)
本文首发于《南方都市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