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高考刚刚结束,今年全国I卷化学考试,有一题存疑,教育部判定选A选B都得六分,据说是史无前例,竟引起部分家长抗议,称对部分考生不公。确实,在这样高风险的考试中,一分之差,可能会改变上千人的命运。对于分数,家长和考生只能精打细算。考600分的人和考599和601分的人,能有什么差别?无奈高考被视为贫寒子弟走出命运囚笼的独木桥,也被视为一项公平的人才选拔办法。
 
美国这边,有些高校竟然“走邪路”,宣布录取时不再以美国高考成绩 —— 亦即SAT和ACT分数 —— 为录取的依据了。2018年6月14日,《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高校排名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普林斯顿和哈佛大学的芝加哥大学宣布,将不再看学生的SAT和ACT成绩来决定录取。芝加哥大学新生录取主任詹姆斯·农道夫(James G. Nondorf)称,“考试不是一切,也不能终结一切...不能让一个小小的考试成绩...吓走学生。”作为学校不看成绩看什么,看长相吗?还真可能,新的录取材料包括两分钟视频。
 
这种录取的做法,称为“考试备选”(test optional):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可以提交自己的成绩,也可以不提交。这种做法,一些但凡哺乳动物都能录取的差学校早已实施,但是芝加哥大学这种名校这么做,还是比较罕见的,可能会被跟进。按照这种录取方法,考得好的人照样可以提交成绩,考得不好的人大概不会提交。对于学校来说,这么录取的做法,拦不住优秀考生申请,貌似对他们压力不大。实际上还是有影响的:考试考砸的学生,可以用平时课外活动、作文、牛人推荐等手段,进入芝加哥大学,实际上缩小了优秀“考”生的入学机会。
 
芝加哥大学为什么这么做?从其官方说辞上说,这么做是为了给低收入、弱势群体家庭创造机会。中国很多人认为高考是社会公平的工具,但美国的教育研究一般会断定,考试成绩高低,对应着家庭收入高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考试成绩一般更好。低收入家庭由于频繁迁徙,环境喧闹、资源欠缺、或是营养不足等种种原因,在标准化考试中一般会难以出头。如果让大家在申请文书、教师推荐等方面去拼,可能贫寒家庭也一样处于劣势。
 
这么做的另外一重考虑,是扩大学生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内参》(Inside Higher Ed)报道称,2017年亚裔、白人、西裔、黑人的SAT阅读部分平均分分别是569、565、500、479, 亚裔和黑人相差90分之多。数学部分, 亚裔、白人、西裔、黑人的平均分分别是612、553、487、477,高低之间相差135分之多。亚裔孩子得多努力,才能多考90-135分,有平等的机会进入美国的“双一流”高校啊!可是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入学学生SAT和ACT平均成绩居高不下,吓阻了在考试上处于劣势的族群,尤其是西裔和黑人学生。如果考试成绩权重过高,则在考试上不力的学生,会没有太多机会。
 
芝加哥大学可能没有说出口的考虑可能是,选用这种“考试备选”方式录取之后,会避免一些法律纠纷和部分舆论压力。不再要求SAT成绩,不等于芝加哥大学手头没有成绩。他们想要学生成绩作为参考,可以直接去考试机构购买。亚裔尤其是华裔群体,曾经起诉过哈佛大学招生中存在歧视行为。录取过程更趋主观化,也就使得录取过程更加“黑箱”,日后起诉他们存在歧视和偏见,取证更为困难。
 
新的录取手段包括让新生制作两分钟的录像。这么做,录取官员可以根据肤色,更直接了当地增加学校“多元化”。亚裔孩子如果在表达上处于劣势,申请美国名校更加劣势。改变录取方式的决定中,显然是有种族方面的考虑,各高校录取官员并不忌讳,只不过多以“多元化”洗白这种偏见和歧视。这一点亚裔族群可以不满,但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人家就是想少收一些亚裔,多收一些其他种族。
 
SAT的发明人是卡尔·布里格姆(Carl Brigham),他是优生学家,曾著《美国智商历史》一书,是臭名昭著的种族智商论的发明人。这种考试,可以排斥一些当时学业不佳的族群,如意大利裔、犹太裔移民。他的学说,也直接导致了一些反移民政策的出台。他可能也没有想到,后来亚裔考试成绩,甚至碾压了白人。现在芝加哥大学的做法,可能又是一种纠偏。
 
美国学校这种录取方法,还有一种不能公之于众的理由,就是提高排名。芝加哥大学属于录取淘汰率最高的学校之一,这种淘汰率,也叫入选率,越低在排名的提升中就越占优势。申请的人多了,录取的人少了,学校的排名自然上升。我曾经访谈过《优秀的绵羊》一书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说到这个排名的游戏。他对这些小伎俩嗤之以鼻。他尤其反感芝加哥大学的做法,说他们总是通过这种录取的杠杆,降低录取率,以改变排名。目前芝加哥大学已经和德雷谢维奇所来自的耶鲁大学排名并列第三。
 
在芝加哥大学之后,或许会有其他美国名校跟进,不再以考分决定录取。亚裔家庭是否都要去挤破头去争这些名校,我表示怀疑。在美国,四面楚歌的华裔考生家长可能觉得郁闷,不过也可能觉得释然。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无所不用其极。我甚至听说,有夫妇离婚之后,夫妻俩甚至让孩子跟白人后爸的姓,好让自己的孩子名叫Mary Smith之类, 而非张某李某,以便录取中少因华裔姓名因素而被排斥。这一切牺牲,是否值得?不少新移民家长可能本来就不赞成多元化、关注弱势群体的极左环境,那么把孩子送进去,四年后捞出来的是什么人?此刻他们可能有了新的想法。
 
对国内教育界来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这种慢慢淡化标准化测试的趋势,是不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式高考录取,和芝加哥式小视频之间,有无更为公平合理的路可走?另外我也希望芝加哥大学的部分理由能启发教育界的反思。高考真的有利于贫寒家庭吗?还是这只是幻觉?今日很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习条件和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貌似公平的高考,对教育资源不足的学校和学生是否真的公平?这个叙事方式是存疑的。这一点和美国一样,在标准化考试上,贫寒家庭一样更处劣势。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