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从老乡家借来的电影《孔子》。看来觉得很不错,就是拍得画面太雕琢了一些。据说细节部分有些地方有违史实,比如颜回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以后遇到这种电影,应该在史学上严谨一些,就如同梅尔·吉普森拍的《基督受难》,连语言都尽量追求使用当时的语言。对于历史人物,细节之处过分演绎,会让人对于电影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哪怕这是一部剧情片而非纪录片。
不过大体来讲,此片中的孔子我觉得还是颇可信的,并没有太多恶搞和戏说的腐臭味。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影片为尊重民意,力求将他表现为孔圣,周润发的表演也非常出色。但片中孔子也有可怜、可爱甚至可笑的一面,比如他所言的”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也是他比较现实比较人性化的一面。他一生当中对克己复礼、学以致用的追求,影片中讲述甚多。导演在孔子和政治之间恩怨纠结上浓墨重彩,可惜在孔子在教育和思想上的成就基本上一带而过。作为一个故事,这也颇有隐喻意味,它也说尽了孔子之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关系的纠结。影片最后,说孔子流浪十九年“海归”之后,只求去教书育人,不希望再去从政。真希望此片当初能让合工大陈刚老师看到,或许有所启发,不至为了升官不成而自杀。
孔子离开鲁国后十几年颠沛流离,希望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当时的社会,结果未能如愿,反潦倒失意。用当今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理想的幻灭。那么为什么后世并未成王败寇,否定他的思想,却让他的思想生生不息呢?一个思想的巨人,他的所思所想,往往都是“不便的真相”,人们嫌他聒噪,反感他的描述冲击了各自无力去改变的现实。庸人们往往得等他死了,才会把他当回事。出于无知或者无力,人们喜欢用现状去阐释理想,而不是用理想去改造现实。一个先知,在其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时代,未必就会收到欢迎。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8:20)。
不过,在不同的时代,理想主义者总是生生不息的。孔子的洞见,在不同的时代,必然有人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于理想状况下人类相处的一种表述。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里,几乎都有类似的表述,亦即所谓的“黄金定律”。不论是孔子那个时代,还是今天这个时代,礼崩乐丧都是因为人性中恶的一面开花结果,人们开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造成“群众素质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办法是尊重信仰,以至于美国社会里教堂比饭店还多。人们每周去做礼拜,重新接受教化,人们用一本圣经不断地重复耶稣当初的教导,不断反省。一个接受这种教化的人,哪怕一开始是装的,甚至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去听的,最终也可能久假不归,弄假成真,以至于死的道理,变成了”活的真道“,改造了一个人的生命。社会的改造中,英雄人物自然可以振臂一呼,但我们也发现,即便孔子活着,其力量也是有限的,也会变成丧家之犬,即便先前他能用自己的才学建功立业,不战而屈人之兵,活生生让人看到他的能耐。
而今的孔子学院四处开花,负责孔子学院的人,是不是真能宣扬孔子的思想呢?孔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可取或不可取的地方?或许可以把这部影片作为一个讨论的起点。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片子出来,除了《孔子》之外,再去拍拍《老子》、《庄子》、《韩非子》...作为一个引子,去激发思考和讨论。对于历史人物的反思,去阻挡是不明智的。上面不急下面急,硬把思想摁住,那么3D和4D的《肉蒲团》们,势必会像水葫芦一样,一个个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