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2011年3月23日13时左右,合肥工业大学逸夫楼,该校团委副书记陈刚从十二楼跳下自杀,时年34岁。此前一天,陈刚竞选该校团委书记落败。他在遗书中自述,是因为有人设置了种种反常的程序,用不正当手段拉票,才把他排挤走的。陈刚199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此后留校做辅导员,几番奋斗,于2008年就任该校团委副书记。
读罢这个故事,我感觉背后发凉。陈老师遗书中描述的那种高校生态,我虽已离开多年,但回忆起来,宛如就在昨天。
毕业前夕,我有机会去深圳一家公司实习。当时工资颇高,为月薪五千元,公司挽留我去上班。但本科从安徽一高校毕业的时候,我被保送到另一所高校读硕士研究生,虽是按照成绩保送,但学校的土政策是要定向回母校服务五年,所以我还是按合同规定,老老实实在毕业后,回到了母校。其实那时候我舌头上长出了一血管瘤(几年后才治好),老师说我写东西很好,可“口齿不清”,但母校也不怕误人子弟,坚持要我回去教书。
回去之后,记得工资才五百多块。我作为定向生读书期间,学校领导许诺回去后补发读研期间的工资。等人真回去了,要求兑现,却被当成人肉皮球,在系里和人事处之间踢来踢去,没有人承认。在高校,这种出尔反尔叫人不由愕然。总而言之,我这么一个老实人按照明规则跑回去,遇到一群按照潜规则办事的大小官僚,自然玩不过他们。 这当然也有我个人的失误,比如过于相信有关领导口头的承诺。时隔多年,我还把这事情写出来,是希望读到此文的后来者,千万不要重复我的错误,不可轻信白纸黑字之外的承诺,因为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君子的时代。
事实上即便是白纸黑字,有时候也未必管用。根据法律规定,我可以辞职,我也递交了辞职报告,但最后职辞不了,报告也被搁置起来“研究研究”,不知研究了多久都没有下文。在合同法规定的答复期到了之后,我仍未收到任何消息,只好自行出走。几年后,教师职位吃香了,那位人事处负责人居然主动找我,要让我调动。这时我还得付违约赔偿,才能迁出户口和档案。而碰到同样情形,善于利用关系的同事,一分钱没交,学校照样开绿灯放行。
当年的离开,是我一生中所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如果接着纠缠下去,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看到陈老师的事件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人生有很多游戏,觉得这个游戏不适合自己,赶紧走,不应接着往下玩。
但转念又想,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能想走就走。我那时单身一人,去哪里都行。而有的人已经在一个地方扎下了根,甚至有了在当地工作就学的家小,不是那么容易说走就走的。最好是这个地方会变得越来越好,让有兴趣有能力玩这个地方游戏的人,能在公平、合理的规则之下行事。
陈刚在遗书中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在工大两个行政楼前立个碑,上书:正气凛然,陈刚留。你敢从面前走吗。我要为正工大风气而献身…我会让任何一个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
实在天真。据《南方周末》报道,学校在第一时间封锁现场、关闭BBS、删除相关信息。但是纸包不住火,此事终归东窗事发,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学校于是在4月8日发布事件通报。如果要总结中心思想的话,通报的意思是,学校没有责任,一些善后事宜不过是本着 “人道主义精神”去处理。通报甚至说死者家属“吵闹”,仿佛是说他们干扰了校领导的清净。陈刚这种“死谏”,至少在其生前供职的学校,是没有多少效果的。
各位读者还记得涂序新博士么?
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涂序新博士,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2009年,涂博士回国三个月后,自杀了。他在遗书中说:“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的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当时我曾经感叹,在行政化的高校,青年教师也成了弱势群体。一个人到了要以死抗争的时候,说明他已看不到希望。当然看不到希望未必需要选择自杀,人毕竟有很多活法。
涂博士去世之时,国内舆论一度纷纷 “反思”高校行政化之弊。近日自杀的是来自行政体系内的陈刚。他的临终遗言描述了其所在高校种种拉帮结派的丑行,让大家瞥见了高校行政体系内部的一幕。
或许他的描述只是一面之词,但校方的声明让我们看到,选举过程非常复杂。这究竟是过程严谨,还是拿民主评议当过场,最终仍是小团体决定?在先前的“民主评议”中,我们看到陈的选票两次胜过对手,最后才在校党委常委会的投票中落败。或许这是陈刚感觉遭到了不公对待的重要原因。
从某个侧面看,这种过程也正说明高校行政部门的职位奇货可居,不然怎会争夺如此激烈?我现在在美国高校工作,感觉行政部门主要是服务部门。我现在供职的地方,我有几次升职的机会,甚至领导让我去申请,我都推掉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局限在那里长处在哪里。我不觉得这是我喜欢做的事。另外我也想生活悠闲一点,不要一天到晚累得像死狗,好歹留出点精力来,回头写写译译。和我一样情形的人大有人在。最近我们附近一个高校的一位教授,也是中国人,有个院长还是副院长之类职位让他去申请,他自己就是不干,因为他当科学家一辈子可能贡献更大。我们以前系里的主任,根本找不到人去做,最后大家笑称要通过掰手腕比赛来决定谁当。在美国当”领导“,从名声上影响上自然也不是没有好处,也有人去争,但有同样多的人,即便有条件,也不去争取,乃是因好处和付出不成比例。而中国高校的行政部门,我们能看到,似乎是把精力放到争权夺利的事上,让体系内的人都无从接受,又怎能指望他们为教学和科研创新效力,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术社区? 这应该说是在制度设计上出了问题,否则不致这样。
多年前,孙志刚之死,导致了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陈刚这样的死谏固然不能鼓励。但人死不能复生,若要给死者一个尊重,给生者一个交代,能否请教育部门针对此事专门“研究研究”,最终给高校的去行政化,开一条道路出来?
读罢这个故事,我感觉背后发凉。陈老师遗书中描述的那种高校生态,我虽已离开多年,但回忆起来,宛如就在昨天。
毕业前夕,我有机会去深圳一家公司实习。当时工资颇高,为月薪五千元,公司挽留我去上班。但本科从安徽一高校毕业的时候,我被保送到另一所高校读硕士研究生,虽是按照成绩保送,但学校的土政策是要定向回母校服务五年,所以我还是按合同规定,老老实实在毕业后,回到了母校。其实那时候我舌头上长出了一血管瘤(几年后才治好),老师说我写东西很好,可“口齿不清”,但母校也不怕误人子弟,坚持要我回去教书。
回去之后,记得工资才五百多块。我作为定向生读书期间,学校领导许诺回去后补发读研期间的工资。等人真回去了,要求兑现,却被当成人肉皮球,在系里和人事处之间踢来踢去,没有人承认。在高校,这种出尔反尔叫人不由愕然。总而言之,我这么一个老实人按照明规则跑回去,遇到一群按照潜规则办事的大小官僚,自然玩不过他们。 这当然也有我个人的失误,比如过于相信有关领导口头的承诺。时隔多年,我还把这事情写出来,是希望读到此文的后来者,千万不要重复我的错误,不可轻信白纸黑字之外的承诺,因为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君子的时代。
事实上即便是白纸黑字,有时候也未必管用。根据法律规定,我可以辞职,我也递交了辞职报告,但最后职辞不了,报告也被搁置起来“研究研究”,不知研究了多久都没有下文。在合同法规定的答复期到了之后,我仍未收到任何消息,只好自行出走。几年后,教师职位吃香了,那位人事处负责人居然主动找我,要让我调动。这时我还得付违约赔偿,才能迁出户口和档案。而碰到同样情形,善于利用关系的同事,一分钱没交,学校照样开绿灯放行。
当年的离开,是我一生中所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如果接着纠缠下去,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看到陈老师的事件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人生有很多游戏,觉得这个游戏不适合自己,赶紧走,不应接着往下玩。
但转念又想,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能想走就走。我那时单身一人,去哪里都行。而有的人已经在一个地方扎下了根,甚至有了在当地工作就学的家小,不是那么容易说走就走的。最好是这个地方会变得越来越好,让有兴趣有能力玩这个地方游戏的人,能在公平、合理的规则之下行事。
陈刚在遗书中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在工大两个行政楼前立个碑,上书:正气凛然,陈刚留。你敢从面前走吗。我要为正工大风气而献身…我会让任何一个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
实在天真。据《南方周末》报道,学校在第一时间封锁现场、关闭BBS、删除相关信息。但是纸包不住火,此事终归东窗事发,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学校于是在4月8日发布事件通报。如果要总结中心思想的话,通报的意思是,学校没有责任,一些善后事宜不过是本着 “人道主义精神”去处理。通报甚至说死者家属“吵闹”,仿佛是说他们干扰了校领导的清净。陈刚这种“死谏”,至少在其生前供职的学校,是没有多少效果的。
各位读者还记得涂序新博士么?
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涂序新博士,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2009年,涂博士回国三个月后,自杀了。他在遗书中说:“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的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当时我曾经感叹,在行政化的高校,青年教师也成了弱势群体。一个人到了要以死抗争的时候,说明他已看不到希望。当然看不到希望未必需要选择自杀,人毕竟有很多活法。
涂博士去世之时,国内舆论一度纷纷 “反思”高校行政化之弊。近日自杀的是来自行政体系内的陈刚。他的临终遗言描述了其所在高校种种拉帮结派的丑行,让大家瞥见了高校行政体系内部的一幕。
或许他的描述只是一面之词,但校方的声明让我们看到,选举过程非常复杂。这究竟是过程严谨,还是拿民主评议当过场,最终仍是小团体决定?在先前的“民主评议”中,我们看到陈的选票两次胜过对手,最后才在校党委常委会的投票中落败。或许这是陈刚感觉遭到了不公对待的重要原因。
从某个侧面看,这种过程也正说明高校行政部门的职位奇货可居,不然怎会争夺如此激烈?我现在在美国高校工作,感觉行政部门主要是服务部门。我现在供职的地方,我有几次升职的机会,甚至领导让我去申请,我都推掉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局限在那里长处在哪里。我不觉得这是我喜欢做的事。另外我也想生活悠闲一点,不要一天到晚累得像死狗,好歹留出点精力来,回头写写译译。和我一样情形的人大有人在。最近我们附近一个高校的一位教授,也是中国人,有个院长还是副院长之类职位让他去申请,他自己就是不干,因为他当科学家一辈子可能贡献更大。我们以前系里的主任,根本找不到人去做,最后大家笑称要通过掰手腕比赛来决定谁当。在美国当”领导“,从名声上影响上自然也不是没有好处,也有人去争,但有同样多的人,即便有条件,也不去争取,乃是因好处和付出不成比例。而中国高校的行政部门,我们能看到,似乎是把精力放到争权夺利的事上,让体系内的人都无从接受,又怎能指望他们为教学和科研创新效力,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术社区? 这应该说是在制度设计上出了问题,否则不致这样。
多年前,孙志刚之死,导致了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陈刚这样的死谏固然不能鼓励。但人死不能复生,若要给死者一个尊重,给生者一个交代,能否请教育部门针对此事专门“研究研究”,最终给高校的去行政化,开一条道路出来?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