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房奴到将军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据说家电有耳。一旦得知你手头宽松,它说坏就坏。我刚拿到一点退税,还没高兴开来,冰箱制冰器突然滴水不止,从后面关也关不上。只好把水总闸关掉,一时间生活方寸大乱。打电话找修冰箱的人,谁知他们说下个星期二才有空,届时我们这里估计已经水漫金山了。后来折腾了一天,班也没上,好不容易给另找了个师傅,花了不少钱给修好。

 
拥有一个房子,有诸多好处,但除了付按揭的负担外,各种各样的维护打理,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哪怕你供得起,也一样可能成为“房奴”。因此,社区里的一些人说到某家房子多大,院子多宽,我还真丝毫激不起兴趣来。一个人需要为这样的房子,去付出多少的心血? 有这时间精力,换作我,会干些写作之类的事。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才能和兴趣,去经营一个大宅门,房子大了反苦不堪言。你说我这是酸葡萄也好,反正我就一直这么想的,倒也心安理得,独自和解,而不是外头跟人比,里头跟自己过不去。当然我也承认,对于有些人来说,对房子敲敲打打成了一种乐趣,这也很好。人各有志,这个没什么好争。
 
和买房相比,租房有时候反倒会好一些,因为东西坏了,可以让房东来管。
 
我以前认识几个在中国长住的美国人,不知是政策不允许还是什么原因,都没有在中国买房,而是花大价钱租房,这租房的钱早够他们买房的了。这些人还不是一租一两年,而是很多年,是一种长期的状态。当时我很不理解。
 
《地之国》作者约瑟夫·奥尼尔,就长期租住在纽约的切尔西酒店。奥尼尔和《地之国》里的汉斯一样,是随着夫人一起搬纽约。奥尼尔太太萨莉·辛格尔是时尚杂志Vogue的编辑。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结婚,其妻的婚纱照就是萨莉所选。
 
入住切尔西,并在这里抚养他们的三个孩子,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酒店里人来人往,什么人都有,包括曾经在100号房间把女友捅死的乐手Sid Vicious. 《纽约时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了这两夫妻不可思议的选择。
 
从此文和其他相关介绍上看,在这里常住大概是萨莉的主意。他们刚到纽约的时候,一开始住在这酒店,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夫妻俩一度搬了出去,在Flatbush买了处豪宅。但是萨莉感觉糟糕透了,恨不得马上搬回酒店。奥尼尔于是把房子卖了,回酒店租了更大的房子,每个月房租是5000美元。奥尼尔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律师,常给死囚辩护,我想应该收入丰厚。萨莉也算是一时尚界名流,就好比美国洪晃似的。两个人经济条件优裕。《地之国》中汉斯和其妻的生活无忧,是奥尼尔夫妇生活的真实写照。
 
奥尼尔的选择,和人们有钱后买房置地的做法相反。看过此小说和奥尼尔本人的生活之后,可能大家都要反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一朝拥有”的现实意义来。假如我们都生活无忧的时候,那么“拥有”一件东西,如房产,还有意义吗?当然这个比较理想化,马克思当时就是这么想着想着,结果搞出了一种改变历史进程的主义来。
 
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奥尼尔夫妇的选择也有颇多可取之处。
 
首先他们的三个孩子都颇喜欢酒店的环境。酒店来来往往的“过渡客”很多,有很多颜色鲜明的人物。孩子们接触有风险,不过做人本来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各样诱惑和危险,到哪里都会有,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作为母亲的萨莉说这里就好比一个村子,村口人来人往,也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不同的学习刺激。萨莉说:“人们来敲门,我们打开门,让世界进来,也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去。”
 
从房奴到将军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萨莉本人,以酒店为家,充分享受这里的生活,省掉了南桥之流维护冰箱、屋顶、割草、每年找房屋保险之类繁杂事务的困扰,把精力集中到艺术化的生活上。这位时尚杂志编辑的酒店之家,本身也布置成了一艺术品,曾被多家媒体报道。萨莉还喜欢利用酒店大堂的便利条件,招待亲朋好友,让人感觉十分洒脱。
 
奥尼尔本人,更是把酒店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他把《地之国》里的诸多场景设置在切尔西。《地之国》出版后,切尔西酒店也成了一个新的文学地标。切尔西也如整个纽约这个大城市的一个横断面,看小说的读者可能一开始会和我一样,感觉奥尼尔笔下的切尔西酒店过于怪异,有猎奇的成分,宛如一地下之陌生国度。但酒店的现实,比小说更为怪异。曾经住在这里的剧作家阿瑟·米勒说过:“这个酒店不属于美国。这里没有吸尘器,没有规则,也没有羞耻感。”(详见《卫报》文章We live in a hotel)。
 
《地之国》中的汉斯是一个比较憨厚的荷兰人,其妻则十分干练,算一女强人。我看现实当中奥尼尔的夫人也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比如她仍姓Singer,而非和其他英美女士一样婚后随夫姓。根据我看的报道,奥尼尔其实是被她被动带到酒店,长住了下去。回忆卖掉房子回酒店住的时候,奥尼尔说:“妻子说:‘我不想住这里了。’你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脾气好得让人动容。然而他住到酒店,居然整出了这么一部轰动一时的小说来。他本人甚至被《纽约杂志》封做“纽约之王”(King of New York), 此等男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实为高人。
 
我们常听到“假如你经济不愁/有一百万之后,你会干什么呢”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我们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各自人生志趣所在。可是大部分人,有钱之后,下一步的追求是更有钱。人们千军万马地向着李嘉诚和比尔·盖茨们的目标迈进。
 
如果想开一点,考虑到一辈子大家都是匆匆客旅。换个生活的罗盘,我倒发觉奥尼尔一家的选择,实在是潇洒得很哪。
 
参考资料: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