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在访谈基础上整理。抛砖引玉,欢迎行家指教。
 
最近,教育部网站发出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希望推动教育公平。我们注意到这份评估内容与标准中除了对学生享有的师资情况作了详细的规定外,对于诸如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也作了非常详细的量化规定。但是也有一些评估标准,例如“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以及“无过重课业负担”等标准又显得很宽泛。这个评估标准是否可行?这样一份评估办法真的能像其所称的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的差距吗?
 
想法是好的, 是想让下面的县市校舍变得和大城市一样高大上,可是结果难说。这份文件硬的更硬,软的更软。文件提出了一些硬指标,比如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每百人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多媒体教室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但愿对学校条件的改善,有督促的作用。
 
不过这种文件,貌似在让地方政府掏钱。倘若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掏钱,逐个改善学校的硬件环境,就可能想着怎么做算术题,分子不变(硬件设施),改变分母(学校数量),减少学校数量,那么哪怕设施不变,硬指标的数字就容易达到了。
 
我觉得不能只重视硬指标,不注重软指标,例如如何去衡量教师的挽留率,如何改进教学水平。改善硬件环境自然是好事,不过添置了设备,大家不会用,最终闲置,对于教育意义也是不大的。
 
软指标之软,好处是给地方留下了灵活度,不搞一刀切,值得肯定。但软指标太软,也容易造成敷衍和腐败。软指标需要专业的教育评估。教育评估的机构需要持续健全、专业、中立,要以教育研究的方法,去评估软指标。
 
出台这个“评估办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滑坡,人口下降,适龄学生减少,学校规模小了。过去,政府用撤点并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校撤了,部分学生去寄宿。长时间不在家长身边,无人看管,会发生欺凌、性侵等社会问题。借助校车走读,曾因校车不规范,出现车翻人亡悲剧。教育部于是几年前紧急叫停了撤点并校。
 
叫停之后,并没有解决生源减少的问题,另外,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镇化造成了乡村的凋敝。乡村学校仍然是越来越小,甚至只有十来个学生,前途未卜,老师也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怕耽误自己的职业前途。很多时候,舆论只能用“最美乡村教师”这些说法和道德的压力或是捧杀,或是棒打,让人留在这里,而没有创造经济和社会条件让人安心留下。新一轮的调整,可能是一些村小已经支持不下去了,老师走的走了,缺的也不能增员,教育质量上不去,受户口限制,家长又不能让孩子轻易去其他地方读书。可是上面又不能跟过去一样,用撤并的方法重复过去的错误。新一轮的监督和检查,和硬指标的设置,让人担心激发基层组织起来的新一轮撤并。
 
这份“办法”中还特别将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作为其政府保障程度评估中的一项标准。根据中国官方201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全中国有902万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让留守儿童如何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难题。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部分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有什么思路?
 
留守儿童本来没有父母双方看护着长大,已经对孩子非常不公平了,如果再不创造条件,让孩子能有个安生学习的环境,社会实在对不起这些孩子。
 
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是建设宜居的乡村,减少城乡差距,消除户口壁垒,让人有自由迁徙的可能,在哪里都有好日子过,孩子去哪里都可以读书。不过这个目标很遥远。
 
改良和微调的思路,目前我观察到两派主要意见:一是创造条件,让孩子进城。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财新网发的一篇文章《一亿儿童的教育迫在眉睫》,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此文的出发点是人口老龄化,一亿儿童,包括大量面临学习资源匮乏的农村儿童,应该创造条件让儿童进城读书。
 
另外一派意见,是扶持农村小规模学校,此派观点的倡导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院长杨东平、教育公益界汤敏等教育界人士。这一派的观点,据我观察,是保留农村小规模学校,并利用技术和其他的创新方法,就地解决农村儿童的就学问题,也借此方法,振兴农村经济。
 
简单地说,这是进城派和留守派的分歧。您支持哪一派观点?
 
我支持后面一种。进城派的观点当然对各方都有吸引力,比如放松条件,让进城子弟能跟爸妈在一起上学。同时对城里人来说,这种言论的吸引力是现在城市里确实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太多,跳广场舞没地方,都去抢年轻人的篮球场了。多一些青少年儿童进城读书,是促进城市繁荣的手段。现在鼠目寸光觉得人是负担的人,意识不到人才是真正的资源。
 
不过创造条件让人进城的说法有很多问题。户口没有大的改革,具体入学规定修修补补,创造条件让人进城读书还是空话。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容量给人感觉有限,即便全面放开,老百姓之间还有竞争和排斥。前些年江西户籍学生占海特想维权,在上海读书,就多次和上海市民辩论、争吵,她父亲甚至被警方逮捕。后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到占海特离开中国,去了普渡大学读书。假如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占海特呢?
 
在如今,市民之间为了教育资源,争夺起来也是惨烈的。现在北上广等城市有很多说法,大家为了保持自己的教育资源,都不肯让比较差的小区孩子来读书。小孩之间,都有说法,不要跟不讲英文的,没有英文名字的交往。所以指望放开条件让一亿留守儿童进城读书,等于与虎谋皮。
 
从决策的涉及面来看,可能还是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更容易一些。也更合理一些,不能老是往城市里堆积资源,而应该带动一些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
 
您提到提高农村教育投入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呢?
 
资金发放的方式,我问过相关专家,他们表示目前教育拨款是拨到中心学校,由中心学校统筹的。如果能直接划拨给基层村小,就有保障得多。
 
北大财政所提到的三个解决方法:(1)确保小规模学校办学独立性,财政上为其设立公用经费专项独立账户,剥离中心校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人事和财务控制权,仅保留教育教学业务指导权;(2)教育财政保障重心上移,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3)充分考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成本核定公用经费制定标准。比如上述文件说不足100人的学校按照100人来核定教育经费,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地转化小规模学校是进步还是退步?
 
从历史上看,规模经营并非教育常态。孔子、耶稣、苏格拉底的时代,小而美才是常态。远古的教育“大牛”不是收不到学生,学生多了学费更多,并非无利可图。可教育这事常常是“队伍大了不好带”。依据常识,小班教学才是更好的。小学校班级一般比较小,这是有一定潜力的,但是潜力如何转化为优势,这需要教学法上有新思维。
 
至于是不是一定从小学校到大学校,从农村到城市就是好事,我觉得完全不应该这么看。关键是国家把教育资源往哪里投入。毛坦厂这种学校,也不是在多么发达的地方,高考指挥棒往哪里指,人就往哪里跑。如今很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往大一些的城市读书,可是过去我自己所在的高中,在安徽桐城,是一个小县城而已,就因为教育质量高,很多省城合肥的高干子弟把孩子送过来读书。换言之,关键还是教育资源太向大城市集中,导致城市拥挤不堪,而乡村学校面临撤并这些问题。如果资源的走向变成了这些农村学校,使得它们成为优质学校,会带动其他很多方面的发展,包括当地经济。反过来,都把人赶出去,地方上不凋敝才怪。
 
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可能也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美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均衡吗?不同学区的教育质量是不是也会有很大不同?美国的教育部门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呢?
 
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大城市内城地区的学校,一般质量比较差。好学校在中产阶级甚至有钱人集中的郊区,教育资源有不少来自于房产税。
 
不过美国入学没有中国争夺得那么残酷,公立学校基本上可以就近入学,更没有户口一说。只要你在某个地方,哪怕是租房子住,哪怕父母是非法移民,凭水电费账单,就可以就近入学。另外,美国还有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也就是除了学校之外的其他很多公共设施是触手可及的。教育也不只是学校教育,也有社区参与,家庭教育等等。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美国公园都有体育设施,再怎么破的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很少存在孩子想读书想发展而无路可走的情况。美国家长如果重视教育,出路比中国多很多。相比较而言,中国农村儿童的状况可悲的,进城读书进不了,甚至进了到最后还得回流,在老家也呆不住,两边被人赶。家长哪怕是让孩子享受很起码的受教育权,也需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让人不仅要问:这些孩子做错了什么?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