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杭州外语试验小学张敏校长的《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一文,把“假课文”的话题,推向公众讨论的漩涡。张校长说在听课时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爱迪生救妈妈》,是一篇“假课文”。文中称爱迪生用镜子聚光,解决了妈妈阑尾炎手术中光线不足的问题,而实际上爱迪生小时候,还从来没有人做过阑尾炎手术。张老师指出,其实多年前已经有人提出此文误导,多少年后,此文仍在课文里没有被请出去。后来人们又挖出了洛杉矶地震发生时间的事实错误。
在这些“假课文”引发义愤的同时,《中国青年报》采访了一些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看法是语文教材中允许一定的虚构。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的建议是:“教材可以批评,但是不要拿来炒作。”
我觉得这些辩护是虚弱的,也没有必要。一旦发现错误,理应在下一版修正过来,这是对学生对老师负责。语文教学的权威们,包括教材的编写者,没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辩护。美国历史上,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后来也被人们发现是杜撰。华盛顿去世后,人们渴望了解关于华盛顿的“私德”故事,精明的传记作者投其所好,编造了这样的故事,去迎合大众的期待。如今,再不会有人专门去教这些。
假的真不了。这些年来,因为图书造假而栽跟头的人一个接一个。例如《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作者唐骏、《三杯茶》的作者莫滕森,均被人发现书中有细节上的失实,顿时成为丑闻。华裔作者傅萍的传记《弯而不折》,也被人扒出事实错误,导致此书销量一落千丈。批评界和读者对造假的无情,应该视为出版界的门户清理行为。教材编写机构,恐怕没有新闻机构那种“事实核实员”的角色,那么不如有些维基百科的胸襟,调动大众的力量,放胆让人挑刺,让专家担负核实的角色,这样开放的教材编写体系,可能效率更高。
但是更耐人寻味的问题,是为什么教材的问题,总会成为社会热点?教材被人发现了问题,如鲁迅的篇目减少了,《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没有了,或是现在有人发现“假课文”了,总会引起轩然大波。这说明公众对于教材期待过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看不到别的材料吗?照说在这网络时代,优质资源俯拾皆是,教育界怎么会让一些人造课文的问题兴风作浪?怎么语文教学中,固定教材的作用还是那么大?以至于教材出了问题,学生的智商据说都要受到影响,就好比婴儿吃了三聚氰胺奶粉身体受影响一样?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几年前,有人讨论民国教材“有情怀”的时候,我的看法是,当今教材缺的不是情怀,而是营养。语文教材也好,英语教材也好,往往放着大量优质的原始材料不用,而为了难度安排等方面的便利,编造一些教材内容。专家“精挑细选”过的教材,变成了学生唯一的阅读材料。在缺乏图书馆和书店的农村,情况尤其是这样。这样的教材,编造得再好,专家考虑再周全,阅读量上不去,质也成问题,还是会造成大规模的营养不良。在美国,我看到小孩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头小说看了一本又一本。有“百万阅读俱乐部”之类项目,让小孩在课外大量读各种原著。只有这样,教材中一篇两篇问题文章,才不会引起什么社会担忧。
另外一个问题,是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不能过度依靠专家咀嚼过的教材展开教学,缺乏自主性。我这里再以我自己小孩在美国的学习为例:他们在美国读书多年了,我几乎从来没有看到正式的课本。带回来的材料,多为老师自己找来的“活页”文选。其中我看到有的小说,是一两年前才发表的优质小说,我自己读来都觉得非常有趣。比如我孩子所在学区,墨西哥后裔的孩子很多,他们还专门选了墨西哥作家作品的英译。当然,固定的文章选本(anthology)也是有的,但这个市场很活,很多教材在竞争。这种竞争会倒逼出版商提高其产品质量。出版商为了竞争中胜出,甚至给老师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估量表、相关视频等等。这样老师也乐得去这些教材网站“淘宝”。
为了不再让教材成为“炒作”话题,我想更好的办法,是搞活阅读市场,引入竞争,让教材市场有源头活水。同时需加强教师发展,强化教师的选择能力,和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如今资源过剩,不用白不用,还让孩子们的智商受制于几篇假课文,这简直是一种时代错误。但愿明年后年,我们不再有针对教材问题的大呼小叫。
文章载于《南方都市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