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Ostroff,W. L. (2016). Cultivating curiosity in K-12 classrooms: how to promote andsustain deep learning. Alexandria, Virginia: ASCD.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处处感觉新鲜的人少了。 这年头聪明人多。更多的人,为了显示见多识广而闭塞视听,再新鲜的东西摆他眼前他也不屑一顾。我们常听到:“不过如此,我们上海的更好。”“这个咱早就知道了,不过如此嘛。”作家刘瑜曾称,她到美国后拒绝这种自满,拒绝接受好奇心的死亡,而是处处留心,后写下《民主的细节》这本畅销书。同样环境,同样的新鲜,大部分人走过路过,视而不见。总是那些好奇心强的人,能更好地感悟世界,最终给其余的人当导游和导购。
教育与好奇心关系微妙。好奇心儿童先天具备,后天遭到扼杀,但也可以后天呵护与培育。这是文迪·奥斯托洛夫(Wendy L. Ostroff)在《培育好奇》一书中所有带给我们的发展观。这是一本专为中小学所写的书,但我们要不家中有中小学生,要不自己曾当过中小学生,看此书多多少少都有启发。在成人世界,好奇心也是各个领域都要的。好奇心强不一定都有好结果,探索总会伴随着风险,没有风险管理能力的好奇,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反过来看,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成就,没有好奇心几乎不大可能。缺乏好奇只会带来昏聩和平庸。换言之,不管做什么事,仅有好奇是不够的,但是没有好奇是不行的。
好奇来自我们身上的动物本性。“好奇心杀死猫”,猫喜欢东张西望,寻寻觅觅。狗出门总是到处嗅,闻别的狗留下的味道,自己也撒点尿,在刷狗的朋友圈刷各自的存在感。德国动物学家艾尔弗瑞德·布莱梅(Alfred Brehm)发现,把蛇放在笼子里,让猴子打开看第一眼,猴子会出自本能,吓得把盖子赶紧关上,最终却总是打开盖子再次偷窥。这就是好奇心。美国有一个儿童绘本,题为《好奇的乔治》,说的就是一只名叫乔治的猴子,极为好奇,到处探索,常遇麻烦,需要“黄帽人”搭救。这猴子就好比孩子们,而黄帽人就是成人的世界。由家庭和学校组成的“环境”因素在好奇心上是有罪。如何自我救赎,把孩子们失去的好奇心给追回来呢?
作者提供的好奇心配方包括如下“药材”:探索、自治、激励、想象、发问、时间、空间。其中有些介绍,侧重的是好奇心,但触及整体教育改革的诸多思路,会让中文语境下关于教改的混沌说法走向明晰。我们都知道“宽松环境”有利于创意和好奇,可是什么叫宽松环境?这包括在思维激荡的阶段,不能轻易判断、评估、否定。这种判断得留到下一步再做。
宽松环境也包括真正的物理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包括光线(自然光比灯光更有利于好奇心发挥)、背景音乐、装饰等。连课桌椅摆放方式,也能传达教学思维,引发或遏制集体中的好奇。一人坐一个课桌,是暗示学习是个人的事。如果课桌是围坐式,则传达交往式学习的思路。如果课桌是可以拆分的,可以单独坐,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合起来,则传达学习可以独立也可以集体完成。老师过多强调学生互相抄袭,却没能调动学生对于彼此思维的好奇心。
另外一种宽松,事关时间安排。在学习时间上,是给孩子们限定时间?还是给该限定松绑?这也与师生的好奇有关。现在每一节课在美国往往是50分钟,国内多为45分钟,限得很死,有时候老师一个话题正讲到兴头,却不得不中止,否则拖堂引起其他老师抗议。美国这个问题更严重:早晨学生很早去上学,下午三点半放学,让人以为美国学习时间短,其实没有被人重视的一个细节是,很多中小学没有课间休息(recess)。学校一节课到另外一节课的奔波,比工厂的流水线左右更紧凑。甚至监狱里还有放风时间。安排这么紧,作者认为扼杀好奇心。学生课间去玩玩,摆弄下上课用的设备(如地球仪)更引发好奇。在国内,过去我们上初中有春游,上高中有去农场帮农,现在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活动都取消了。我们高中的农场据说已经开发房地产了。教育的范围越来越窄小。教育和社会之间阻隔得钢墙万仞。
时间、空间的配置,或许是“雕虫小技”,却也会造就不同。作者“龙虫并雕”,也介绍了激励、自治等概念,和当今教育界一些热传说法的内涵,如“成长思维”(growth mindset)、“坚毅”(grit)、“流畅”(flow)等。这些大家应该在朋友圈看过,面熟,但未必知根知底。
此书侧重好奇心,也借此介绍了历史上一些教改和创新试验,如托尔斯泰的亚斯纳亚-博利尔纳教育试验,印度“墙上网吧”的创意等。更多的例子是作者从教育第一线收集而来,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培育好奇心的具体方法。有的大家马上可以用,例如:
教室里布置包括学生自己的作业、作品,产生示范效应。
有的课程可以去户外上,如草坪上,树底下。
部分课程可以用“苏格拉底式诘问”方式去上,把答案从学生嘴里诱发出来。
作业中多些“实物制作”,例如用捡来的瓶瓶罐罐制作。这一点城市农村学校都可以做,农村可以做到更好。来自大自然的东西更多。
学生的作业,不妨增加一些“行动研究”的作业,比如学校附近某个路段太拥堵,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法。
斯坦福大学一位老师的考试,别出心裁让一个班级学生结对一起考,另外一个班级按照传统方法单独考,结果学习效果前者更好。
让学生合作定制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活动。
不要因为害怕小孩“无聊”,而把他们的每一分钟都填满。一些无聊时间,孩子自己会想办法把活动变得有趣。
对婴幼儿来说,好奇心出自天性。他们通过模仿和尝试,扩大对世界的认知。长大过程中,有不少因素在打击儿童的好奇心:孩子们需要了解学校的游戏规则,以便拿到好的分数。工作后,得接受公司纪律的管辖,揣测上司的心意。在此过程中,我们慢慢失去探索世界的动力。这不说明我们可以听任好奇的死去,个人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有的。成人之间,有好奇而探索的猴子乔治,也有封闭于一隅的鼹鼠和井蛙。教育也存在马斯洛那种需求层次,简要地说:第一是安全,读书找个好工作能自己独立谋生。第二是尊重,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荣誉,成为牛人,赢得他人的羡慕。第三是影响,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影响周围或大或小的圈子和社会。我认为最高的层次是好奇,也就是有强大的求知动力,在智识的开拓中找到趣味和意义。好奇心强的人不少成了先驱者、开拓人,甚至成了钱学森之问里说的“大师”。有了好奇心,其他层次需要的实现,则水到渠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奇心是教育的第一生发力。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微信号:nanfangzhoumo)
作者公众号:fangberlingz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