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今年一年没看多少书,不过还是有收获,部分值得推荐或思考。欢迎大家留言补充自己今年看过的好书。
不过先小人后君子,先广告一下自己2016年出版的两本书,然后介绍我看的别的。免得读到最后插播广告,大家大呼上当。
《帕慕克们怎样读书》,南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这是书评集,内容庞杂,如外星人到地球后感慨人类生活的杂集。我看书是为自己得益处,无所谓在什么圈子中让人高看。管你是学术书,还是畅销书,自己觉得有收获就分享一番。下面我介绍的一些书,此书中应有收集。
《星条旗下的茶叶蛋》,南桥著,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
这是一本散文集,方方面面描述一个普通人在美国的各种经历,包括买房卖房,聚会,餐饮,动物。系统地写另外一国的生活,往往偏颇,也会增加为了凑篇幅或形成连贯性而无感而发的内容。书中文章是有感才写,为平时感慨的积攒。有兴趣来美国的朋友和家长可以翻翻。
《夏山学校毕业生》,侯赛因·卢卡斯著,王靓译,华师大出版社2015年版。
成立于1921年的英国寄宿制学校夏山学校,位处英国萨福克,环境优美,学生们可以在乡间散步,在海岸观光,看电影,听音乐,演戏剧,这让人想起《死亡诗社》。这里有三个F: 自由(freedom)、新鲜空气(fresh air)、新鲜食物(fresh food)。这三个说法把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诸多要素一网打尽。很多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士看了会有启发。2011年,侯赛因·卢卡斯追踪访谈了该学校不同届的毕业生,写了一本学员去向和感受的追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仅凭学者甚至学校介绍没有用。时隔多年,学员的第一手追忆,能够更清晰准确地回顾此类教育实验的得失。
《慢教授》
Berg, M., & Seeber, B. K. (2016). The Slow Professor.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中国高校在大干快上地要求老师出成果,见成效。在教育技术领域,各校在打造网络平台,各种砸锅卖铁和土法炼钢。我们称之为“浮躁”。西方学术界也好不了多少。没错,教授们有两三个月假期,端的是砸不烂的铁饭碗。这碗里的饭未必好吃,端下去,吃得香才行。加拿大两位英文教授受《慢餐文化》(Slow Food)影响,合著《慢教授》。它让我们看到,很多终身教授工资 不高,得有强大内心激励,真心喜欢自己工作才好。有些老师因工作量大,开始讨厌学生和教学,进入漫长的工作倦怠。解决办法是“慢”一些,用小火慢炖的方式对待学术研究、教学和整个职业生涯。这是很短小的一本书,比较掉书袋,苦水很多,高校青椒们建议看看,但不要受负面观点影响太多。
《塔兰图拉》
Dylan, B. (2004). Tarantula (First Scribner trade paperback ed). New York: Scribner.
这是鲍勃·迪伦23岁时候写的一本早期小说,不知是不是他在混垮掉派作家诗人圈时,吸毒吸高了,在癫狂状态下所写。第一印象是这简直是儿童涂鸦冒充现代派名作。当初他拿书稿,给编辑,编辑看到这本不知是小说、散文、诗歌的怪胎文本,也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这算什么书,不过能赚钱就是。”(I don't know what to make of this, except money. )内容搞不懂,反正迪伦当时就很火,写啥都挣钱,就跟莫言的书法、马云的画一样。人家现在是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是炙手可热,恐怕幼儿园写的东西都会被拿出来卖。电影Zoolander里的一句台词:…这位设计师现在太火,就是拿点粪便用锡纸包一包,钩上一鱼钩,都能当耳环卖给英国女王。迪伦在流行乐团的成就不用说,但看他得诺奖后,置之不理,而后又不去参加颁奖典礼,又觉矫情。这不像萨特出自信念而拒领,而是整个把诺奖当猴耍,令其热脸碰到冷屁股。诺奖委员会当吸取教训,以后多关注千千万万严肃作家。
《自我领导》
Neck, C. P., Manz, C. C., & Houghton, J. D. (2016). Self-leadership: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personal excellence (1 Editio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我们常提到西方国家儿童的素质教育如何如何。如果认为都是学校教的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差别,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不提“素质教育”,但却有真抓实干的“素质教育”,它的名字叫“领导力”。单位工作高校录取都作兴这一套。不要以为领导才需要领导力。相反,我们很多领导是不具备领导力的,颐指气使,呼三喝四不算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我们需要这本书介绍的各种“自我领导”的策略,如开展合适的自我谈话,自我激励等。“正人先正己”,不会自我领导,在团队中也难有成效。
《你耳朵里的是鱼吗?》
Bellos, D. (2012). Is That a Fish in Your Ear?: Transl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 (Reprint editio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和比较文学教授所写的一本书,方方面面帮我们看待翻译和语言本身。我们所有人都是翻译,谁不是试图通过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路翻译出来?语言同时也在建构我们的思维。看过本书,你不会再简单地把语言视为思维的“载体”。作者告诉我们:“翻译的可变性,说明人脑无穷的灵活性。”“不同的语言,因结构的内在不同,让人关注世界的不同部分。”这也是我们需要继续鼓励孩子们学外语的原因。学习者学的不只是外语,而是看待世界不同侧面的各种可能。换言之,你学的不是语言,翻译的不只是文字,而是寻求和世界互动的新途径。
《影响力》
Grenny, J. (Ed.). (2013). Influencer: the new science of leading change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影响力人人都需要。这本书让我们深挖人性,知道什么因素激励什么人,从而在施加影响时可对症下药。它也让我们标本兼治 —— 有时候人太难改,或者根本改不了,不如在“物品”、“空间”上做文章,效果反而更好。美国饭店用点菜转盘,大大缓解了服务员和厨师之间面对面接触的各种误解和摩擦。一些房型中有姻亲户型,让主人一家和客居的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空间上有所隔离,这就解决了不知多少家庭矛盾,不用一次次让两个亲人掉进想象的水里,让人来做不必要而且艰难的道德选择。人生现实问题已经够多了,不用想象一些问题来拷问他人。不如想想影响自己或他人的现实办法。强烈推荐此书。
《安静的力量》
Cain, S. (2013).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1st pbk. ed). New York: Broadway Paperbacks.
王尔德曾言:“做你自己吧,别的皮囊都被人占了。”别管社会上那些无聊的灌输和指引。你得寻找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这么做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个性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没错,都是中性的特点,可是现实中,人们对其有各种不合理的价值判断。成功人士常被视为外向、开朗、健谈的人。这本书要内向的人不要受这种成见影响。甘地、德蕾莎修女、巴菲特...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中,都不乏深度内向的人。内向自身也有好处,比如让人省掉无效社交,深度投入学习,对未来的预计更审慎,不轻易为了在人前卖弄而失去方向。不过也需要注意,内向和外向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需要和人交往、接触的时候不要回避。此书是要让内向者因地制宜,用好自己所长,使得人生有成效,不是要你去离群索居,从内向者转变为隐士。
《朝圣者之心:基督徒的灵修》
Tippens, D. L. (2006). Pilgrim heart: the way of Jesus in everyday life. Abilene, TX: Leafwood Publishers.
此书为佩珀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前教务长、英文教授Darryl Tippens所写,文字生动有趣,引经据典,但没有掉书袋味道。这本书是基督徒的灵修指南,告诉基督徒如何倒空自己、接待他人、交往朋友,忏悔,原谅,倾听,歌唱,创造,甚至还有各式饭局(feasting). 不管信教与否,很多灵修原则和想法,早已深入美国人价值观中,成为为人处事无形的操作系统。比如原谅和忘却,接待陌生人等,都是被欣赏的品质。看看此书,可知美国社会的一些“潜规则”。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说的是休整自己(守安息sabbath).上帝创造的第七日,都放下工作去休息,何况人乎?我们强调忙忙忙,家长把孩子日程挤满,都忽略了人对于休养生息的深层需要,也忘了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的古训。这里论述了一个人休整的重要性。这种思维也体现在全球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此书中的说法是“不断更新”,原文是sharpen the saw, 类似于中文中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七个习惯一书作者,是杨百翰大学教授,也是摩门教信徒。他在哈佛读MBA期间,就常外出对人群布道。根据上面《自我领导》一书的介绍,人的外在行为,也是内心信念的反映。
《如何养育成人》
Lythcott-Haims, J. (2015). How to raise an adult: break free of the overparenting trap and prepare your kid for success (First edi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
2016年初北大一位教授和银监会一位美女处长闹出离婚大战。双方父母参加进来,互向孩子配偶单位写控告信。功成名就的当事人,婚姻纠纷一下子变成双方父母的代理战争。2005年,一个名叫理查德的常青藤学校毕业生在华尔街某投资银行就职,年薪25万。他的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妈妈心痛,找到小伙子老板的电话跟他抱怨。次日小伙子上班,在电梯口就进不去了,保安把他的东西装在一个纸盒子上拿过来,让他走人,纸盒子上写着:“问你妈妈去。”这些工作、家庭中的问题,是“过度养育的后果”。被过度养育的孩子即便成年,也无法自立,或是能自立,而鼠目寸光的父母不肯放手。前斯坦福大学新生管理处主任、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朱莉·莉斯考特-海姆斯博士所写的这本书,力陈“过度养育”、“直升飞机父母”的祸害。这些父母“就像对待珍稀花草一样对待孩子,在照料上不厌精细,一见风吹草动,怀疑孩子可能受到打击,便冲上去保护。”中国孩子是几辈宠爱集于一身,家长该好好看看此书,反思自己的手是不是伸得太长,孩子是不是照顾得萎缩了。
伊莎贝拉•瓦格纳著,黄炎宁译,《音乐神童加工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中国家庭培养琴童,战略上为了对抗应试,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战术上又用应试教育方法,比如重复练习,考级等。《音乐神童加工厂》描述了从神童到大师这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路。这些琴童得有名师。名师有学派和师承。小提琴演奏家中有俄罗斯学派、东欧学派、西欧学派。家长的“野心”也能决定琴童能走多远。音乐家家长最容易帮孩子找到伯乐,并在家里形成音乐文化,让孩子得到滋养。菜鸟家长,很难助孩子一臂之力,只能提供条件,让孩子日后自己成为内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孩子。掐指一算,培养一个音乐大师,起码也要三代。此类图书,让人反思广义的专才如何形成。不同领域学习和技能长进有诸多共性。庸人和天才之间,常隔着《音乐神童加工厂》这样一些书籍所代表的洞察和视野。由于欧盟相互免签,旅行方便,容易让琴童拜师学艺,此书介绍的音乐神童多出自欧洲。不过我还是喜欢美国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藏才于民的平民教育道路。音乐教育者让学生举办公开演出,让孩子在努力和兴趣之间迂回前进。
约翰·威廉斯著,李广荣译,《屠夫十字镇》,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版。
2016年美国作家约翰·爱德华·威廉斯(1922-1994)的“学术小说”《斯托纳》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斯特纳》里的那种凡人,是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那些暴发户们引起的关注已经够多的了,文学又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威廉斯这种写法,是对土豪文化的一种反拨。而《屠夫十字镇》则是对西部小说的颠覆。西部小说多描述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英雄人物、定居者和印第安人、执法警官的和落草强梁等,人物类型化,故事粗线条,消遣价值多过文学价值,多为廉价的“一毛钱小说”。德州人威廉斯在这部小说写的是四个人物猎杀野牛的故事,颠覆了人们对自然和荒野的浪漫想象。小说主人公威尔好比唐僧,带着三个弟子,包括一位深受爱默生影响的哈佛学子,去深山猎杀野牛,一路上历经艰难。在大雪封山前,威尔疯狂地、专注地、残酷地一头一头屠杀着无辜的野牛,杀得失去了理性,为了屠宰而屠宰,荒野这自然(nature),激活了威尔的本性(nature)。此书是一部将布景从大海移到草原和深山的《莫比·迪克》。作者颇有梅尔维尔的那种深刻,却更“平易近人”一些。
本文部分载于《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