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是一文化名城,有很多优良传统,可是就是由于传统保留的太好了,陋习也保留得很好。比如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是普遍地低收入,高消费。我近日去看校友论坛,有外地回乡的校友感慨,说回去抽烟,大家抽的都是“玉溪”之类高档香烟,以至于大家现在都不敢回去,因为反觉得从外地回来很“寒碜”了。我倒是真心希望家乡日子好了,过得比我好,但我也很警惕,是不是大家都有钱抽这种烟呢?未必。这现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在老家,经常看有人揣两包烟,散烟给别人都是好烟,自己舍不得抽,里头口袋里另外装一包自己抽的差烟。当然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家乡的人待人厚道,问题自己扛,对他人宽厚,所以我们老家男的宜嫁,女的宜娶。但有时候我看纯粹是“群体压力”给带来的。大家是要创造出一种印象来,让人感觉自己“混得不错”,其实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你管这些干什么?问题是很多人并不这么去想,总害怕被被人比下去,脸上无光。那么我不由要反问:谁让你去比呢?是有人拿刀还是拿枪逼你来的不是?
我在国内的时候,也是一个大烟鬼。那时候我在深圳,后来去上海工作,工资收入都不错,但是我每次抽烟,我都抽那种几块钱的很平常的烟。以至于我哥都觉得过意不去,每次回去,总是揣几包好烟给我,怕我丢人,而我丝毫不觉得我哪里丢人了。后来又有乡亲说我这人真谦虚,日子过得挺好,抽起烟来却这么“平易近人”。事实上他们不知道我这根本就不是谦虚,只是在很多事情上面,我不会去为了一时的面子,而去做丧失理性的事情。事实上我这么做甚至是一种自负,因为我不屑玩这种面子的游戏,你们攀比你们攀比好了,我不会去参与,哪怕大家在背后指指戳戳,说这个人是如何地不通人情。虚荣心我自然也是有,但在我的各项考虑里面,它的重要性最低。当一些习俗不合理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去迎合,而是需要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白痴”公爵那样,按照自己内心的罗盘,不管这些传统,该咋办咋办,该咋说咋说,包括我现在这样,即便是冒着得罪乡亲的风险,也要捅破这些做法的不合理。
在同样的思维之下,很多贫寒人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来了客人就大鱼大肉招待,哪怕自己的小孩营养不良。为的是什么?也是一个面子,但是作为父母,作为丈夫或者妻子,这就是不负责任了,因为你首先得把你自己的家庭管好。就好比坐飞机时候空姐在做安全演示时候说的,假如有事,氧气面具掉下来,你首先得把你自己戴好,假如你自己都给闷死了,你有如何能去管他人呢?有时候这未必是自私,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处理问题,降低社会成本。而在那种攀比的风气之下,社会运行成本极高,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我发这么一番牢骚,并不是一个走出去的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开始有了道德优越感,嘲笑乡亲的可笑,丝毫不是。我爱我的家乡,真心希望大家思维开明起来,不要再去玩这种小白 鼠踩转轮式的游戏,手多长袖子就多长,量力而行,为了面子活受罪又是何必?我妈评论乡村时事得时候就常说,某某的日子其实好过得很,田里地里什么都有,还不用怕这个有毒那个污染,但就是很多人心有不甘,怕被人看扁,非要这样那样折腾,以至于自己受罪,周围人遭殃。
你还别嘲笑这是我们小地方,小农意识作祟,我们整个国家何尝不都是这样?领导出访,不惜带出几百亿的大单,要说有什么实际好处,可能不过是为了人家一句不支持台湾独立之类的承诺。说到底还是为了领导面子好看。自己的“子民”们遇到了困难,则呼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于是说有事你们自己解决。我在想, 这和我们的乡亲怀揣两包烟,给别人抽好的,自己抽差的,或是和我们农村的老太,自己平时吃老咸菜,客人来了杀鸡杀鹅有什么两样?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