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联系了一个美国教授,想让他跟中国家长说说他所研究的亲子关系。谈话后,我帮他做了个方案。发去之后,他发来长信抱怨我操之过急,应“从长计议”,不能条件不足就往前冲。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有时感觉里外不是人。跟美国老师谈事,他们觉得我太冒进,怎么冲得这么快,就跟生意人似的。跟国内的朋友谈事,他们嫌我太学究,步调太慢太谨慎。整一个是小马过河的故事,真是哭笑不得。
这种步调不一的情形我还在很多地方看到。这些年美国在教育改进的速度和广度上,不及急于“突围”的国内。可论成效,则与龟兔赛跑的结果相仿。美国文化强势,在教育观念的传播中,重视本国观念,无暇他顾。中国教育界则处在文化不自信的大环境下,对于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 如英美、芬兰、新加坡、港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大尺度地门户开放,兼容并蓄。诸多新思维在激荡,新企业在兴起,新英雄在逐鹿中原,整体风气浮躁,如不能及时推陈出新,自己了解的一点东西,或是把握的一点资源,就很快在注意力经济浪潮中沉没。这样的冒进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教育界的人都满嘴术语,也可以说“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本是好事,最终却落到了目空一切的下场。你话没讲半句,他都能接上两三句,你说的他全知道。可是看其做事,却仍稚嫩,不经推敲。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新观念,新方法,比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新观念一波接着一波来, 落实好的却少见。每个人找“干货”,藏“干货”,囤积居奇。收了藏了“干货”,也不去消化,就狗熊掰玉米一样,一路走一路丢,一个干货没派上用场,又匆忙去收别的“干货”去了。那些别人提炼出来的东西,都有过各自积淀的过程,你不能把人的盐当饭吃。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所有我们在囤积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都不难找到。能学进去,产生变化,这才是王道。教育者应该是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在走街串巷收干货,从结果上看,跟什么都捡、什么都不舍得扔的收藏癖并无两样。收一堆微信文章和各处寻来的PPT在家,束之高阁,自己自然也不会得益,只不过是知识从一个人的电脑,下载到自己的电脑。这中间一切未曾经过自己的大脑,快速便捷的传播,只是造成了大量信息泡沫。
美国学校里新观念的传播、接受过程缓慢得多。翻转课堂我们花了两三年时间在琢磨、实践,让老师反复参加培训,互相观摩听课,然后回头再反思,再修改,结果老师慢慢上了路子。网络课程的推广,更是耗费精力,大家一点点在商量流程、政策、创建示范课程,然后一门课一门课在慢慢推广。一旦上手的老师,就真的尝到甜头,再也不走回头路。过去一年,我们一直用读书会的方式,推广《粘得住的学习》一书,让大家思考如何从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入手,改进课堂教学。这中间我们没有包装精美的PowerPoint, 也没有各式理念在满天飞,但是大家步步为营,一点点在进步。如同诸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的那样,真正的学习,是我们的行为产生永久的改变。
在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时候,反刍、消化、反馈、纠正等过程不可缺失。光顾着飙名词、理念、模式是没有用的,这是“知道”范畴的事,可以吹吹牛,让他人大跌眼镜,但这也是一时的,对自己思维的进步也未必有益。如果我们对新的方法和观念感到有所共鸣,应扎扎实实去试验,其中包括通过错误而纠偏的过程。
另外,我们对于慢速的改变要有耐心。教育不是商业和军事,争的不是速度,没有先下手为强一说。得到长进,笑到最后,那才是能耐。教育的改革,和任何创新的推广一样,需从试点到扩张,从少数人到多数人,逐步接受,步步为营。慢点是正常的,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教师能定下心来把每一件事做好所实,对学生也是教育。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在《今日美国》上的一篇文章中,称大学的意义之一,是教会学生“放慢速度”,不要忽略思考的作用,要学会将信息转化为洞察力。学生还需要学会批判性参与,质疑权威,对高水平教育如饥似渴,从而智慧地度过其一生。秋季,我们学校组织老师学习《慢教授:挑战学术界的“快”文化》(Slow Professor: Challenging the Culture of Speed in the Academy),也是在鼓励大家把改变的速度慢下来,在从容的反思之中,把改变的事做稳做实。
建议大家把四处忙着收“干货”的精力留一点,自己去干点活。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