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形式主义害死人。“感恩教育”便是其一。它如劣质保健品一样,在大城市没了市场,开始向三线城市、乡镇扩散。演讲家们跑到各地,让学生跪拜父母,在大操场上给父母洗脚,等等。这种“感恩教育”中西结合,试图把西方的“感恩”教育和中国的传统孝道结合起来。年幼的孩子被告知家长如何付出,他们该如何尽孝。此类感恩教育如同一场新的运动。在留守儿童多的地方,这种感恩教育尤受欢迎。做父母的辛劳不假,但也有不少人并非迫不得已而跑出去,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丢,不闻不问,顶多给点钱,花在孩子身上的心思,或许不及他人对待自己的宠物,凭什么请到学校,要孩子去做各种感恩表演?

整个追求他人“感恩”的心态都成问题。感恩是个人修炼,和很多道德问题一样,只能要求自己,不应要求别人。帮助他人一把,太计较,产生对对方的期待,一旦他人的反馈没有顺着自己的期待,关系就迅速恶化。

什么债背着最累?“人情债”。人情债搞不好会成无底洞,背上还不尽。大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种人,他非常热心地去帮你做事,你未必乐意让他做,有时候甚至是看对方热心,碍于情面,不好阻挡,于是随之任之,结果下半辈子都要面对他(下同)的唠叨,做事稍不如其所愿,他便数落你的不感恩,不知好歹。在这种感恩的游戏中,好事变成坏事。恩人也成了陌路甚至仇人。

在心理学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叫利用内疚在操控他人(manipulate by guilt), 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虐待。居于高位有威权者,包括长辈,尤其不能这样。有些“施恩者”总让对方对自己感觉有所亏欠,显得自己在道德上更高一等。问题是对方也是人,和自己一样人格平等,和自己一样需要尊严、独立和隐私。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舅舅和姐姐“你要感恩戴德”的喋喋不休,大家可能都有很深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索菲亚·伊凡诺芙娜是孤女出身,从小失去双亲,寄养在别人家里,恩人家的主母总觉得自己有恩于她,结果没完没了折磨她,害得她在阁楼上吊,被人家救了下来,后来又胡乱把自己嫁了出去,以脱离这个“恩人”。

施恩和回报捆绑到一起,恩也就变质了,成了双方的负担。真要对人好,不要让他人负累。如果对方要有所“回报”,让其回报他人去,把善意的火炬传递下去。要是你不愿意帮,或是指望对方有所回报,索性就不要去帮,他人会找到更好的办法,这样双方都太平一些。不要把口水吐向别人,泛滥成灾,自己困在道德高地上,末了水不退,自己也下不来,还要等候他人救援。

我看到很多访谈节目上,主持人请嘉宾做完节目之后,会说:“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today." 几乎标准的答案是:”Thank YOU for having me!"很多事情是相互的,一取一与,互给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们终将忘记你说过什么,你做过什么,但不会忘记你给他们的感觉。你是让对方感觉情感上负债累累,自我感觉糟糕,还是让他们感到爱和尊重,如沐春风?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