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过生日,去书店买贺卡。和以前一样,贺卡琳琅满目,分类繁多:
在类型上,有生日卡、订婚卡、婚礼卡、邀请卡、感谢卡、吊唁卡、生病安慰卡、毕业庆贺卡...
在角色上,有专门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配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生日卡...
在年龄上,有从1到100岁各个年龄段的卡...
在风格上,有幽默风格,严肃风格,宗教风格,政治风格,卡通风格...
在格式上,有纯纸张的,有镂空的,有带音乐的,有带怪笑的,有带杂音的。
以上类型还有各种组合,比如宗教风格的爸爸送给儿子毕业典礼的贺卡,浪漫风格的妹妹送给姐姐婚礼的贺卡。如果你有一个喜欢踢球的哥哥过40岁生日,我都相信你能找到貌似专门为他特制的卡片,如果你肯花时间到处找的话。
分得这么细,想得这么全,也有问题。我同事是个中年人,喜欢开玩笑,我在幽默的风格里,找不到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在他这个年龄类别里,找不到幽默的,选啊选啊,找了半天,差点错过单位给他办的生日晚会。这时多么希望有一张风格比较单调,由着我自己发挥的啊!我女儿给同学送的贺卡,通常都自己做。她很有创意,也手巧。而去商店里选,反感觉太耗费时间。
刚到美国的人,一定要看三样东西,一是这种贺卡区,这里滴水看太阳,可以稍微了解他们平时有哪些客套和礼节。二是看看宠物商店,你会看到为他们为了动物都会准备什么东西。三是要看看厨房用品区,看看他们如何准备自己的饮食。总之我这里是给沃尔玛做广告:这里三样都有。
说到厨房用品,我们会面临上述的同样问题,亦即过度细分。
美国的烹饪工具非常复杂,各自都有专用。比如搅蛋器就是用来打鸡蛋的(我们用筷子搅搅就行了,效果一样),有一种吸管是专门用来吸烤火鸡用的那种汁水的,有一种带长金属探头的温度计,是为了测量烧烤肉内部温度的(我们用筷子戳戳就行了,效果也差不多)。
我们入乡随俗,近些年也添置了很多,有中国的有美国的,我家也就厨房最大。去年我们买了一套刀具,分得非常精细,有剁的、锯的、切的,复杂得很。可是纯粹美国的食品,却非常简单,正餐无非是一道色拉,一块面包,主菜有时候好的也不过是大块牛排。有时候这让人感觉莫名其妙,不知道那些复杂精细的工具都用来干什么了。
刚回中国一趟,从上海到重庆到西安到桐城,感觉已经吃了太多了,比如在桐城,仅仅野菜我就吃到了不同方法烹饪的四五种。只感叹上帝造人时犯的唯一错误,是给人准备了一个胃,而给了牛三个胃 —— 中国好吃的太多了,无奈人内存有限,后来只能关机,等候下一次回国时重新启动。可是如果去中国厨房看看的话,发现烹饪用具并不多。
为什么复杂的工具,做出的食物品种有限,而简单的工具,却能做出气象万千的食物呢?这事蹊跷。
吃饭也是这样,吃饭用的刀叉勺子,也名堂很多。我们以筷子为主,却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十分享受。[插播广告:我的第一本书《呀,美利坚》)原来的名字就是《筷子与叉子》。此书出版过程复杂,初版上有错漏,尽管这样读者反响很不错,现在版权已经到期,有兴趣再出的人欢迎联系,我就想以一个新来者的目光,分析、比较两国文化习俗的各自得失。]
宽容一点模糊性,有时候更能够产生创意,当然这创意并不是可以推广的,而是需要经验积累和个人悟性。比如桐城的山粉圆子烧肉,几乎所有背井离乡的桐城人都惦记,可是很少有人做得出来。我们怀疑有材料的原因,比如山芋粉太细。我回去吃了很多家,比如我家乡小镇饭店的,桐城中学边上无名饭店的,还有我二姐家烧的(最好),每个味道都不一样,但是都很好吃。制作的主要成功要素其实还是手工和对火候的掌握,各人的水准不尽相同。如果有人限定工具,必需用什么锅,放几量杯水,用什么搅拌,温度多高,可能传授与传承更容易一些,可是味道上也少了不少多样性。
一味崇尚国外方法论的人,或许有时候也得停下来想想是不是那些方法都是最好的,比如上述卡片和餐具中体现的精细划分和工具的狭隘专用性。分得越细致,可能缝隙和无人地带就越多,其弊病会弱化甚至抵消精细、专业化带来的好处。
诚然,精确的工具和烹饪方法,有助于生产诸如麦当劳这种标准化的食物,向全世界推广,但我想这可能也得益于美国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强势。其他东西可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假如大家在其他方面都平起平坐,“麦当劳模式”还能获胜吗?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