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多家媒体上看到,各地都在进行高考改革。到底高考应该怎么去改呢?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如下,其中应该不乏昏招,但一家之言,不妨林林总总罗列出来,抛砖引玉总是好的。

 

改革不要侧重于分大饼

现在的改革,往往是科目改变(三加二,六选三),分值改变,或是考试次数改变,由高中阶段最后考一次,改成可以考好几次,这样的改变意义并不大,不过是同样一块饼,切成几块的问题,或者说只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的差别,搞不好还可能导致学生负担加重。

 

不要让选拔干掉教育

目前高考以选拔和淘汰为主。也就是说,不管人学得怎样,哪怕都是能拿90多分,也要从中分出三六九等来,淘汰一批人,选择一批人。这一定程度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不是看你要学什么东西,要达到什么水准。可不可以让所有人都达到这个水准,这个才是最关键的方向。淘汰和选拔不能不要,但不能全是这些。应该把重点放回到教育和教学,而不是选拔与淘汰上来。如果只是为了发现一群人中谁聪明,或许让一两个专家花费一个星期时间和一群人一起吃几次饭,都能把底摸透,有必要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去甄别吗?

 

改变计分方法
根据现在的淘汰做法,一分能拉开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差一分,人就差这么多吗?如果再考一次,说不定一开始低一分的人就上去了。我想应该减少这种偶然性。不如分成档次,让考578的人和考577的人处在同样档次,有同等机会被录取到同样的学校,而他们或许和下一个档位,比如考分在500到520之间的人之间有所区隔。如果给高校更多自主度,允许多重录取,能够缓解这种不公的问题。

 

增加机考,利用大数据
要想提高效度和信度,则高考结果需要有更多统计数据。如果部分机考(比如标准化部分),可获得更多统计数据,比如在哪一道题上很多学生栽跟头,由此可以对考题的合理性和难易程度进行甄别,将不合理的考题驱逐出去,或者下一年不出类似考题。如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题的甄别度(discriminator index)多高, 考生的答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等等。

数据多了,也可以给各地教育机构提供合理反馈,比较颗粒化的反馈,比如某个学校某个学科哪一个领域比较薄弱,这样有助于改进教学。这样有助于将测评和教学联系起来,形成良性循环。高考不应该是指挥棒,而可以变成教学的温度计、血压表。给教学查完“体温”后,让其相应去调养、锻炼,可能更有价值。

 

设置考试院
每年高考兴师动众,除了学生、老师、家长倾巢而出外,各种社会力量也在总动员,封闭道路,减少噪音,等等。如果一年多次高考,大家还能不能折腾得起?我觉得结合上面说的机考之类做法,应该设置专业的考试院,让这种机构专门经营这种大型的考试。其实现在不少地方有了考试院,这是用来应付国外考试的,不如利用这种现有资源,同时也来应对高考。这种机构本身可以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发展,同时也能让考试更为专业化,减少考试对社会的干扰,也可以适当分流,让不同人在不同时间考试。

 

改变考试结构
不能只关注布鲁姆的知识分类中一些低端的思维技能,比如记忆、理解,也应该多一些分析、应用、综合和创造。比如在创造方面,应该允许学生提出一些新设想,新方法,比如某个化学配方的应用,未来的技术走向,作文中来一些科幻,或是历史考试的时候来一些假想(比如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世界的走向如何),而不只是考书本上学过,需要机械重复的东西。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东西科学家大作家又做得怎样?如何指望高中生?但是这一点真的难说。关于创意的研究通常表示,人年少时思维四通八达,创意尚未被打压,不如将其合理利用,而不是过早将其塑化、定型。

 

允许偏才
现在的教育有很多事根据总分录取,这个做法假定以后人才需要的技能都是差不多的。这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辛辛那提大学一助理学监写过一个著名的动物学校的故事。说某学校让鸭子、兔子、老鹰、松鼠同样考奔跑、爬行、游泳、飞行、外语等多项技能。结果可以想象。为什么鸭子考试必须也及格?为什么老鹰游泳能像鱼一样拿高风?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一点被国际教育界(包括中国)广泛接受,可是实践上,我们还是把考生当成一个样去考他们。应该有机会让偏科的学生有机会被选拔。用人之长,而不是罚人之短,才会让社会充满活力。

 

允许特殊技能有特殊通道
音乐、体育,对于小孩的品格培养,文化素养各方面都大有帮助。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人去在录取的时候考虑,自然学生、家长和学校都不会在乎。现在取消加分,是为了杜绝腐败,但无形当中也让这些科目更不被人重视。有没有别的办法,将比较出色的、有特长的学生推举出来呢?我还是希望有些不一样的绿色通道,特殊人才特殊对待,不要用各种学科一起优秀来拉其后腿。当然,素质内涵很广,也不只是艺术、体育这些方面。在其他方面的特殊人才,也应该有机会让其脱颖而出。

 

纳入低风险考试
高考属高风险考试。这种考试如同豪赌,是一种终结性测评,而非形成性测评。应该和平时的测评结合起来,把平时成绩纪录进去。这当然可能有滋生腐败的风险,但是也把更多自主权下方给下面的教育部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从业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如果有相当一部分考分来自平时成绩,这有利于老师从事教育的革新,能够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的学生选拔出来。我本人没有参加过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也没有走后门。当时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还是比较公道的,不能总把人想得太坏。

 

重估并改进考试可信度

可信度涉及到效度和信度。效度方面,应该考虑考试和平时教育关联如何。这种考试,是考人的考试技能、平时的智商,还是课程学习效果,还是三者皆有?毛坦厂这种超级高考预备机构的存在,说明有教育机构能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成绩,这种预备在考人的考试技能上很有帮助。这种现象应该让人去质疑考试本身的效度。

 

信度,是不是能让人正常发挥,而不是让一部分考好,把一部分人考倒。偏题怪题不能多有,应该有比较平常的题目,题目可以拉开难度,但都不是稀奇古怪的偏题怪题,让人发挥失常,与机会错过。总的来说,考试应该大体上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

 

允许学分换算
如果改革思维更大胆一些,可实行一定的换算制,例如,假如某个学生通过数学竞赛、小发明创造等手段表现出类拔萃,或是有些课程在大学或者被认可、认证的慕课上学过,可否换算成某个学科的成绩?当然这再具体操作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但是我想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因材施教,让人学会、学好,而不是机械低让人一而再再而三在同样的内容上花费时间,造成精力和资源的无端浪费。

 

扩大高校竞争

我总的感觉是要让民营高校发展起来,有机会同等获取生源,中国高校的市场化应该更充分一些,现在并不是市场化,而仍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竞争才能倒逼高校招生和学校教育的改革。

 

竞争也来自国外。现在,海外对华招生势头凶猛,高考在特定阶层可能会变得无关紧要,或者只是选择之一。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在准备SAT, 准备出国留学了。根据国际教育协会的数字,2015年美国留学生总数为974,926,来自中国的占31%,也就是30多万,而当年中国参加高考的人数总计942万(分布),这30万等于九牛一毛,还是有很大上升空间的。我建议欢迎这种境外的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竞争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另外出国不回来的人有,但是回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单向街在变成双行道。权当出国时借助其他教育体系的力量,外包国民教育。

 

消除各种不公,包括隐形不公

我们经常会听人说高考给贫寒子弟留了一条上升的管道。总体来说,这个说法并无不可。可是这种公正也充满陷阱。公平受制于三个要素:教育质量、录取机会和考题偏向。受区域经济差异等因素影响,教育资源不均,有些地区的孩子虽然理论上有同等机会,但是教师等资源不一样,最后进入考场时的预备就不一样。另外一些学校,尤其是外地学校和全国名校,在各地招生名额大为不均,这也造成了很大的不公。这些年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来自贫困地区的考生比例越来越低了。还有,出题人的主观性强,也会造成考题的不公。比如安徽有一年高考考题是“弯道超越”,农村孩子可能很少坐车,更不要说开车,哪里知道弯道超越方面的问题。这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不慎重对待,都有可能造成新的不公。

 

掂量高校的教学目标

从教育体系上看,得想想培养目标是什么?目标不清楚,或是缺乏讨论,则教的人、学的人都茫然。高中生为了上好的大学拼得很苦,上了大学,就好比进了疗养院一般,很多人在混,学不到什么东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个问题也要解决。高等教育应该反思教育目标,高校之间应该有所区分。有的学校侧重于基础研究,有的要增加实践能力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教学法上,中国的教学好像偏重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轻视高端的思维技能,这是标准化考试惹的祸。标准化考试过多,学生就自然而然想着怎么找标准答案,而没有去想象问题创新的解决方法,更不去想着自己去界定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增加项目型、问题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在毕业后比较快地进入状态。现在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而另一方面许多行业又用工荒,局面奇特。如果高校的教学有了很大改革,会产生瀑布效应,对中小学教学和测评产生影响。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