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老炮儿》这片子可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能撕一块下来咀嚼两口。我自己看片一开始最大的感受,是此片让人看到大不义前提下的大义,也叫“盗亦有道”。老炮儿(混混)也有过春天,到了人生晚秋,突然横一把,以鸡蛋碰石头,倒成就了一番英雄迟暮的悲剧幻觉。
 
但片子中建构不及解构多,反讽不比抒情少。这是我后来觉得它耐人寻味的地方。六爷责怪人家小孩没大没小,却由着儿子对自己直呼其名。这里可悲多过可笑。最懂得育儿的人,往往是没有孩子的。且不说每个人自己的理论都有局限性,也不说进过局子父子隔离这些人生无常,就是在所谓“正常人家”(如果它存在的话),还有大人之间的矛盾构成的问题。大家未必都能群策群力,未必靶标一致。个人理论再正确,也难以百分百实现。孩子是独立的个人,更大的环境之下还有别的人在影响他们。自以为揣着明白装糊涂,去不了了之吧,又不甘心,于是指望自个儿的想法,在他人身上起点作用,不枉先前一番功夫。片中老炮儿代别的爹妈教训不懂事小孩,或是我自己隔三差五写些文章,骨子里都是一回事。也不能说都没有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易子而教而已。这一点中国人比美国人豁达。美国人你指责他们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人家得跟你拼。干嘛那么傲娇?人终归都有缺憾,能退两步进三步已属不易。
 
老炮儿和嫩炮儿之间的冲突到底在什么地方?是规矩二字。老炮的规矩。江湖的规矩。胡同的规矩。官二代的规矩,或是“没有规矩”。然而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就是规矩。它太受各地土壤的影响了。
 
前几天出门,在酒店吃早饭。看一年轻的妈妈教训两个孩子。小的想找大的要东西,大的不给,小的硬抢。妈妈高声教训小的孩子如何跟大的请求,学会“分享”。“你应该这些学会分享!”她让小孩子学会请求而不要硬抢,分享而不独霸。一屋子人,妈妈字正腔圆,正经八百在说着分享,言语中带着浓重的仪式感,在周遭文化里非常入味。她传达的就是这个社会的规矩,能被啃着多纳圈吃着牛奶泡麦片的其他家庭接纳甚至欣赏。她花更大力气教训小的。反正是谁不讲理教训谁,不管大小。作为来自中国的旁观者,我不由想起了孔融让梨。为什么不去教育大的去让小的?可是我们又怎能想象我带着孔融让梨的规矩,去教训那年轻的美国妈妈?当然,日子久了,我已经理解了这位妈妈所认可的规矩,甚至质疑起孔融让梨来。这位妈妈秉持的规矩,也已藉由育儿专家多年的宣传,成了明的规则。明规则好过暗规矩。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就会减少误判导致的擦枪走火。
 
老炮儿讲究长幼尊卑,碰杯时儿子的杯子要矮些。这些尊卑意识受文化影响太大,远非铁律。我看到美国小孩中,居然有人对叔叔阿姨舅舅姑妈直呼其名,“没大没小”这个概念没我们这么讲究。你辈份大,只能说明你先出生,甚至可能连先出生都不是。英文中哥哥弟弟都是一个词。姐姐妹妹也是一个词。乍看起来,似乎大家殊途同归:说到底,人都希望被人看重:有的人赢得尊重靠资格,有的人靠长相,有的人靠辈份,有的人靠能力。但实际上还有所差别,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区别。他们认为,尊重是一个人挣来的,不是与生俱来。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需配得上他人的尊重,凡事跟个人努力联系在一起,跟地域、长幼、性别这些天然要素衍生的次序无关 —— 这些东西都是碰巧而来,或是父辈给你,不是你凭自身本事得来的。
 
代沟也好、文化冲突也好,说到底是大家不了解对方“规矩”。或是碰撞在狭小空间内,规矩变了,里面的人步调不一。一方适应了,另一方还在刻舟求剑。有北京人跟我说过,老辈人被人称为“你”而不是“您”,羞辱得上吊自杀。这死得也冤,他人或许无意冒犯。规矩这东西,往往隐而不显,是地雷而不是碉堡。我们有时候是不巧踩上去被炸了,才知道它的存在。人到新地方,若受人管束(这应该是大部分人),最好先不要有太大动静,排排雷再说。对于规矩的守成者来说,要认识到,规矩随着文化差异而千变万化,应该宽容他人无意的冒犯,并尊重所有人,包括后生,和一切不叫您“您”的人 —— 好像这话只有我们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中年人才好去说。
 
胡同呆久了,周围一切自己玩顺手了,周围人也都知道是这玩法。较真也罢,伪装也罢,大家陪着玩。这就形成了舒适区。打破别人的舒适区,或者自己舒适区被人打破,都是窝心的事。长辈装腔作势,倚老卖老,晚辈看不顺眼,通常也不会去说,随他们去玩。硬要当愣头青,把看不习惯的东西给说出来,那可得先预备好:对方可能早已隐约从周遭环境里看到了诸多反馈,憋屈已久,谁点破,他把这些憋屈倾泻到谁身上。或许由着他们自己走出胡同更好。让“社会”去捅破包裹在其周围的泡泡,通常情况下这么做也没有电影里那么大风险。自己碰壁而来的觉悟叫成长。六爷的历险,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只不过他已强弩之末,一下子拼了老命,即便思想长进,已无从得益了。
 
那么怎么办?你该懂得些世故再老呀。不安分的人,别熬到人生颓唐的时候才琢磨着走出自家胡同口。任何选择都有代价:走出去,背井离乡,就得习惯自己的规矩被一路打破,一路学习新的规矩或规则。要不就继续再胡同呆着,成天提着鸟笼装大爷,当鸵鸟多久是多久,也是办法。没有人规定人都必须去打拼。打拼不打拼,结果有时候没有人们鼓吹的那么大。真的,有的人就是打脸充胖子过一辈子,并不是活得多好。而在同一个地方活着,守住那独一方的生态,心态谦卑些,自我不那么膨胀,反而找到平安。成功的好处太被高估。
 
老炮儿持守自己的规矩去行侠仗义决战冰湖,电影里很好看,但不能犯浑了去学,这以暴抗暴的大前提不对。这几天我碰巧也看了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两个家族Hatfields和McCoys的传奇影片。两个家族打打杀杀,不过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换着来。还好后人意识到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不再继续世仇。电影里再酷再戏剧化,现实里总有更值得去操心的事。不要遇到什么事,都拿把军刀冲上去。在生活摆在你面前的诸多战斗中,您要挑挑拣拣,看什么仗值得一打,这就是你我的现实,也可以说这就是凡人的江湖吧。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