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五年前的2010年九月,脸书网创办人扎克伯格捐资一个亿,以期改善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教育。纽瓦克市同时还成立基金会,寻找其他捐助人,匹配这一个亿的捐款。此事曾经轰动一时,有望成为公立学校和私人组织合作改进教育的样板。扎克伯格的追求,当然不只是改善一个纽瓦克的教育。纽瓦克是美国城中教育的典型之一。美国的城市中心住的通常都是低收入阶层,尤其是贫穷的黑人。这些地方的教育也往往是老大难。扎克伯格在奥普拉节目上高调提出这个计划,希望借此机会,创立美国城中学校改进的典范。当年在国内,扎克伯格此举也引起了密集关注,人们希望国内的商界大佬们也一样出手阔绰,捐资兴办教育。
这五年来,《华盛顿邮报》记者黛尔·如萨考夫(Dale Russakoff) “卧底”纽瓦克教育系统,采访了扎克伯格、新泽西州长克里斯蒂、纽瓦克市长布克等当事人,也访谈了大量老师、家长和学生。她在近日出版的教育著作《大奖:谁在掌管美国教育》一书中披露,纽瓦克的学校这五年不但没有改进,反而出现了学生考试成绩下降的情形。这一结论被美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被用来说明教育改革仅仅靠钱是办不成事的。
扎克伯格的钱也打了水漂,甚至可能好心办了坏事。这有多重原因,值得国内教改借鉴:首先,改革的一大失误,是太依靠“大V”的影响力。扎克伯格宣布捐款,是和娱乐界的奥普拉、政坛的克里斯蒂等名流在商量。后来成立的基金会中,理事都必须是捐款五百万以上的人,没有教师、家长、学生的身影。大V们有影响力,但是缺乏实施力。草根们有实施力,但是没有影响力,只能被动接受由上而下的变革。
接下来的实施中,负责人急于求成。领导改革的政界人士,包括克里斯蒂和布克,都有雄心在政坛发展。克里斯蒂甚至是目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之一。这些人心思都不在纽瓦克和新泽西,无心打教育的持久战。急功近利之下,他们希望暴风骤雨地解决问题。比如聘用比较强势、铁腕的学监。教育有其特殊性,教师往往都极其重视个人自由,不能通过强压的方法来让其改变。
教育界有钱也未必能使鬼推磨。不明不白的钱,可能还适得其反,打压士气。扎克伯格的高调捐款,让人知道有一大笔钱要用于纽瓦克的教育。和公立教育的经费不同,这钱属于私人机构所出,理论上不受信息披露法律的管辖,到底怎么花基本上是一黑幕。民众知道有钱要花在自己孩子、学生很上,可是对于怎么花不要说没有决定权,连知情权都没有。大家对此十分不满,后来甚至有人起诉纽瓦克市,要求公开资金使用来源。好了,钱还没花在学生身上,首先就肥了不少律师。
另外一部分钱肥了管理顾问。除了绕开当地人之外,改革者还请外面的人来做顾问。笔者曾在管理顾问公司做过事,也在私人公司,接受过管理顾问的咨询。据我观察,很多时候,公司领导层觉得某些议题往下推不动,才请外来和尚来念经。有时候管理顾问是老板的高效传声筒。请他们来搞教改,不由让当地教育界人士疑窦丛生。据当地教育人士透露,顾问公司的26岁姑娘,以每天高达1000美元的报酬,被空降到当地教育界来做顾问。这些顾问纸上谈兵,把商学院教的开源节流的方法生搬硬套到教育界,砍掉学校的食堂、后勤服务等部门,将其一一外包给最便宜的供应商。这么做,使得本地人丢了饭碗和生计,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纽瓦克的失败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哪怕基层积重难返,或是存在信心危机,也不能绕开基层来做事。基层缺乏配合,缺乏信任,更需积极与之接洽,重建信任,这才是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正道。借助外部力量,绕开本地各方,只能恶化关系。顾问和捐款人终将离去,他们所有的方案缺乏基层教育界的配合,只能是雨过地皮湿,什么作用都不会有。搞好教育,没钱不行,可是光是有钱也没有用。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希望我们都能享用扎克伯格一个亿给我们买来的教训。任何教改方案出台前都要记住:老师需要尊重,家长需要聆听,学生需要观察,这一切比由上而下的强推重要得多。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