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The Internet is like alcohol in some sense. It accentuates what you would do anyway. If you want to be a loner, you can be more alone. If you want to connect, it makes it easier to connect.”
― Esther Dyson
“上网颇似喝酒。喝多了你会加倍暴露本色。孤独的人会因它更孤独,爱交往的人会因它更易交往。”
-- 技术分析师、天使投资人以斯帖·戴森(Esther Dyson)
我使用微信快两年了。该平台门槛低,使用方便,很快成了网上人民公园,各种人都来使用,这既是其长项也是短板。人的鉴别能力不一,微信上传播的信息五花八门,很多是劣质信息,甚至是谣言。可惜好信息不出门,坏信息传千里,劣币驱逐良币。针对无效信息,老跟人辩论徒生烦恼,收效甚微。或许我们不要试图改变他人,而注重改造自己可以控制的网络环境。这环境是你自己打造的,你得负起责任来。
微信信息的低效,也是“公共属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案例。1833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尔斯特劳埃德(William Forster Lloyd)提出了公共属地悲剧一说。他说在英国村庄,常有一些“公共属地”,所有村民都可以过来放牧。牧民多些牛羊来公共属地吃草,对他来说是经济上有利的理性行为。但一旦所有人都带着这种初衷来放牧,公共属地的植很快会被破坏。而今的网络空间,有一些就演化成了这种生态已遭破坏的公共属地,这里充斥着各种伪科学、伪发明、保健秘籍、心灵鸡汤、马云语录、星云大师名言。
网络是展示教育成果或失败的活展厅。对付无效信息,治本之策,是每个人都蓄意地开展终身教育,增强对低效信息的免疫力,提高优质信息的吸收和创造能力。真正学有所成(包括自我教育)的人,一定具有极强的思辨能力,能有效分辨信息来源、质量和影响。这种分辨,有时候可以凭目测。一个说法若来历不明,或是人们借助语言差异浑水摸鱼,引用外国人的说法却不提供出处,建议质疑或忽略。有一些信息,比如某个"惊天发明",你如果不能从其他媒体中获得类似报道,可以判断这是耸人听闻。如果有人的文章号称"是中国人就转",你不要去转。微信用户绑架人的爱国心,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点击率,是很卑鄙的事。你是自由人,没有人有权命令你去转发任何东西。还有,一些内容让人将信将疑,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你会发现更多相关信息和视角,继而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美国有一网站,snopes.com, 专门帮人鉴别信息质量和谣言。国内也有“谣言粉碎机”网站,帮助人们识别不实说法。
针对大量无效信息的存在,有人提出“退朋友圈保智商。”我觉得这也不必,微信非常方便,我还是要用的。不过我们得做一个选择,是希望借助朋友圈变聪明,还是借助朋友圈变傻。善于使用这一技术工具的人,能借此获取各种高效信息,将虚拟空间变做非正式学习的渠道。不会用的人很快会淹死在七大姑八大姨的信息泡沫中。为此,你最好尽快清理你征订的信息源。为了避免拖延,我建议你看完本文之后立刻就去清理,把你订了多日但是并不让你有所长进的人给删掉,去寻找一些靠谱的信息源。我听周围不少搬家的人分享经验:打包放在车库一两年都没有动的东西,或许以后也不会有什么用,不如捐走或者用车库销售卖掉。退订那些“或许会有用”而实际上可有可无的用户,便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幸征订了一些不尊重他人原创,而私自转载的用户,建议毫不犹豫地退订,除非你有结交小偷的独特癖好。一些“门户网站”,利用和其他媒体的"合作",将同样的信息不负责任地传来传去,你看到的是已经被改头换面的二手三手信息。为了信息质量,不要去订阅这些。与此同时,增加一些优质的信息来源,这包括:第一,有信息核查机制的媒体。这些媒体虽然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但大多有信誉背书,不可能长期靠造谣生存。他们发出不实不可靠信息,对自己伤害太大。第二,征订以原创作品为主的信息来源,这包括尊重原创的新老媒体和个人作者。
这种订阅与退订,可以过滤掉不少无效信息,但大家朋友圈一定也有不少亲朋好友,删除容易伤感情。一些中老年是在一声“副食品又要涨价”了顿时倾巢而出抢购的稀缺年代过来的,初次上网,遇到他们认为好的东西,或是受同龄人说法蛊惑,误以为某些信息难得,“一般人搞不到”,唯恐自己不分享马上就没有了,子孙看不到要吃大亏。一些媒体或个人,正是利用这种心理,用“马上就删了”的标题,引诱这个群体上钩。其实,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过剩、注意力短缺的时代。真正优质的信息,你如果收订一些优质的信息源,总是可以获得。因此,我建议人们遇到“马上就删了”的信息,不要去点击,更不要去转发,不去关注哗众取宠便是对哗众取宠者最大的惩罚。有时候屏蔽亲朋好友转发的这些信息,不是缺乏亲情,而是你愿意自己和周围的人生活更有成效。相反,忙着乱转发各类面目模糊的二手信息,浪费自己和所有人的时间,这才是无情无义,不慈不孝之举。但愿我们都能有所订有所不订,有所转有所不转,借助合理的过滤和思考,改变各自数字化生存的状态。
————
方柏林(公众号fangberlingz)文章除非特殊说明的少数情况外,均为原创,欢迎在朋友圈或者通过链接分享,谢绝无偿转载。有意使用者请回复。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