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俄克拉荷马大学兄弟会SAE(Sigma Alpha Epsilon)的一群大学生及其亲友在一辆前往聚会的车辆上,唱起了带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的歌。歌词大意是说他们的SAE俱乐部绝对不接受“黑鬼”会员,把他们挂树上吊死可以,但是不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2015年3月9日晚此录像曝光,并病毒式传播开来。

接下来 24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兄弟会组织SAE总部宣布关闭俄克拉荷马大学分部。俄克拉荷马大学也宣布断绝和SAE的往来,禁止该俱乐部的活动。学校当天宣布SAE该校分部的学生必须全部搬离俱乐部的宿舍。美国对传染性疾病对反应也没这么快速。可是种族问题要是传播开来,会比瘟疫更可怕。

事件发生的次日亦即发稿的今日(3月10日),俄克拉荷马大学校长、前俄克拉荷马州长、美国参议员大卫·伯伦(David Boren)决定开除两名为首的学生,勒令学生10日晚上搬走。其余学生在了解更多情况后,将一一处罚。在写给两名学生的信中,伯伦说:“依据俄克拉荷马大学校长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我决定将你从学校开除,立即生效。你被开除,是因为你带头咏唱带有种族和排斥色彩的歌曲,为其他人创造了一种敌意的教育环境。”信中同时告知学生如不服决定,可以选择申诉。

有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群年轻无知的学生干了年轻人可能会干的蠢事,校长如此仓促决定,不给人补救机会,是不是惩罚过重了?也有人援引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修正案表示,这些学生应该受言论自由保护。

不过包括联邦政府在内,更多人为大卫·伯伦的快速行动叫好,认为他这么做,是一种极其负责的、具有领导力的行为。伯伦在这件事上毫不含糊地作出了一系列决定。他亲自前往校园抗议现场,对在场学生称对种族言论零容忍,斥责闯祸的学生违反了俄克拉荷马大学精神。他开除学生的速度也很快,没有走漫长的程序过场,也没有经过广泛咨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不能等。从现实角度考虑,如果不及时进行灾难控制,这种事件会对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声誉和利益形成巨大打击,结果会无法收拾。事情刚出来,俄克拉荷马大学选中的橄榄球新秀吉恩·德兰斯(Jean Delance)就决定不去俄克拉荷马大学了。如果事态不得到有效控制的话,接下来会出现赞助人撤出赞助,学校活动邀请的客人取消出席,等等。在当下的主流文化之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和种族主义沾边,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可怕的是社会上所有人对这种不合理的歧视和仇视习以为常。

俄克拉荷马是一个白人占绝大多数的州,在对待其他族群上,做法比较苛刻。俄克拉荷马警察拦下可能是外国人的车辆后,往往会问对方工作单位,这是为了检查对方是不是非法移民,这是根据种族的以貌取人 (racial profiling)之举。人们对这个白人为主的社会各种有形无形的歧视很是郁闷,但找不到明确的突破口。此番种族录像流出,难保龙卷风频发的俄克拉荷马不刮起种族冲突的龙卷风。弗格森之所以发生种族骚乱,就是因为当地黑人觉得白人警察对他们更苛刻,淤积的愤怒和不满遇到宣泄口,结果很难预测。录像流出后,俄克拉荷马大学校园内马上出现了抗议活动。此时全美国的人眼睛都在盯着伯伦校长,看他如何处理此事。在弗格森种族骚乱余音未了时,美国最不希望出现的是有新的苗头,再次引发种族冲突和对立。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零容忍的苛刻处理,也是杀鸡骇猴。在加州,有学生团体援引宪法权利,保护自己的反犹言论。可是加州总体上属于比较自由派的州,男女厕所都已经不加区分,人们对其包容多元的能力有信心。俄克拉荷马给人的印象本来就很单一而保守,这种种族言论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验证人们对该地区的成见,影响外界对俄克拉荷马大学乃至整个俄克拉荷马的印象。

但是不管政治考量如何,我赞成伯伦先生的做法。现在年轻学生为了扮酷,什么事情都做出来,不知道自己的一点愚蠢,会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伯伦的做法,让全美国的大学生都看到自己并不可以为所欲为。不合理的行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今,技术已经泛在,谷歌公司有谷歌眼镜,苹果刚推出智能手表,可穿戴技术日渐推广。人们自以为可能不被他人知道的仇视言论,都有可能被人便利地偷拍上网。这说明大家都应该谨言慎行,不要满嘴跑火车。不想惹事生非的话,做个高素质的人,反而是我们唯一的“捷径”。近来在网上我们也看到,香港有年轻人在街上公开围攻来自大陆的老弱妇孺。如果他们是学生,香港的学校其实应该将他们逐个处理,让其他人知道这种行为的不可取,也可以将他们和其他港切割开,避免撕裂大陆和香港的族群关系。

此事也给美国大学的兄弟会姐妹会系统敲响了一记警钟。这些兄弟会、姐妹会,常以希腊字母命名,是一种学生俱乐部组织。俱乐部成员通常住在一起,理论上说,它们的存在,可以帮助成员在上大学期间建立持久的友谊和终生的关系网络。但是实际上,年轻人的不成熟可能会占上风,俱乐部成员一起作弊、强奸、欺凌的丑闻近些年屡见不鲜,让人怀疑这种系统的存在到底是不是已经弊大于利。种族仇视录像的曝光,也让我们看到这些俱乐部有点像气泡,自我封闭,自我欣赏,党同伐异。只是这些系统自有其生命周期,我们觉得荒谬无用。我只是希望新到美国的中国学生,少去参加这些组织。想融入美国,有比参加这些哥们姐们小圈子更合理的渠道。广泛接触他人,不以种族、地域、性别来限定自己,排斥“异类”,我想这应该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修养。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