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打破竹子天花板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很多人都知道“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这个说法,它描述的是女性在职业发展上面临瓶颈,到了一定阶段就无法升上去了。 没有规则说女性不可以升上去,这个障碍是隐形的,看不见却摸得着。针对亚裔,也有一个说法,叫“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指的是亚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瓶颈。 

当然,需要预先声明的是: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做"领导",有人对某个具体的技术性工作甘之如饴,或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找到更大乐趣,那也是很好的事。这个社会的选择越来越多元,不是所有人都眼睛盯着天花板想去打破的。

但对于希望不断实现职业发展的人来说,竹子天花板确实存在。根据专门针对亚裔培训的LEAP公司发布的一份多元化报告,财富500强企业中,亚裔(包括太平洋岛国人)在董事会成员中的只占2.6%。但在美国,亚裔通常被成为“高成就”(high-achieving)的模范群体,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工作也多为白领工作,最终担任领导职位的比较少,有不少人沦为高学历的白领苦力。其成因是什么?

首先需要意识到的是,“竹子天花板”,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歧视所致,这和黑人当民面临的问题类似。最近我参加了我们学校(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关于种族关系的读书小组,阅读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我们去往何方》(Where do we go from here)一书。小组中的白人、黑人还有我,一起讨论美国当今社会的种族关系和歧视。黑人同事说歧视已经变异, 跟民权运动之前不一样的是,“现在我不知道我的敌人是谁”,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他的太太是一个白人,他们一起出去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些无形的压力,可是又抓不住任何人的把柄。

亚裔面临的,也是这种走向隐藏的歧视。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少数族裔,美国亚裔其实是搭了民权运动的顺便车,一样在法律上可以免受歧视。由于法律的限制和各种“政治正确”的考虑,不会有人明摆着制造种族仇恨,但很多“另眼相看”的行径走入了地下,变得更微妙,更难把握。

事实上这是所有少数族群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参加的另外一次讲座上,有两个年轻的女教师让我们沙盘推演女性在学术界晋升之难。大家分成白、绿两组,轮流抽牌,阅读牌上所写的内容,然后相应地拿筹码或是在纸盘上前进。做同样的事,比如在院系会议上发言,指责某个做法的不公,白组可以拿两个筹码, 绿组却只能拿一个筹码。后来主持人让我们看到,白组是代表男性,绿组代表女性。同样的行为,大家的看法不一样,比如男老师在会上发言指责,同事可能觉得负责、敬业,而女性这么做,显得咄咄逼人,则不被同事喜爱,也打压了自己发展的空间。主持人继而告诉我们,“女性面临的发展限制,并不是系统的歧视,而是很多关系上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妨碍了她们的发展。”

在华裔当中,大陆同胞发展难上加难。来自港澳台的人在美国职场的发展更顺利一些。首先这是时间问题,他们中有很多人来美国比较早,积累得比较多。大陆同胞来美国发展,也不过是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的事,很多家庭对美国社会的规则了解比较肤浅,比较粗线条。随着时间推移,大陆人在美国也有了一定时间积累,崭露头角的就越来越多。2014年的诺贝尔奖,就有多位原本来自大陆的学人呼声很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一定会产生来自大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这种时间的不足,完全可以用各种方法(如阅读、接触、反省、总结)来弥补。

另外一个局限却是不易改变的。由于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口众多,美国移民局对大陆(还有印度)这些地方的移民有所限制。办理永久居民(绿卡),大陆人排期很长,有很多人在职业发展早期,无法随意变动工作,只能接受同一个公司的职位,对跳槽换得更高职位的机会只能望洋兴叹。一旦拿到绿卡,有的人已经错过了跳槽升职的良机。

在后种族歧视时代,亚裔,或者其他少数群体,面临的或许不是系统化的歧视,而是各种各样大家看不见的“潜规则”。大家应对的方法也可相互借鉴。2014年10月,《大西洋月刊》刊文描述了一些亚裔男性利用脸书运营总监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 (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在女性突破职业发展限制的做法中寻找启发。如果一个人有事业发展的雄心,希望走向事业巅峰,则必须蓄意地训练自己认知这些潜规则,审时度势地利用这些规则,玩白人男性主导的职场游戏。

识别成见
应对的方法之一,是蓄意识别形形色色的成见。针对竹子天花板写过很多文章的Wesley Yang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候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 纽约一律师行有一个案子,中间涉及到复杂的工程问题,因为看到华裔总觉得他们的数学和理科比较好,合伙人自然而然安排给了华裔的Ken去做Ken原来是文科生,而项目组有美国人原来学的是数学。 华裔数理化都强这是一个正面的成见(positive stereotype),这种正面的成见有时候可能会让我们受用,但它们会有长期的危害,比如抬高他人对我们某方面的期望值,最终使得我们的成就被忽略、被轻视。这种偏见得去主动打破,打破多了,大家也就能对我们的族群有新的理解。不是所有的成见都来自恶意,有很多不过是不了解。我和Ken的情况一样,不过我很早就“招供”了自己并不擅长理工科的事实,没有在单位里因此吃偏见的哑巴亏。

改进语言
在语言上精益求精也很有必要。我近几年每年都参加美国高教信息系统(Educause)的年会,该年会参加者多为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中高层人员。由于中国人有不少学习信息技术,在这一行很多,所以该年会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来参会的多为部门管理人员或更高职位。我每年观察来参加会议的中国人,发现有趣的一点,是很多来自大陆的华裔,在国内很少是学技术出身的,有不少和我一样是英语专业。这印证了我长期坚持的一个观点:在美国的职业发展,技术最过硬未必是第一要务,英语出色则是必需。我今年还看到了几个大陆同胞在做演讲,从姓名拼写看,他们也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在各自学校担任信息技术部门的要职。他们一个共同点是英语非常流畅。这种流畅不是那种鹦鹉学舌式的流畅,而是能够熟练地运用美国文化要素,包括他们的幽默。很多留学生来,对于语言训练比较马虎,只将其作为敲门砖,不求出色,只求达标,这是很不对的做法。

扩大圈子
扩大生活圈也是一个好办法。了解到美国社会的潜规则,不是你坐在家里空想可以想出来的,很多时候需要去接触,甚至吃点亏,才能知道那些看不见的红线都在什么地方。比如上文说的女性学术晋升讲座中,我还听到一个有趣的例子,说女性会因为不去看“超级碗”的球赛而影响同事关系。平时的家常中,很多同事动不动就说起自己追随的球队的一些事情来。 我不是说大家都得去了解美式橄榄球,并痛苦地试图欣赏。美国其他的“圈子”或社会活动很多,每一个圈子都会让你有所收获。比如我从去年开始养狗,我发现有一次我们部门吃饭,大家全在讲各自宠物的事,我因为自己也有一条狗,也有诸多话题可分享。很多华人在美国,对于周围社区和他们的兴趣毫不关注。甚至在找到工作之后,就退回到华人社会,看中文的电视和书籍,因此也和周围同事生活毫无交集,双方没有相互增进了解的机会,又如何赢得关系,实现发展?

注意早教
长久的发展,还是要看先前的教育。华人给人的一个印象,是埋头干活,但是缺乏“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确实,我们过去的教育,一步步过来都是老师和家长引领,不像美国小孩,从小就学着自己界定自己的“项目”(作业),寻找各方面资源来完成这些项目。在美国以及任何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高端工作,需要负责的人自己去界定目标和优先顺序,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指派自己做事。

这种自发主动做事的能力,不是靠你三两天的领导力培训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一个人的成人阶段一再去训练。我看美国家长在这方面很看重。每个星期天,我们这边的一个大教会领圣餐的时候,我每次都看到一个朋友斯蒂夫总是带着他的女儿去发放圣餐。这是一家很大的教会,人很多,小孩去做事很简单,不过递递盘子,跟人打打招呼。即便这样也要克服羞怯,能在公共场所抛头露面。有一天,我女儿在学校竞选学生会主席,对手就是斯蒂夫的女儿。结果我女儿败下阵来。我们平时只让她学习,只让她弹琴,没有培养出她的领导力来。大家起点都差不多,但从小的教育和后来的成就之关联,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竹子天花板,未必全都是他人故意设在那里,让你去碰壁的。

原载于澎湃网, 图片也来自澎湃网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