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比较早写的一篇文章,但是最近才发出来:

***
上个月,朋友在Facebook上“挑战”我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十本书,我列了出来,也点名了其他几个朋友,想借此了解美国人平时读什么书。那时冰桶挑战正热,被点名的有个老师马大哈,没细看我的原帖, 就回家给自己浇了一桶冰水。晚上再看,发现挑战的是列书单。他们列的书单我舍不得匆匆跳过,而收集了起来,发在博客上,并邀请朋友参加。

该活动后被人改称“冰书挑战”,开始“病毒式传播”。这是微博干的一件好事。多年前,我在华盛顿出差,看到湖边码头上有一本任人取阅的“漂流图书”,立刻通过博客介绍给国内,可惜那时网络的互动性不及现在,传播不快。

不看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不看书的人,是会渐渐变笨的。我译过《布鲁克林有棵树》里,主人公是个阅读小狂人,想把图书馆所有的书按字母顺序一一读下去。她经常捧着书,在布鲁克林贫民公寓外的消防梯上,在“天堂树”的树荫边上,忘情地读书。小女孩让我们看到,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为此我一再呼吁 “年少正好读杂书”。我在博客、豆瓣和《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几本书里,发表了不少书评。我还给读者介绍过小布什阅读《局外人》这样的闲书,也介绍过美国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比如每天学校布置阅读20分钟闲书(entertainment reading) 。可以说近十年我做的很多事情,唯一的共同点,是唤醒人们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挑战是要在网络时代,让人们的阅读趣味多元,不仅限于少数书评人的推荐。 大众媒体(如《纽约时报》)推介的书,虽有好书,但人人谈论,未免会演化为流行的绑架,成为新的庸俗。七八年前,我就有一朋友通过邮件群发,分享每年看的书,相互寻找启发,在眼花缭乱的书中淘宝,发现未被热捧的宝贝。

阅读热,仅限于列书单是不足的。这样的活动,刺激了一些突然发现自己的读物仅有教科书和教辅的人,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它也激发读书人去反省自己的阅读选择。该活动甚至刺激了一些公益活动,比如《中国教育报》就呼吁通过此活动,给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捐出曾经影响了我们的书。

国内参与挑战的多为知识分子、文艺青年、大中学生。在美国,仅我的朋友中,参与者就包括 大学教授,市场营销专员,公司副总,家庭主妇。读书不是读书人的事,它应是所有人的事。读书事关我们的终身学习。好书和好老师一样, 传道授业解惑,让我们的眼界,不限于周边接触的几个人,或是朋友圈的有限分享。专业上读到的书,影响我们就业的前景和工作的模式。“闲书”的阅读,让我们摆脱时空的束缚, 让人生长阔高深,活一辈子等于几辈子。往小处说,阅读是深层消遣。往大里说,阅读让我们得自由。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