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书名: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
豆瓣评分:0分(3人评价)
博主评价:
 
未评价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来自豆瓣读书资源
奥斯卡·王尔德曾称,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心愿难了,二是心愿已了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dies in life: 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s, 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it)。不知道大家是否在考虑移民,并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梦想? 美国梦有时候挺空洞。中产生活通常庸碌乏味,甚至充满绝望。 据评论者提摩太·奥布瑞教授(Timothy Aubry)介绍,战后的五十年代,大批量美国人移居郊区,价值观游移在重视社区价值和崇尚个人主义之间。当时很多中产阶级人士感觉郁闷,有不少类似于今日中国“正能量”的自助图书出来,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寻求各自的独特。而一些严肃文学图书,也被用来当成高级“自助图书”来看。约翰·契弗(John Cheever)的短篇小说 ,把中产们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国严肃批评家是把书当成艺术品赏玩,而对于书的工具化十分反感,却又无计可施。批评家欧文·豪(Irving Howe),就称契弗为“谨慎的心理治疗师” 。当时的美国郊区有钱人的生活,被视作不可救药地乏味和平庸。今日我自己就生活在这样的市郊,对此深有体会。比如所有人家都要有一样整饬有序的草坪,大家的社会生活(参加各种体育训练班、童子军、教会),教育孩子的方式, 也大同小异。

当我戴上一个文学批评的帽子时,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郁闷的。可是当我戴上一个教育者的帽子时,我又觉得契弗这种文学治愈的手段是可取的。因为你得承认,大部分人是平庸的,并不能像批评家那样看破红尘,寻求更层次的美学享受。大部人更需要的是指引。 我们中国和犹太人有“智慧文学”,自我改进的道理,通常是通过“格言”形式展现出来。例如,近日郭德纲写给十八岁儿子的家训,其间充满 “小俗便雅,大雅则俗。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周围人随意捧骂,不可与之交,因其无至性也。另外,凡事要慎重”之类的智慧,文字都优美,这种话,过去人们拿出小本子来抄一抄,今天无非是在微信上转一转,然后又全忘掉。我觉得这些话语,更应画龙点睛时候来说。你不能画一条龙全密集地画眼睛,全是眼睛。可是人家教育有他的方法,只要他家里合用就行。

小说家是用讲故事的传统来说明问题。同样做心灵鸡汤,契弗是让你在阅读的快感中,学到一些对付庸常中产生活的办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平凡的日子》里,仆人养着孩子,主子这个阶层的人倒对孩子无计可施,难怪富不过三代:富贵人家,孩子是父母生不是父母养的,父母品格再好,孩子却吸收不到,因为他们多为保姆阶层养育。你可以从这样的作品里,曲折地了解到一些治家道理。

一个更好的例子,几乎可以说是一生活寓言的小说,是《大收音机》。此文奇幻地掀开体面生活的地毯,让人看到下面的污秽。 小说中的韦斯科特夫妇(丈夫吉姆,妻子爱琳)有两个孩子,在纽约一家还算不错的公寓里生活。他们的楼层是12楼,貌似圆满的数字,但离开倒霉的13层(如果存在的话)也只差一点。他们的收入为平均收入。夫妻相貌不算出众,但也算中规中矩,看上去略显年轻。夫妇俩过着在外人看来很幸福的生活。双方都喜欢打开收音机听古典音乐。后来收音机坏了,为了让爱琳开心,吉姆又买了个巨大的新收音机回家。

但是这巨大的收音机,居然能让他们收听到邻居的各种声音。第一次听到,夫妇俩觉得很开心,笑都笑累死了。正因了前几年的一个流行说法: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来让我们开心开心?看他人背后的生活,暂时鄙视一下他们的渺小,有时候也是很爽的事。

渐渐地,爱琳迷上了他人的生活,发现邻居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幸或荒唐。有的病了没钱医治。有的妻子和上门干活的人私通。有的丈夫殴打妻子。有的孩子不争气,不去上花了大钱的私立学校。还有一些不算太恶劣但是颇猥琐的行径:比如开派对的时候,叮嘱仆人把好酒给有白头发的人喝,不浪费在那些尚年轻无权势的人身上。爱琳跟丈夫分享这些龌龊。而爱琳是想让丈夫知道,他们比这些邻居好一些,双方相亲相爱,不为钱太发愁,在一起也有共同爱好。吉姆渐渐不耐烦。叫老婆别再听这些该死的八卦。他花了一大笔钱把收音机修好。这些杂音是没了,但是夫妻之间的微妙平衡也打破了。吉姆开始向爱琳发火,嘲笑她虚伪 —— 偷过母亲的遗产,或是去诊所堕胎,还好脸嘲笑自己的邻居。一对本来相敬如宾的夫妻,生活的宁静就这样被收音机弄没了。

回到我们文初的话题,这部让人看了很愉快的小说,其传播的“治愈”的信息是什么?我们不妨将其翻译成“自助”系图书的语言好了:不要以为收听他人的凄惨会给你带来幸福。他人的眼里的失败,在你家或许很正常。有些事,在你家能处理得还不错,起码大家可以装一装, 但是从别家的反应上,你看到同样的事情,或许有新的阐释,你的宁静反而会被打破。所以,你得离开那些“大收音” 和小喇叭们:那些充满牢骚的人,那些微信中的祥林嫂,那些三五成群在一起家长里短的长舌妇。他们不会让你更幸福,而是让你变得和他们一样。这些人一转背,也同样向他人去广播你的不幸,其目的都是像爱琳那样,希望自欺欺人地证明自己的生活比他人更好。现在的大收音机还真不少,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站多如牛毛。你有各种手段收听他人的信息。但说实在的大部分人活着是受苦受难的,只不过有的人苦难看得见,有的人是在沉默中慢慢绝望着。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倾诉解决问题的人,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破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担。我们只需知道,自己的生活和他人无关。他人的生活和自己也基本无关。若无此心,人生怕是更难熬的苦旅。治疗中产阶级富贵病的办法,一是要生活积极,二是要适当宣泄,如果二者都无济于事,应该去码头搬货,昌平拉沙,工地拆卸,吃苦受累一番,然后百病全无。

总之,这是我的收获。中国今天中产家庭崛起,韦斯科特夫妇这样的家庭多得是,咱就当个二传手,靠书评和博客给诸位疗伤,治愈一个是一个。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