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年08月07日

  2002年我到了美国,当时30岁,国内事业尚可,担心到了美国未必适应,所以准备去探探路,不满意就打道回府。因此,我是一个人打前站,家人没有陪同。中国这个做法并不稀奇,有很多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到了美国,却发现友邦人士对此莫名惊诧。有一个美国妈妈直接跟我说: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我们美国人是不愿意和家人如此分离的。现役军人派驻外地,可能不能避免这样的分离。因工作、学习分开的情况少很多。即便是在签证比较困难的年代,留学生出来,配偶和孩子签证一般都容易通过。我接触的大部分美国人觉得家庭分离不人道——不过美国是个多元化社会,大都会的家庭在关系上较为松散些。

  11年后,在最近的一天,我在俄克拉荷马的一家餐厅,与家庭、亲子关系专家艾伦·马丁(Alan Martin)教授讨论同样的话题。我换了工作,即将换去另外一个城市,但房子在俄克拉荷马这里,孩子也适应了这边的环境,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本来也可以暂时“大撒把”,我先走,一家人慢慢会合。但现在这已经不是好的选项。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比别的什么都重要。在美国,家庭高于事业几乎是社会共识,没有多少人崇尚“舍小家顾大家”式的牺牲。

  午餐中间,我和马丁教授说到了家庭分离问题,他跟我说到了菲律宾的海外劳工家庭。不久前,他和在韩国任教的斯科特·哈珀教授(Scott Harper)曾对这些家庭做过一次实证研究,调查这些家庭的亲子关系。他们的调查结果发表在《家庭问题期刊》(Journal of Family Issues)上。这篇题为《跨国外劳和菲律宾父亲:男人出国打工对家庭的影响》(Transnational Migratory Labor and Filipino Fathers: How Families Are Affected When Men Work Abroard)的论文,提到了菲律宾男人出国打工后,家庭关系发生的变化。文章将父母共同抚育孩子的家庭,和只有母亲在抚育的家庭进行了对比,发现只有母亲在抚育、男人在外国打工的家庭,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更多,另外母子关系也受到更多影响。在双亲共同抚育的家庭,父母亲角色比较清晰,比如在很多菲律宾家庭,父亲更严格一些,母亲更温暖一些。当父亲常年在外国打工的情况下,母亲又当爹又当妈,父亲和母亲的界限模糊了,加上妈妈独自养育孩子时压力巨大,妈妈和孩子之间的那种温暖少了很多,这类变化给儿童的成长造成了阴影。马丁和哈珀的文章只谈到了父亲出国打工的情形。菲律宾曾有一句口号:我们照料全世界(We nurse the world)。 有很多菲律宾妈妈出国当菲佣,父亲在家单独支撑的家庭也不少,也会面临只有母亲在家同样的问题。

  如果说菲律宾外劳家庭里单亲抚养值得担忧的话,中国超过六千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该如何面对?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亲戚带的孩子。让祖辈带孩子,貌似资源优化组合——大人去忙事业,老人照看孩子,实际上这么做很短视,甚至可以说祸患无穷。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我们将面临一个由祖辈拉扯大的“留守一代”,尚不知这会造成多少具体的社会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代人的教育严重缺失,他们的上升空间进一步压缩,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停滞。

  如今技术手段发达,通过网络打长途比过去便宜了很多,联系上快捷了,但有一些东西是技术无法取代的。马丁教授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管控”(control)和“支持”(support)相配合,两者都要做到位,才能有健康的家庭关系和成长环境。

  在美国,亲子关系都已经成了一门大学问,叫parenting,直译过来叫“做父母”,相关图书汗牛充栋,不过较少有人讨论grandparenting(做祖父母)。把养儿育女的责任委托给祖辈,对几代人都不负责。给孩子立规矩划界限,这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你让老一代去做他们实在力不从心。不管他们自己承认还是否认,年龄摆在那里,精力毕竟有限。大部分老年人哪怕自己愿意,甚至是主动请缨,也不能让他们担负抚养孩子的主要责任。他们只能维持孩子的生存,这都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我在家乡看到,留守的儿童吵闹,需要管教的时候,年迈的爷爷奶奶能哄住就谢天谢地,谈不上什么立规矩成方圆。爷爷奶奶并不能提供教养,很多时候只能让其放任自流,比如由着孩子打游戏,根本管束不住。分明这是做父母管束的职责,但有时候父母亲还因为这些原因,和上一辈闹别扭,就是错上加错,更进一步破坏家庭关系。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更改,是做父母几遍、几十遍、几百遍督促着实现的。你无法说“精神上与孩子同在”。孩子生活中所需的各种教育、支持和指导,也应该主要由父母提供,哪怕我们做父母的自己也不过是边做边学。举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女孩子和祖辈一起过,母亲不在身边,初次来月经,这种事无法跟别人讲,小孩找不到最亲的人答疑解惑,只能一个人承受惊恐。有时候被人性侵了也不知道找人倾诉,更不要说事前的防备。父母日常的接触和“同在”,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除非自己上梁不正,否则父母的做事做人对孩子也是榜样,也能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父母亲从外地寄钱回来,或许能弥补自己的内疚,但是搞不好还把孩子耽搁:很多劣质产品下乡,孩子吃得很上瘾,钱花掉,却营养不良。

  说到家庭关系,中国人道德观有些顾上不顾下,只考虑“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甚至都有法律要求孩子定期探望父母,这种法律是在我们特定的价值观土壤上才能孕育出来。我觉得更需要努力的,是如何让幼年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养而不教也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提倡“幼子在,不远游”这个概念。只不过这不能通过法律来死板解决。社会也得创造条件,消除户籍等诸多入学、购房的门槛,让孩子能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就近上学。一些本地父母也不能从争夺资源这个狭窄的视角看问题,给这种改变制造阻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些负面效应和潜在问题是会波及到整个环境的。不公正环境造成的后果,往往会让整个社会都成为受害者。

  父母的心态也值得我们反思。父母和幼年子女的分离,多基于有更多钱才有安全感的一种假设。一些父母出于“生计”的考虑离家打工谋生,过去条件都不好,情有可原。可是我越来越多地发现,生计所迫已经不是什么借口。一些农村青年出去打工,外面生活成本极高,也攒不下多少钱,倒不如在附近找一个赚钱少,但是能够照顾家庭的工作。大部分农村青年在老家有住房,没有当房奴的压力,收入稍微减少可以承受。或者说起码夫妻一方应该有一个人经常性在家照顾孩子,或者打工路途近一些,能比较方便地回去探望。

  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城市年轻父母,一样把孩子交给祖辈甚至保姆带,甚至孩子刚一生下来稍作休息就跑回去上班。带孩子本身也是乐趣,大家看美剧时候,可能会发现很多父母睡觉前给孩子读书,这对孩子对父母都是有趣有益的事。我微博上有朋友称,有的父母怕休息不好影响次日工作,连哄孩子睡觉都不愿意,基本上“辞掉孩子带工作”去了。这种做法让人思考良多。我理解国内竞争激烈,可是工作真的比孩子重要,值得这样去颠倒次序吗?是带孩子更费劲更操心,所以选择逃避责任,去工作也不愿意带孩子?还是新一代的父母,比父辈还不知道怎么去带孩子,所以索性外包自己的养育职责?如是这样,我们的下一代,又如何从我们身上,学习到我们如何做父母,或者看我们如何坚韧不拔地摸索着做更好的父母?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何时是了?不过我惊奇地看到,将父母职责“外包”的情况已经不是例外,而已经是常规了。

  正常的代际关系,用俗话来说,应“草屋年年盖,一代管一代”。父母应该多去负责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放弃当下的抚育职责,说给孩子们创造未来,这个逻辑似乎别扭。孩子的未来又岂只能用挣钱来造就?回想我们自己这一两代人吧。那些当年费尽心机安排孩子进厂以便让他们财务安全的父母,或许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眼看着人到中年的子女下岗失业。未来变化无常,“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孩子更需要的,不是父母创造一个“钱途”许他一个明天。而是与之朝夕相处,关注他们,影响他们,教育他们。做父母的当然需要面向未来,但功夫应在当下。

  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年08月07日

  南桥,曾做过多年文学翻译,现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关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跨文化语境下的转换和借鉴,著有教育文集《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等。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