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家庭作业怎成家长作业?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沉石 绘

 《大众日报》(2013年4月11日)上有篇报道,称“孩子成了作业的‘配角’,家庭作业变为家庭负担”。文中说道,孩子现在要每天督促孩子完成各项家庭作业,甚至“家庭作业”成为了“家长作业”,这让许多父母叫苦不迭。

这种现象是一个社会进步。教育一线的老师,已经开始向教育发达国家看齐,着手促进家校合作,注重家长参与了。我两个小孩在这边上小学和初中,正是一路参与过来的,现在都觉得家常便饭。但是这一转变,于我本人,于过去一两代美国人而言,也都是不容易实现的转变。在这样的变化中,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调整,但我还是盼望这样的改革和探索继续下去。

家长本身应该转变观念,乐于去参与孩子的教育。教育未来还将产生巨大变化,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停留在过去我们自己学习的方法上。在过去,家长不怎么参与孩子的教育或许是常态,但这不该是理想状态。该报道中有位家长表示,“从孩子上学开始,什么健身、聚会、娱乐统统被拿下了日程表,现在每天下班回来就和孩子‘较劲’,被‘家长作业’完全套牢了。”家长本来就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把学习交给学校,或是请家教,让孩子上补习班。要是家长因为帮孩子学习没时间打麻将而大发牢骚,那他们自己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职责。我曾写过相关文章,要家长多去参与孩子的学习。有一读者说她压力那么大,工作那么忙,哪有精力管孩子。大家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往往打着孩子的幌子,说是为孩子创造条件创造未来,却放着身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管,这无疑是舍近求远,让人不解。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仅丢给学校保姆,等自己老了,孩子把你丢给养老院和护工,可别抱怨孤单寂寞。

如果家长始终不参与,觉得自己的责任是出钱不是出力,也容易引起不少后遗症。例如不能细致地发现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掌握不到他们的优点缺点。亲自参与孩子教育,会更容易发现孩子的特征和长处短处,未来就不会人云亦云,在孩子教育的选择上跟风走。 

家长也需要做自己的功课。这种功课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应该学习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配合孩子,如何向老师提供合理反馈等等。例如,大家精力都有限,平衡和时间管理就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孩子的学习需要删繁就简,不能在抓学习的同时,又让他们去学武术书法绘画钢琴,最终就好比把手伸进罐里抓糖果的猴子,抓得太多不肯放下,最终手拿不出来,被猎人擒获。会抓也要会放。很多家长疲于奔命这也是个原因。接送和督促都这么费劲,那这中间在学习的孩子自己呢?我们要将心比心地想想他们是不是学习负荷太大?有时候孩子向家长求援,也是自己在精力上弹尽粮绝的缘故。

家长也需要更新教育观。听老一辈美国人说,他们那时候读书,也是交给学校的,家长不怎么参与。后来建构主义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应用,促发了教育的深层改变,学习走出了课堂,家长的配合成了常态。比如老师让孩子回家做简报做手工,这种作业不是单纯的学科练习,而牵涉到多种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这一点无法请单纯教一门课的家教帮忙。

有一些家长配合,大家不要以为是负担,应该当成一种乐趣。我这些年跟在子女后上美国中小学,配合他们做作业,即便只是袖手旁观,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就好比把书重读了一回,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写了很多文章,我自己的收获都很大。

不过家长的有一些抱怨是合理的。有些作业设置不合理,老师用药过猛,孩子们在现有发展阶段吃不消,无所适从,这样就容易导致家长代劳。比如老师让孩子准备“身边的趣事”手抄报,报纸的样子和内容一下子都要一点大的小孩准备,比如纸张要求 “四开白纸、分左右两横版、左侧留装订线、上下左右留白”,孩子办不到,最终家长在动手,孩子在观看,和老师当初的用意或许适得其反,反而会挫伤孩子积极性、创造力和独立精神。

家庭作业怎成家长作业?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我两个孩子也常有这种作业,我没有去喧宾夺主,因为作业设计很合理。比如他们会提供一个“手抄报”的模版,比如主题新闻、评论、漫画版等等,孩子们照着往里头填即可(见左图)。把种类多样的内容准备齐,就已经够有挑战性的了。这类教学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是“脚手架”,提供指引、启发和资源。一些复杂作业,需要一步步让孩子适应,如温水煮青蛙。比如一个作业用一个学期完成,每周完成其中的一项,这样把任务分解,也会对家长的配合和小孩的学习有利。

还有一些自己做的“报纸”,老师事前是给有内容的,比如孩子们看过《三个小猪》故事后,让学生作为记者,采访当事的狼,然后写报道。有时候老师还提供一些网站,让孩子回去去参考。老师在作业设计上花的心思也很多,提供充分的资源,而不是只给要求,一切都让家长和孩子们去忙,这样最后孩子手足无措,最终只有让家长去代劳。让家长参与,千万不能参与到需要他们代劳的地步。在我们家,我对孩子的配合,多半是给他们买材料打下手,让他们自己完成为主。他们也越来越独立,最后我只有在边上欣赏的份了。

无论是老师对家长的期待,还是家长对老师的反馈,都需要更为密切的校、家配合。家长不应该只去抱怨,而是通过家长会等渠道,提出建设性反馈,让老师去改进作业的设计。而老师则需不断学习,大胆借鉴,提高自己的作业设计水平。如能这样,合理配合、良性互动将渐渐成为家常便饭。

《中国教育报》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