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说马寅初是到了自己的家乡,看到小孩过多,才提出人口控制。如果马老在世,跑到我这边,恐怕更是惊诧莫名。在这个小镇的每个家庭,家家几乎都是两三个孩子。

 
星期三晚上,我在教会,没看到熟人杰森,于是问他的太太安蓓尔:杰森去哪里了?安蓓尔说他又出差了。杰森经常要出远门,一出门,家里孩子上学放学接送等事,均由安蓓尔一力承担。杰森和安蓓尔育有四个漂亮得像小明星一样的女儿。安蓓尔自己本为理疗师,生孩子后,工作转为兼职,这样便于照顾家庭。
 
即便这样,一个人带四个小孩,也是个超人。我问安蓓尔:“这么多小孩你怎么带的?”她笑说,“在任何时间,总是有一个孩子在哭,一个在闹,一个在笑,还有一个找不到。久了就习惯了。”
 
孩子多也有多的好处,比如大孩子可以帮着带小孩子,这也是在做“见习”父母。这几个女儿年龄从十一岁到一岁不等。安蓓尔说她家最小的最霸道。最小的宝宝,一哭起来,三个姐姐全都跑过来。安蓓尔甚至要出手阻挡:“你不能因为她哭来奖赏她,因为她哭就给她关注。" 这背后的思维是行为主义学说里来的。该学说认为刺激(哭)-反应(姐姐来照顾),会让幼小的孩子在脑海里建立起不应有的关联,养成不良习惯。美国的父母,个个都像心理医生似的。养育孩子的理论与研究,能通过书籍、报刊杂志,及时传给大众。带孩子是一门心理学、教育学都研究不透的大学问,很多细节需要科学思维。再说各个时代都不一样,不能只根据传统上老人的说法,一代又一代往下传,把专家的观点和建议,封死在象牙塔里,不让其对现实中的家庭产生影响。
 
和安蓓尔一样,周围其他美国妈妈精力旺盛得惊人。她们很少让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来插手带孩子的事,因为大家观念可能不一,会生出诸多矛盾。不少母亲没让孩子去上公立学校,而是在家教育,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之外,还负责他们的教育、测评、升学等等。她们没有厌烦,我常听到的一个抱怨是说孩子们长得太快了,童年一晃就没了。当你喜欢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才觉得光阴似箭;如果你不喜欢,就觉得是苦差,是苦熬。
 
是不是美国妈妈体质好,才有这么旺盛的精力?美国妈妈很多热衷于健身,家务做得也勤,这些事颇能补充人的体力。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给人加油,人越懒越疲倦。不过,比体质更强大的,是她们的心理期望值———她们视自己的做法为常态。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很多中国家庭也是大家庭,生活条件很差,很多孩子也能拉扯大。那时候周围人都这样,大家都觉得是常态。还有,同样是中国人,有的在国内被带孩子的义务吓倒,出国后,也神通广大,能生养、管教好几个孩子。
 
而今我们的很多年轻父母,觉得带孩子的“常态”是爷爷奶奶保姆帮忙,这把对自己的期望值一下子降低了不知多少。由于心理上觉得带孩子的责任主要不是自己的,超出了这种期望值的事,就觉得是负担,所以特别疲惫。久而久之,做父母的能力越来越低。有不少父母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了,但很多人选择不去生,关键还是对自己带多个孩子的能力,已经没有自信了。建议年轻人把带孩子的责任,从自己的父母和保姆手里拿回来,养育、造就子女,是父母的事,外包不得。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