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3年初,因李继宏翻译《小王子》、《老人与海》的过度宣传,公众开始讨论起名著重译的话题。目前讨论的焦点,是某译本到底是不是最好?也有人提到“50年过期”的说法,而去引出重译的必要。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一批名家的作品,这几年将陆续进入公版。未来还会有不少“重译”问题。关于重译的讨论,目前存在一些偏差。

“50年过期”的说法,到底能不能成立?我觉得不成立,甚至说非常荒唐。译作不是罐头食品,不存在特定保质期,更不要说都整齐划一为“50年”。慢工出细活的好翻译,可以存活很长时间。粗制滥造的译作,一开始就可以淘汰它。翻译中的经典之一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是《圣经》的诸多英文版本之一,此版本系1611年出版,单词限定在8000左右,通俗易懂,而且字斟句酌,语言优美。时隔多年,照样仍被使用,仍在销售之中。

名著重译到底是不是水平问题?《小王子》的中文译本,据说市面上已有了二十多种。目前果麦公司营销上强调的说法,是以前版本“错误”,所以要重译。可是“市面上”还存在二十几个译本,应该说已经饱和。如果都还优秀,只是风格不同,即便偶有错误,应该去修订,而不是“重译”。如果只是一个译本垄断,而研究者和读者对译本很多地方有异议,自有重译的必要。有了几十个译本再来重译,我个人觉得有些过头。优秀译本中出现个别错误,自然需要纠正,但人世间任何作品都是有遗憾的,“瑕不掩瑜”。按照格式塔理论,阅读中人们也会无意识的“完形填空”,个别错误不能影响我们对整体的欣赏,整体否定并不厚道。如果细读中发现错误,更有建设意义的事情是指出来让译者在再版中纠正过来。

重译这些经典图书,对于出版商来说似乎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图书进入公版,出版商就省了买版权的费用,去炒冷饭重译,甭管说起来是多么冠冕堂皇,免不了还让人怀疑出版商的投机。另外, 因前人的努力,这些作品被贴上了“经典”标签,在营销上可以说重译是坐享其成。比如李译《小王子》,在豆瓣的“一星运动”之前,一度出现了很多最高打分,此时市面上还无李的译本。据出版方解释,这是很多读者看到《小王子》的名字出现在豆瓣首页后,认准了这书名去打高分的。读者根本没看是谁翻译的,这事本身很说明问题。

翻译和译本研究毕竟是小圈子。而读者的选择是大圈子的事。出于投机而不是学术的重译,会成为出版社之间的恶性竞争,也会造成出版、印刷、翻译和读者选择上的资源浪费。根据外国文学出版界朋友介绍,从全行业来讲,读者选择版本太多,价格就上不去,出版社做到最后只能压低价格,行业生态遭到破坏,形成恶性竞争,这样最后也做不下去。

多种版本的出现,貌似繁荣,实则不然。读者的时间有限,愿意购书的预算有限,市场上的注意力也有限。书店的进货、上架、营销,都会受此环境的影响。多种版本的重译名著,会挤走其他作品出现的机会。大同小异多种版本的名著同时出现,抢占了书店的柜台,也会造成阅读的贫乏。我回国时候去书店,发现外国文学的柜台上,晃来晃去就那些熟面孔,看不到多少新人新作,这显然限制了读者可能的选择。在一些中小城市,情况更是如此。再到小镇和农村,这领域就是一片荒原了。出版社出新书怕担风险,书店卖新书怕担新书风险,家长和老师推荐新书也怕担风险,一层层这么往下扣,最后到了青少年读者手里的,也就是那些熟悉的名著,和不知被印了多少种版本的唐诗宋词元曲。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值得一翻的新译,却乏人问津。国外新书日出不穷,很多有待有眼光的出版社去发掘,介绍到中国来,推广新人新作新知。我知道有很多出版社买下了新书版权,却积压在那里找不到译者。我建议新上手的译者,多做一些这种新作品的翻译。拿到一部作品,要问自己一下:我为什么要翻译这书?除了赚点稿费之外,我想借此达到什么目的?译书是个漫长而寂寞的过程,如果你对自己都没个交代,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

还有很多国外作者,想增加在中国的影响,却没人引进。 二战期间,美国情报部门对华派遣了“特别行动队”(Special Operations in China),配合中国抗日行动。其行动的领导者之一Francis B. Mills上校、其子Robert Mills和另外一个特别行动队的成员John W. Brunner,合写了一本书,叫《在华特别行动队》,提供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是美国人视角下的中国抗战。美国在国共两党以及伪军日军之间斡旋,并配合中国搞这种“敌后特工队”的历史,至少我自己闻所未闻,极有价值。作者花了很大心思整理出这部珍贵史料,很想与中国人分享,可惜此书2002年就已出版,至今没有人翻译到中国。

发现新人翻译新书, 常常被视作长线投资,一些小图书公司担心自己赌不起。不过只要鉴赏力足够强,好的作品首家推出,还是值得做。

《南方都市报》专栏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