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我帮助一个从事非盈利企业管理的老师开发一网络课程。这位老师是我们的兼职教授,正业是管理一非盈利机构。在来我办公室之前,他去帮助一个家族物色捐款的对象。城里有户有钱的人家,要把钱捐出去,所以去考察潜在的受捐单位。他所在的组织是一家联合捐款机构,叫United Way,帮助捐助人物色符合他们心意的受捐机构。

众所周知,美国大富翁越来越少将财富直接给子女的。一来这是信仰所致,相信这样的返还社会是一种必需,二来遗产税非常昂贵,三来也怕子女“得不到在人生上打拼一次”的体验。我以前在深圳,看到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是很多附近的农家,由于开发,突发横财,不需做工,也不上学不经商不务农,成了“四不青年”,人生被财富毁了。

这位老师告诉我,过去美国大企业主,如范德彪(Vanderbilt), 也是把钱直接给孩子。结果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父辈创业之艰辛,所以花钱如流水,有一些人最终落到穷愁潦倒,需要社会救济的地步,因为他们也在财富面前,失去了自己生存的能力。

俄克拉荷马城有个人,叫内森·戈尔曼,发明了现在购物商场常见的购物推车,成了大富翁,死后财产留给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为了争夺财产,谁也不服谁,于是分别请律师打官司,结果父亲留下的所有财产,都进了律师口袋。两个儿子一文未得。

这老师的另外一个老友,也是一大富,但是得了皮肤癌,不久于人士,委托他找受捐对象。但是又不想孩子从头开始,于是想了个办法,将这财富成了一个信托基金,从这基金里每年给几个孩子支付一定的年金,保障他们的生活。其余的钱用作投资,投资所得,年金之后的收入,以及几个孩子过世后的所有款项,全部归本地童子军所有。这样他省了遗产税,子女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童子军得到了经费,可以说一举多得。或许这么做,才是财富使用的合理办法。

而对于我们这些离财富十万八千里的人来说,或许我们传给儿孙的最好的东西,是引领他们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

话题:



0

推荐

南桥

南桥

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另类的英雄:萨特传》 、《地之国》、《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等。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感谢大家来访。除特别说明外,博客文章均属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与引用。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请支付稿酬(联系地址berlinf@yahoo.com,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